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言雖然激切,怎奈安帝已為群小所蒙,任他如何說法,始終不理。 且嬖倖愈加側目,往往在安帝旁謗毀楊震,安帝已漸覺不平。 惟震為關西名儒,群望所歸,若一時將他除去,免不得物議沸騰,搖動大局,所以群小尚有畏心,未敢無端加害。 尚知畏清議麼?會有河間男子趙騰,詣闕上書,指陳時政得失,安帝不禁怒起,說他無知小民,也來多嘴,當即詔令有司,捕騰下獄。 中官最恨謗言,私下囑託有司,讞成「訕上不道」的罪名,處騰死刑。 楊震身為太尉,怎能坐視不救? 乃覆上疏諫諍,略云: 臣聞堯舜之世,諫鼓謗木,立之於朝;殷周哲王,小人怨詈,則還自敬德。 所以達聰明,開不諱,博採負薪,極盡下情也。 今趙騰所坐,激訐謗語,為罪與手刃犯法有差,乞為加恩,全騰之命,以誘芻蕘輿人之言,則國家幸甚! 安帝得疏,仍然不聽,竟把趙騰處死,伏屍市曹。 伯起!伯起!何不起身亟去?是年為延光三年,安帝想往外面遊覽,藉著望祀岱宗的名目,出都東巡。 文武百官,多半扈行,獨太尉楊震,及中常侍樊豐等,卻都留住京都,未嘗隨去。 豐等因乘輿外出,越好擅用帑藏,移修第宅。 原來為此,故未隨行。 偏被太尉掾高舒,召大匠令史等,底細考核,查出豐等前時捏造偽詔,呈與楊震。 震因安帝東巡,未便舉發,只好待迴鑾後,然後奏聞。 何不飛使馳奏?豐等聞信,很是慌張,日夕與黨與密商,意欲先發制人,為自保計。 也是楊伯起命運該絶,不先不後,竟有星變逆行的天象,被閹黨作為話柄,構成邪謀。 一俟安帝回來,將到都門,急忙先去迎謁,偽言還宮須待吉時,請安帝至太學中,暫時休息,應吉乃入。 安帝還道他是真心愛主,當即依議。 及駕入太學,豐等得乘間密奏,說是太尉楊震,袒庇趙騰,前因陛下不從所請,心懷忿懟,意圖構逆,所以上見星變,顯示危機,請陛下先行收震,方可入宮。 安帝尚未肯信,躊躇半晌,方語樊豐道:「震為名士,難道也如此不法麼?」豐應聲道:「震為鄧氏故吏,鄧氏既亡,怪不得震有異心了!」讒口可畏,震由鄧闢舉,見前文。 安帝愕然點首,便夜遣中使,往收太尉印綬,策免震官。 震不防有此一舉,既被權閹占了先着,悔亦無益,當將印綬交出,坦然歸第,閉門韜晦,謝絶交遊。 哪知安帝還宮以後,擢耿寶為大將軍,寶與震挾有宿嫌,又由樊豐等從旁煽構,竟奏稱震不服罪,仍懷怨望。 有詔遣震歸裡。 震奉詔即行,至夕陽亭,慨然語諸子門人道:「人生本有一死,死不得所,也是士人常事。 我叨居宰輔,明知奸臣狡猾,不能驅除;嬖女傾亂,不能禁遏,有何面目再見日月?我死後可用雜木為棺,粗布為被,蓋形掩體,已自知足,不必歸就墓次,添設祭祠了!」說畢,即飲鴆而死,時已七十餘歲。 小子有詩嘆道: 拚死何如預見機,網羅陷入已難飛; 夕陽亭下沉冤日,應悔當年不早歸! 楊震已死,樊豐等尚不肯幹休,還要設法擺佈,欲知他如何逞毒,待至下回敘明。 西域諸國,勢如散沙,各酋長亦皆庸鄙,無一有為,但得中國良將一人,出而鎮撫,便得制馭各國,使之帖服,非若冒頓父子之桀驁難馴也!試觀班氏父子之出使,不待勞師費財,即此用夷攻夷之一策,已能指揮如意,無往不宜,誰謂外域之不可以馭乎?惟安內之謀,比攘外為尤亟,安帝有一楊震而不能用,反且聽信群小,黜逐正人,漢之綱紀,自此紊矣!惟震為關西名士,當知以道事君之義,合則留,不合則去,胡為乎刺刺不休,坐聽讒人之搆陷,而未能自拔也?彼薛包黃憲周燮馮良諸人,則倜乎遠矣。 第4十三回 秘大喪還宮立幼主 誅元舅登殿濫封侯 卻說樊豐等聞楊震已死,還不肯幹休,密遣心腹赴弘農郡,囑令太守移良,派吏至陝,阻住震喪,不准他攜櫬歸葬;並令震諸子充當苦役,走驛傳書。 路人共知冤情,代為流涕。 野王君王聖,與大長秋江京,大長秋中官名。 連結樊豐等一班權閹,復要尋事生風,謀易儲位,見好中宮。 先將太子保乳母王男,廚監邴吉,構成死刑,流徙家屬;然後與閻皇后串同一氣,讒毀太子,及東宮屬下的官僚。 閻後嘗鴆死太子生母李氏,見前文。 只恐太子長成以後,察悉毒謀,必圖報復,因此處心積慮,欲將太子除去。 且太子保已逾十齡,為了王男邴吉兩人,無端致死,時常嘆息。 閻後及王聖江京等,見太子已有知識,越覺情急,遂日夜至安帝前,訴說太子過惡。 安帝本愛寵閻後,再加她三寸妙舌,一副嬌容,裝出許多淚眼愁眉,就使明知架誣,也要顧妻舍子,枕席之言,最易動聽。 況又有乳母王聖,幸臣江京樊豐,從旁證實,幾把那十齡童子,當作梟獍一般。 看官試想這糊塗皇帝,尚能不入他彀中麼?婦寺之所以可畏者,如此。 當下召集公卿,擬廢太子。 大將軍耿寶,首先贊成。 惟太仆來歷,與太常桓焉,廷尉張皓,同聲梗議道:「經有常言,人生年未滿十五,過惡尚不及身;且王男邴吉,果有逆謀,亦未肯與童年說知,皇太子怎能預聞?應亟選賢良保傅,輔導禮義,自能弼成儲德。 若遽欲廢立,事關重大,請聖恩且從寬緩,不可速行!」安帝不省,竟廢太子保為濟陰王,使居德陽殿西鐘下。 第12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後漢演義》
第1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