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將來書閲畢,即寄示周瑜,瑜怎肯罷手,仍催孫瑜引兵就道。 孫瑜頗諳韜略,與周瑜又相契合,兩人同名,應該投契。 當即由丹陽發兵,溯江至夏口,遙見前面排列戰艦,阻住去路,不得不向他問明。 忽有一人遙呼道:「請吳將答話!」孫瑜望將過去,乃是荊州牧劉備,便與言奉命取蜀,備朗聲答道:「君欲取蜀,請從他道,備已貽書孫將軍,勸他得休便休,若必欲取蜀,備當披髮入山,決不敢為天下失信哩!」瑜再欲有言,備竟退入船中,累得孫瑜無法再進,又不好與他交戰,自傷和氣;只得麾舟退回,報知周瑜。 瑜正想督軍繼進,接得此信,不由的忿怒異常,俗語說得好:「怒氣傷肝」,周瑜得病未癒,哪禁得一番盛怒?頓致口吐狂血,暈倒地上,經左右舁瑜至床,已是氣息奄奄,延醫調治,始終無效;自知病終不起,因令書記草一遺箋,口授數語道: 瑜以凡才,昔受討逆將軍之遇,指孫策。 委以腹心,遂荷榮任,統禦兵馬,志執鞭弭,自效戎行,規定巴蜀,次取襄陽,憑賴威靈,謂若在握;至以不謹,道遇暴疾,延醫療治,有加無已,人生有死,修短命也,誠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得復奉效命耳。 方今曹操在北,疆場未靜; 劉備寄寓,有似養虎;天下事尚未知終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慮之日也。 魯肅忠烈,臨事不苟,可以代瑜。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倘或可採,瑜雖死不朽矣。 口授至此,已喘急的了不得,復大呼道:「既生瑜,何生亮?」呼罷即亡,壽止三十六歲。 畢竟美人薄命,小喬又復喪夫。 當由部將替他棺殮,並將遺書飛報孫權。 權流淚嘆惜道:「公瑾有王佐才,今忽短命,孤賴何人?」及閲瑜遺箋,舉肅自代,因即命肅為奮武校尉,使至巴丘,代領瑜營。 瑜有兩子一女,奉櫬還吳,權加意撫卹,後來女配權子登,長子循得尚權女,拜騎都尉,頗有父風。 循又早卒,弟胤官興業都尉,封都鄉侯,這且慢表。 且說魯肅往代瑜任,道出尋陽,晤見尋陽令呂蒙。 蒙系汝南人,少年好武,不讀經書,經孫權勖令求學,方專心攻習,手不釋卷。 肅與蒙相見,蒙置酒款待,談論古今時事,各中竅要,肅起撫蒙背道:「呂子明,蒙字子明。 我不意卿才如此,竟非復吳下阿蒙了!」蒙笑答道:「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大兄何輕事覷人?」肅乃進拜蒙母,珍重言別。 及抵江陵,仍執定前意,請暫將荊州,借與劉備,權覆書依議,於是召孫瑜還守丹陽,把江陵南郡等地,借備管領。 備令諸葛亮守南郡,關羽守江陵,張飛守秭歸,自駐潺陵。 曹操聞周瑜死耗,心下甚喜,正擬親頒手書,囑曹仁等再取荊州,忽又接到探報,乃是孫權將荊州借備,不覺轉喜為驚,舉筆投地,乃將進取荊州問題,暫從擱置。 自就鄴中,造一銅雀台,隨時游賞,且更迭下令,訪求才士,不計名節,但尚智謀。 此為曹阿瞞意中之才士。 嗣復讓還三縣,故意鳴謙,自稱出仕本意,但望為國家討賊立功,得一侯爵,他日死後,題志墓道,號為「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于願已足;適值國家多難,舉兵四討,幸得削平群慝,位至宰相,貴顯已極,尚復何望?但若今日無孤,正不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帝?或見孤兵勢強盛,疑有異志,實為大謬,周文王三分有二,尚服事殷,私心耿耿,每懷古人;本擬解職就國,但恐兵柄一解,為人所害,慕虛名,受實害,竊所未甘;如果人人心服,何必防害?惟封邑可得辭去,今且上還陽夏柘苦三縣,只食武平萬戶,少減孤責,且期免謗云云。 說來似屬娓娓可聽,一經明眼人瞧著,早已知他飾辭欺人,欲蓋彌彰了。 小子有詩嘆道: 心同王莽口周文,漢賊何曾知有君? 怪底後人多踵智,好將偽語誑同群。 曹操雖自言無他,但拓土爭雄的思想,日甚一日,免不得又要動兵了。 欲知他何處用兵,待至下回續敘。 孫權以妹妻劉備,詳閲史傳,並非計出周瑜,而羅氏《演義》,謂瑜使用美人計,弄假成真,說得周瑜如何刁狡,諸葛亮如何神奇,褒之太過,毀之亦太甚。 雖系小說,究不應如是雌黃,得是書以矯正之,則足以存史之真,而不至為野乘所誤耳。 周瑜年第逾壯,方可有為,乃以意氣之未除,遽致短命,不無可惜。 至若三氣周瑜之說,亦屬無稽,盡信書不如無書,況燕談郢說乎? 第8十六回 拒馬兒許褚效忠 迎虎主劉璋失計 卻說關西一帶,向由馬騰韓遂駐紮,兩人本相和好,結為異姓弟兄,嗣因部曲相侵,竟成仇敵。 曹操奉承詔命,替他和解,征馬騰為衛尉,使騰子超代領部眾。 操欲往攻漢中,先遣親將夏侯淵,發兵河東,與關中督軍鍾繇相會。 關西諸將,聞事生疑,馬超少年好勇,更恐操征父入朝,不懷好意,又復聯同韓遂,及侯選程銀李湛張橫樑興成宜馬玩楊秋八部兵馬,會師十萬,進攻潼關。 操得知警報,便加罪馬騰,閤家下獄;據《馬超傳》中,超起兵後,為操所敗,操始滅馬家。 可見羅氏《演義》所敘無據。 當即命曹仁率同諸將,馳往守關,囑使堅壁勿戰,然後親督大軍,從後繼進。 建安十二年七月,出發鄴中,使子丕為五官中郎將,與奮武將軍程昱等,留守鄴城,此外謀臣猛將,統皆從操西行。 第25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後漢演義》
第25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