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妾何氏,獨嘆息道:「若皆從死,何人撫孤?」乃留育和子皓德謙俊四男。 皓即為東吳末主,後文再表。 且說魏主曹芳嗣位已十餘年,正始九年,嘉平六年,共十有五年。 仍用夏正,一切政事,俱歸司馬氏裁決。 司馬懿前殺曹爽,威震朝野,到了臨死這一年,尚殺揚州都督王凌,及凌甥兗州刺史令狐愚,說他謀立楚王彪,請旨賜彪自盡,並將諸王公錮置鄴中,派人管束,不准與郡國交通。 補敘之筆。 及司馬師繼懿輔政,權過乃父,魏主芳年已逾冠,一些兒沒有主權,當然不樂。 嘉平三年,芳後甄氏病逝,越年立光祿大夫張緝女為繼後,緝不得與政,反令避嫌家居,亦懷怨望。 太仆李恢,有子名豐,少有清名,為世所稱,獨恢嚴令約束,飭令閉門謝客。 與諸葛恪父子情跡相同。 恢既去世,豐遂出為尚書仆射,司馬師且擢他為中書令。 豐與夏侯玄親善,玄自被召入都後,因為曹爽親屬,致削兵權,但得了一個太常職銜,居常怏怏,輒與豐秘密商議,誅司馬氏,為爽復仇。 豐子韜得尚齊長公主,官拜給事中,父子常入侍宮廷,參預機要,魏主芳亦視為心腹,與語司馬氏專橫情狀,往往流涕。 豐雖為司馬氏所拔擢,但心常屬夏侯玄,隱恨司馬師,更兼魏主涕淚相囑,因即一力擔承,願除權蠹;且使韜轉告後父張緝,聯為指臂,緝當然相從。 嘉平六年二月,魏主芳擬封后宮王氏為貴人,豐暗與黃門監蘇鑠,永寧署令樂敦,冗從仆射劉賢等,私下定謀,擬俟魏主臨軒,召誅司馬師,即令夏侯玄代為大將軍,張緝為驃騎將軍。 就使司馬師被誅,尚有昭在,計亦未周。 誰知事機不密,為師所聞,立遣舍人全羕,引兵召豐;豐也知謀泄,不敢不往。 既與司馬師相見,一再盤詰,豐不禁動惱道:「汝父子包藏禍心,將圖篡逆,可惜我無力誅汝,死亦當為厲鬼以擊賊。 」師勃然大怒,便令武士執着刀環,猛擊豐腰,豐即刻暈斃。 師遂遣吏收捕夏侯玄,及後父張緝,交付廷尉鍾毓。 毓親自訊玄,玄正色道:「我有何言?隨汝定讞罷了。 」毓乃令玄系獄,自作讞詞,流涕示玄,玄不加辯論,當即點首。 待至讞詞呈入,公卿等都憚師威權,不敢異議,遂將玄緝二人,斬首東市,玄顏色不變,引頸就刑。 玄子韜以尚主賜死,再執蘇鑠樂敦劉賢等,一體交斬,並夷三族。 師意未足,帶劍入宮,見了魏主芳,便瞋目道:「張女何在?」芳顫慄道:「誰為張女?」師厲聲道:「就是張緝女兒!」芳起揖道:「張緝有罪,該女並未知情,乞大將軍寬恕。 」皇帝丟臉,但亦憶及乃祖逼宮時候?師又說道:「逆犯女兒,就使未嘗知情,亦豈可為國母?應該即日廢置。 」芳俯首無言,師竟逼令張後出宮,可憐張後毀妝易服,哭辭魏主,由內侍擁出宮門,幽錮別室。 與伏皇后何異?師方纔趨出,始令詞臣草詔,廢去皇后張氏,不到數日,張氏暴亡,想是被司馬師謀死了。 毒逾乃父。 魏主曹芳,無法可施,只得冊王氏為貴人,即將王氏續立為後,後父奉車都尉王夔,遷官光祿大夫,受封廣明鄉侯。 但芳雖不能制師,始終懷嫌,師亦心下忌芳,潛謀廢立。 適蜀將姜維,復出隴西,收降魏狄道長李簡,進拔河間臨洮諸縣,司馬師接得警耗,擬調親弟安東將軍司馬昭,引兵拒蜀。 當即入白魏主,請旨召昭,昭留守許昌,奉召入見,魏主芳至平樂觀勞師,中領軍許允,與魏主左右侍臣,欲乘間殺昭,勒兵收師,當下密奏曹芳,芳亦允議。 及昭入辭行,芳見他威風凜凜,不由的膽顫心驚,因將密謀擱起,未敢遽發。 偏昭乖刁得很,微有所覺,退白乃兄司馬師,師囑暫留洛陽,覘察內外動靜。 一時查不出什麼確音,只有許允屢次入內,與魏主背地私議,乃即誣他擅散官物,謫戍樂浪郡,且遣壯士夤夜追上,把允刺死。 手段真辣。 會接隴右守將徐質軍報,與蜀兵連戰數次,擊死蜀將張嶷,蜀兵已退,姜維三次無功,即從魏將口中敘過。 師樂得表留親弟,與議廢立事宜。 昭狠戾不亞乃兄,極口贊同,師遂入朝,大會群臣,首先倡議道:「今主上荒淫無道,褻近娼優,聽信讒言,閉塞賢路,幾與漢昌邑王相同,若長此守位,必危社稷,敢問諸公意見何如?」群僚並皆畏師,只好隨聲附和道:「伊尹放太甲,霍光廢昌邑王,俱為安定社稷起見;今日事亦惟公命。 」師欣然道:「諸公既以伊霍望師,師亦何敢避責呢?」說著,即從袖中取出奏稿,令眾署名,眾見奏稿,是請命太后,說得曹芳如何昏愚,如何淫亂,明明是十有九虛,但欲違師命,必致誅夷,乃依次署訖。 使人呈入永寧宮,郭太后本不預外政,看到這般奏本,默不一言。 師在朝候信,且與群僚議定,將迎立彭城王據為嗣君,惟太后覆命好多時不見頒到,因再遣大鴻臚郭芝入問。 芝馳至永寧宮,見太后與魏主芳對坐,並帶愁容,芝竟顧芳道:「大將軍欲廢陛下,改立彭城王。 」太后道:「待我面見大將軍,從容決議。 」芝作色道:「太后有子不能教,今大將軍已與群臣商決,勒兵坐待,尚有何言?」簡直似太上皇訓令。 太后無詞可答,不禁淚下,俄而復有人馳入,手持齊王印綬,交與曹芳,令他退就舊藩,芳知不可留,拜辭太后,與郭芝同至殿中,別過百僚,出乘王車,竟赴故邸。 為主無權,不如勿為。 第29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後漢演義》
第29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