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而璋復遣別駕張松,向操修好,操方擊破馬超,還兵至鄴,見了張松,頗有驕態,傲不為禮。 松即日回蜀,勸璋絶操,璋疑慮道:「我若絶操,操兵必來進攻,如何抵敵?”松答說道:「將軍如何捨近圖遠?好好一個宗親,不去結交,卻要去孝敬曹操,真令人不解了!」璋問為何人,松即把劉備大名,陳說出來,璋又慮無人可使,松又舉薦一人,叫作法正。 正籍隷扶風,曾為益州軍議校尉,有所陳請,不得施行,所以居常抑鬱,每與松談及世事,互相嘆息。 至此由松推舉,叫他出使,他卻故意推讓,經璋面命至再,方赴荊州。 好多時才得歸來,具言劉備寬仁長厚,足為外援,又退見張松,獨謂備雄武過人,可以奉作州主,松亦懷有此意,樂得與正定謀,待時乃動。 會值曹操命鍾繇發兵,進逼漢中,張松即乘機說璋道:「操兵西來,勢不可當,若既據漢中,必入巴蜀,將軍將如何抵禦呢?」璋愴然說道:「我正為此擔憂,未知卿有無良策?」松答說道:「莫若先迎劉豫州,劉豫州為將軍宗室,且與曹操有仇,必能幫輔將軍,同心併力;今趁操軍未入漢中,亟請劉豫州來蜀,使討張魯,魯必破滅;魯滅以後,益州無虞,操軍雖來,也是無能為呢。 」拒狼引虎,終要噬人。 說得劉璋喜出望外,即命正調兵四千人,往迎劉備;正奉命欲行,突有一人趨入道:「不可不可!劉備素有英名,豈肯屈居人下?今招令入蜀,視若部曲,彼必不服,待以客禮,免不得喧賓奪主,客得安如泰山,主人卻危如壘卵,決不可從!」璋見是主簿黃權,進來諫阻,便怫然道:「曹操若長驅入境,試問汝能抵拒否?」權答說道:「益州不少將士,寧獨一權?倘曹兵入境,權願與諸將深溝高壘,據險固守,也未必定為操勝呢。 」璋搖首道:「單靠本州將士,怎能敵操?待至兵敗地失,還有何幸?」權再欲有言,璋竟不令多說,叫他出任廣漢長,權只好去訖。 又有從事王累,亦阻璋迎備,璋亦不聽,遂使法正起行。 正到了荊州,劉備諸葛亮以下,很表歡迎,比初次還要優待。 正即向備獻策道:「如明公大才,何必侷促居此?益州天府,劉牧庸愚,公若不取,必為操有;現宜從速進行。 張別駕又為內應,何患不成?」備躊躇道:“劉季玉璋字季玉。 與我同宗,我不忍奪取,還須從長計議。 」 正談話間,有文吏趨入,揚眉與語道:「天與不取,反受其咎,願將軍勿疑。 」劉備瞧著,乃是副軍師龐統,便欠身邀坐。 龐統就是龐士元,號為鳳雛,籍出襄陽。 見八十二回。 吳督周瑜,嘗契重統才,當奪取江陵時,曾薦統為南郡太守;未幾瑜歿,統送喪至吳,吳人陸績顧劭全琮等,皆與統交結,引統入見孫權,權見他面貌不揚,淡漠相待,仍令還守原職。 統返至南郡,適荊州借與劉備,由諸葛亮前來接取,見前回。 亮與統本來熟識,且關親誼,統為龐德公從子,德公嘗娶亮姊為妻,故雲親誼。 當即代作薦書,使統詣備。 統復向魯肅辭行,肅正欲與備結好,許令前去。 及備得見統,也與孫權一般思想,但使他為來陽縣令,統到任後,高臥不治,被備下令免官。 可巧魯肅使至,遺書通問。 書中詢及龐士元,謂士元非百里才,當使為治中別駕,方得展彼驥足等語。 備尚以為疑,及諸葛亮面與備言,詳述統歷來聞望,備始猛憶道:「彼就是司馬德操所說的鳳雛麼?」亮答言正是,且謂德操雅善知人,世因稱他為水鏡先生。 補前文所未及。 備忙邀入龐統,親自謝過,進為治中從事,嗣且拜為副軍師中郎將,待遇與亮相同。 及法正願獻益州,備尚遲疑未決,因即入帳慫恿,勸備速行。 備尚擬從緩,統申說道:「荊州荒殘,人物凋敝,且東有孫吳,北有曹操,如何得志?今益州戶口百萬,土廣財富,可資大業,奈何不往?」備半晌方說道:「我與曹操,常相水火,操以急,我以寬,操以暴,我以仁,操以譎,我以忠;今若貪利忘義,食言背信,不但操將笑我,天下亦且叛我,如何行得?」非慮曹操,實怕孫權。 統微笑道:「將軍但知守經,未知達變;方今四海流離,不能拘守一道,湯武嘗兼弱攻昧,不失為順,若事機順手,得取益州,封璋大國,亦不失為信義;今日不取,徒為人利,將軍原是有損,劉璋豈真有益嗎?」備不禁心動,乃遣法正歸報劉璋,約期相見。 待正既去,復請諸葛亮決議,亮所說略如統言,因留亮居守荊州,關張趙三將為輔;自己帶同龐統,及黃忠魏延諸將,令步卒數萬人,西赴益州。 劉璋先得法正歸報,已知備即日將至,便令地方官吏,沿途供張,不得有慢,至備既入境,官吏都出郊迎接,饋遺不絶。 行抵巴郡,太守嚴顏,獨拊膺嘆息道:「這叫做獨坐深山,引虎自衛呢!」話雖如此,但既奉璋命,不得不照例供給。 備得一路無阻,直抵涪城,劉璋親率步騎三萬餘人,至涪城迎備。 黃權又復力阻,璋終不從。 王累且倒懸州門,俟璋出城,抗聲強諫,璋仍置諸不理,累竟用刀割繩,跌斃城下。 璋使法正為先驅,馳白劉備。 正已與張松籌定密計,見備後,便勸備乘會襲璋,備搖首不答。 龐統進說道:「今若在會所執璋,一舉便可得益州了。 」備蹙然道:「初入他國,恩信未著,倉卒欲行此事,莫謂益州無人,遂不用正謀。 第25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後漢演義》
第25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