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竊聞古者十五受兵,六十還之,亦有休息,不任職也。 緣陛下以至孝理天下,得萬國之歡心,不遺小國之臣,況超得備侯伯之位?故敢觸死為超求哀,匄超餘年,一得生還,復見闕庭,使國家永無勞遠之慮,西域無倉猝之憂,超得長蒙文王葬骨之恩,子方哀老之惠。 子方姓田,為戰國時魏文侯師,文侯棄老馬,子方為棄馬非仁,收而養之。 詩云:「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 」超有書與妾生訣,恐不復相見。 妾誠傷超以壯年竭忠孝于沙漠,疲老則便捐死於曠野,誠可哀憐。 如不蒙救護,超後有一旦之變,如國家何?妾冀幸超家蒙趙母衛姬先請之貸,趙母謂趙括母,懼括敗,先請得不坐罪。 衛姬系齊桓公姬,桓公與管仲謀伐衛,桓公入,姬先請衛罪。 並見《列女傳》。 愚戇不知大義,觸犯忌諱。 無任翹切待命之至。 和帝見了此奏,不禁感動,乃召超還朝,命中郎將任尚代為都護。 超欣然奉命,與尚交代。 尚問超道:「君侯在西域三十餘年,遠近畏懷,末將煨承君後,任重才淺,還求明誨!」超喟然道:「超已年老,耳目失聰,任君屢當大任,經驗必多,何待超言?但既承明問,敢不竭愚!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順孫類,皆因平時犯罪,徙補邊屯;戎狄又性同禽獸,難養易敗,今君來此撫馭,他不足慮,只性太嚴急,還宜少戒。 水清無大魚,察政不得下和,宜改從簡易,寬小過,總大綱,便可收效了!」尚雖然謝教,心下卻未以為然,待超去後,私語親吏道:「我以為班君必有奇謀,誰料他所言止此,平淡無奇,何足為訓?」平淡中卻寓至理,奈何輕視?遂把超言置諸腦後,不復記憶。 超至洛陽,詣闕進謁,和帝慰勞數語,令為射聲校尉。 超素患胸疾,至是益劇,入朝不過月餘,便致告終,年七十一。 和帝遣使弔祭,賵遺頗厚,令長子班雄襲爵。 小子有詩詠道: 久覊外域望生還,奉詔登途入玉關; 老病已成身遽逝,此生終莫享餘閒! 班超如此大功,生雖封侯,死不予謚;那宦官鄭眾,居然得加封為鄛鄉侯,真是有漢以來,聞所未聞了!欲知後事,試看下回續敘。 經者常也,六經即常道也。 聖賢之所以垂訓,國家之所以致治,於是乎在。 自秦火一炬以後,簡殘編斷,得諸燹餘者,往往闕略不全。 漢儒重興經學,意為箋注,已失古人精義;但先王之道,未墜於地,則猶賴漢儒之力耳。 魯丕在東觀講經,能折賈黃二宿儒之口,當非強詞奪理者可比。 本回特從詳敘,所以表章經術,風示後世。 經廢則常道不存,安在而不亂且亡也?班超有撫定西域之大功,年老不得召歸,幸有同產女弟之博學貞操,為後宮所師事,方得以一篇奏牘,上感九重。 至超歸而月餘即歿,狐死首丘,吾猶為超幸矣!夫蘇武歸而僅為典屬國,班超歸而僅得射聲校尉,至病逝後,並謚法而且靳之,漢之薄待功臣久矣!無惑乎李陵之降虜不返也! 第3十七回 立繼嗣太后再臨朝 解重圍副尉連斃虜 卻說鄭眾封侯,乃是漢廷創例,和帝因他誅竇有功,班賞時又辭多就少,所以格外寵遇,竟給侯封。 哪知刑餘小人,只可備供灑掃,怎得視若公卿?就使鄭眾馴良可取,有功不矜,究不能封他為侯。 貽譏作俑,這便是教猱升木,引蟻決堤。 光武帝辛苦經營的天下,要為了鄭眾封侯,自啟厲階,終落得七亂八糟,不可收拾呢!引起下文亂事。 話休敘煩,且說永元十五年間,孟夏日食,有司以陰氣太盛,奏遣諸王就國。 日食,乃天道之常,就使果應人事,亦為鄧後臨朝預兆,奈何歸咎諸王,請令就國?穿鑿附會,殊屬可笑。 原來和帝性情友愛,遵循乃父故事,令兄弟留居京師。 及有司奏請遣發,和帝尚不忍分離,有詔作答道: 日食之異,責由一人。 諸王幼稚,早離顧復,弱冠相育,常有「蓼莪凱風」之哀。 《蓼莪凱風》見《詩經》。 選懦仁弱之意。 之恩,知非國典,且復須留。 未幾又是冬日,和帝出祠章陵舊宅,光武帝改舂陵鄉為章陵縣,事見建武六年。 令諸王一律從行。 祠畢後大會宗室,飲酒作樂,備極歡洽。 嗣又順道進幸雲夢,至漢水濱方擬再詣江陵,忽接到留守太尉張禹奏章,乃是諫阻遠遊,和帝乃還。 清河王中傅衛,與清河王慶並同隨駕,沿途索臓,得千餘萬緡,事被和帝察覺,派吏鞫治,並責慶不先舉發。 慶答覆道:「位居師傅,選自聖朝,臣本愚昧,但知言從事聽,不便糾察,所以未得先聞。 」和帝聽了,頗以奏對合宜,待抄出衛私臓,一併賜慶。 慶辭讓不許,乃拜受而退。 太尉張禹,亦得蒙特賞;此外留守諸官,及隨從諸臣並各賜錢帛有差。 會嶺南例貢生龍眼荔枝,十里一置,馬遞曰置。 五里一侯,司望曰侯。 互相傳送,晝夜不輟。 臨武縣長唐羌,具陳貢獻勞苦情形,且請和帝勿重滋味。 乃有詔禁止貢獻,飭太官毋受珍羞。 這是和帝美政,故特表明。 越年司徒魯恭,因事免官,遷司空徐防為司徒,進大鴻臚陳寵為司空。 寵已由廷尉進官大鴻臚。 又越年改號元興,大赦天下,凡宗室因罪削籍,並得賜覆。 既而雍地忽裂,時人訝為不祥。 待至十二月間,和帝不豫,逐日沉重,竟至告崩,享年只二十七歲,在位一十七年。 第10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後漢演義》
第10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