自序 吾國之有史,繇來舊矣。 自漢司馬遷創作《史記》,體例獨詳,遂為後世史家之祖。 班固因之,輯成《漢書》,而遷固之名乃並著焉。 竊案遷《史》起自黃帝,訖于天漢,大旨在敘古從略,敘秦漢從詳,綜計得百三十篇,共五十二萬六千餘言。 班《書》則始於秦季,終於孝平王莽,凡百二十捲,計七十餘萬言,視遷《史》為尤繁矣。 後之學者,慕其名,輒購《史》《漢》二書而庋藏之,問其熟覽與否,則固無以應也。 蓋二書繁博,非旬月所能卒讀,且文義精奧,淺見之士,尚不能辨其句讀,一卷未終,懵然生厭,遑問其再四尋繹乎?他若《涑水通鑒》、《紫陽綱目》,以及《通鑒紀事本末》、《通鑒輯覽》、《綱鑒會纂》、《綱鑒易知錄》等書,編年紀事,歷姓相承,而首數卷間,各列秦漢事實,讀史者輒舉而窺之,固求其提要鉤玄,記憶不忘者,亦罕有所聞。 至如稗官野史之紀載,則一鱗一爪,或猶能稱道之,是無佗,稗史之引起觀感,令人悅目,固較正史為尤易也。 鄙人不敏,嘗借說部體裁,演歷史故事,由今追昔,溯而上之,以至秦漢。 秦自始皇至子嬰歷國三世, 第10有五年耳。 依事演述,寥寥數回 ,不足以成卷帙;且名為一朝,但聞暴政,未底于治,實為由盩厔漢之過渡時代,附入于漢,存其名而已足矣。 漢則兩京迭嬗,閲年四百有餘,而前漢二百一十年間,有女寵,有外戚,有方鎮,有夷狄,有嬖倖,有閹宦,有權奸,蓋已舉古今來病國之厲階,彙集其中,故治日少而亂日多。 其尤烈者,則為女寵,為外戚。 高祖以百戰成帝業,而其權且移于宮闈;文景懲之,厥禍少殺;至武帝尊田蚡,貴衛青,女寵外戚,于此復盛;至許史盛于宣元,王趙丁傅盛于成哀;平帝入嗣,元皇后老而不死,卒貽王莽篡弒之禍;然則謂前漢一代與女寵外戚相終始,亦無不可也。 本編兼采正稗,貫徹初終,所有前漢治亂之大凡,備載無遺,而于女寵外戚之興衰,尤再三致意,揭示後人,非敢謂有當史學,但以淺近之詞,演述故乘,期為通俗教育之助雲爾。 班馬可作,當亦不笑我粗疏也。 惟書成倉卒,不無訛詞,匡而正之,是在海內之通儒。 中華民國十四年立冬之日,古越蔡東帆敘。 第1回 移花接木計獻美姬 用李代桃歡承淫後 皇有皇猷,帝有帝德,史家推論史事,首推三皇五帝。 其實三皇五帝的本身,並未嘗自稱為皇,自稱為帝,後人因他首出禦宇,創造文明,把一個渾渾沌沌的世界,化成了雍雍肅肅的國家,真是皇猷丕顯,帝德無垠,所以格外推崇,因把皇字帝字的徽號,加將上去。 是意未經人道,一經揭破,恰有至理。 到了夏商周三朝,若大禹,若成湯,若周文武,統是有道明君,他卻恐未及古人,不敢稱皇道帝,但降號為王罷了。 及東周已衰,西秦崛起,暴如嬴政,憑藉了祖宗遺業,招攬關隴間數十百萬壯丁,橫行海內,蠶食鯨吞,今日滅這國,明日滅那國,好容易把九州版圖,一古腦兒聚為己有,便自以為震古鑠今,無人可及,遂將三皇的皇字,五帝的帝字,合成了一個名詞,叫做皇帝。 咳!這皇帝兩字的頭銜,並不是功德造就,實在是腥血鑄成。 試看暴秦歷史,有甚麼皇猷?有甚麼帝德?無非趁着亂世紛紛的時候,靠了一些武力,僥倖成功,他遂昂然自大,惟我獨尊。 還有一種千古紀念的事情,就是我國的君主專制,實是嬴政一人,完全造成。 從前黃帝開國以來,頒定國法,原是君主政體,歷代奉為準繩,但究未嘗有「言莫予違,獨斷獨行」的思想。 堯置諫鼓,立謗木,舜詢四岳,咨十有二牧,禹拜昌言,湯改過不咎,周有詢群臣詢群吏詢萬民的制度,簡策流傳,至今勿替。 可見古時的聖帝明王,雖然尊為天子,管轄九州,究竟也要集思廣益,依從輿論,好民所好,惡民所惡,才能長治久安,做一位昇平主子,貽謀永遠,傳及子孫。 看官聽說!這便是開明專制,不是絶對專制哩。 聲大而閎。 自從嬴政得國,專務君權,待遇百姓,好似牛馬犬豕一般,凡所有督責抑勒的命令,嚴酷殘暴的刑罰,無一不作,無一不行,也以為生殺予奪,惟我所為,百姓自然帖伏,不敢再逞,從此皇帝的位置,牢固不破,好教那子子孫孫,千代萬代的遺傳下去。 那知專欲難成,眾怒難犯,本身幸得速死,不致隕首,才及一傳,宮廷裡面,就閙得一塌糊塗,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於是楚漢逐鹿,劉項爭雄。 項羽力能扛鼎,叱吒萬夫,卻是個空前絶後的壯士,無如有勇無謀,以暴易暴,反讓那泗上亭長,出人頭地,用了好幾個策士謀臣,武夫猛將,終將項霸王除去,安安穩穩的得了中原。 史官說他豁達大度,確非凡夫,而且入關約法,盡除苛禁,能得百姓歡心,所以掃秦滅項,五年大成。 但小子追溯漢家事蹟,多半沿襲秦制,並沒有一番大改革的事業。 蕭何原是刀筆吏,叔孫通又是綿蕞生,綿蕞系表位標準,綿是置設綿索,蕞是植茅地上,為肄習典禮之處,使知尊卑次序。 所見所聞,無非是前秦故事,曉得甚麼體國經野的宏規,因此佐漢立法,仍舊是換湯不換藥的手段,厲行專制政體,尊君抑民。 漢高祖嘗沾沾自喜,謂吾今日乃知皇帝之貴。 第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前漢演義》
第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