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復大集百僚,再議遷都事宜,太尉黃琬,司徒楊彪,司空荀爽等,並皆列席,卓先倡議道:「昔高祖都關中,計十有一世,及光武帝都洛陽,至今也十有一世;我看天運循環,應仍還都長安,方為適宜。 」大眾仍面面相覷,莫敢發言。 惟司徒楊彪起語道:「移都改制,事關重大,即如盤庚遷亳,實避河患,殷民尚且胥怨,必待再三曉諭,始無異辭;今無故遷都,必致百姓驚動,糜沸蟻聚,反且增憂,不如仍舊為是!」卓駁說道:「石苞室讖,曾雲漢終十一帝,若非速遷,難道就此罷休麼?」彪復說道:「石苞讖語,多屬邪言,不可憑信,況關中經王莽禍亂,未曾修復,所以光武帝改都洛邑,今歷年已久,百姓安樂,何必遷喬入谷,自蹈危機?」卓作色道:「關中物產豐饒,形勢利便,故秦得併吞六國;若因宮闕殘破,隴右材木甚多,運輸最便,杜陵南山下,有瓦窯數千處,並工營造,指日可成,百姓何足與議?儘管西遷便了!」彪又說道:「關東方起亂兵,若聞我遷都,必更西進,不可不防!」卓獰笑道:「這更可無慮了!我既遷居長安,居高臨下,勢若建瓴,且有隴西勁旅,驅逐亂眾,可令他出滄海之外,請君不必勞心!」彪尚將易動難安,寧逸毋勞,絮絮的說了數語,惹得董卓性起,揚眉張須道:「公欲阻撓大計麼?」太尉黃琬從旁婉勸道:「這系國家大事,楊公所言,未始無見,還請三思!」卓斜目視琬,忿然不答。 司空荀爽,見卓聲色逼人,恐害及彪等,乃從容進言道:「相國本意,想亦不願多勞,無非因山東兵起,未可立平,所以遷地為良,據關自固,這也是秦漢開國的至計呢!」聊為解嘲。 卓聽得此說,意乃少解,面色漸平。 黃琬楊彪荀爽等,也即退出。 卓竟借災異為名,奏免黃琬楊彪二人,另進光祿勛趙謙為太尉,太仆王允為司徒。 適尚書周毖,與城門校尉伍瓊,同至卓前,諫阻遷都,卓並不一睬,二人又復力諫。 卓不覺觸起前恨,拍案痛叱道:「卓入朝時,二君勸用善言,故卓輒依議;今韓馥等受官赴任,反舉兵圖卓;袁紹為二君所保薦,今且為戎首,若再聽二君計議,恐卓命要從此斷送了!卓不負二君,二君負卓太甚!」說至此,竟翻轉臉皮,叱令左右牽出兩人,同時斬首。 二人雖是枉死,不得與伍孚並論。 復使司隷校尉宣璠,率領吏士,往殺太傅袁隗,及太仆袁基;系袁術兄。 所有兩家眷屬,無論男女老小,全體駢戮,共死五十餘人,把一大堆屍骸,載至春城門外,同埋一穴。 黃琬楊彪,尚留寓都中,只恐連坐被誅,慌忙至相國府中,自謝前時失言;卓嘉他悔過,復表琬彪為光祿大夫。 琬為黃瓊孫,彪為楊震曾孫,畏死媚賊,俱未免有愧祖風。 隨即決計西遷,先使文武百官,扈蹕出都,再驅洛陽人民數百萬口,盡徙長安;宮廷內外,沒一人情願西行,只為董卓所迫,不敢不草草整裝,準備起程。 哪知董卓凶惡得很,嚴定限期,不准捱延時日,豪家富室,總有若干財產,匆匆不及安排,籲請寬限,卓卻斥他違命不道,派吏收捕,斬首示威,並將財產籍沒,充作軍糈。 可憐官民人等,棄其田園廬舍,只帶得些須細軟物件,扶老攜幼,倉皇就道;隨着獻帝車駕,陸續前行,途中步騎驅蹙,更相踐踏,再經道旁盜竊乘隙偷奪,無論貧富貴賤,都害得顛沛流離,饑苦凍餒,甚至餓莩載道,暴骨盈途。 誰為為之?孰令致之?卓尚擁着兵馬,屯駐洛陽圭苑中,飭令軍士縱火,盡毀宮廟民廬,二百里內,統成赤地,鷄犬不留。 於己無益,何苦為此?又使呂布發掘諸陵,及公卿以下墳墓,收取珍寶,充入私囊。 難道自己好長生不老,受享終身?一面再遣將士,出擊關東諸軍。 會聞河內太守王匡,進兵河陽津,窺取洛陽;卓用疑兵前往挑戰,潛使鋭卒從小平津偷渡,繞出匡軍背後,前後夾攻,大破匡軍,拿住許多軍士,各將布帛纏束,外用膏油澆灌,然後引火焚身,從下至上,好多時才得燒死,號聲震地,臭氣熏天,真是耳不忍聞,目不忍睹。 那王匡敗還河內,報知袁紹,紹正得悉隗基族滅,很是悲憤,檄令各軍猛進,不料匡軍敗還,各路奪氣,連袁紹也不勝徬徨。 本初原是無能。 奮武將軍曹操宣言道:「舉義兵,誅暴亂,大眾已合,還有何疑?設使董卓挾持天子,據守舊京,東向以臨天下,雖無道橫行,尚足為患,今乃焚燒宮闕,劫遷車駕,海內震動,不知所歸,這真是天怒人怨,誅鋤首惡的時機。 若能併力西討,一戰就可平定了!”到底還是曹阿瞞。 各軍帥皆虎頭蛇尾,莫敢先進,紹亦逡巡不發。 國仇家怨,不思急報,做甚麼盟主?只陳留孝廉衛茲,本來與操同志,至此亦欲與操同行,商諸太守張邈,得兵數千,願為操助。 操毅然獨進,自率部曲為先鋒,使衛茲為後進,經成皋,達滎陽,一路順風,所向披靡。 董卓聞操為先鋒,西向進兵,沿途連破數壘,勁氣直達,不由的惶急起來,暗想關東人馬,不下數十萬,若隨操繼進,人多勢盛,如何抵敵?不若用緩兵計,使人修和,乃遣大鴻臚韓融,少府陰循,執金吾胡母班,將作大匠吳循,越騎校尉王瑰,東出宣慰,勸令罷兵。 袁紹等當然不從,拘戮胡母班吳循王瑰,袁術亦執殺陰循,惟韓融素有名德,釋令西歸。 第19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後漢演義》
第19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