弛刑,謂課功贖罪諸徒;義從,謂奮願從行之士。 超日夜待兵,已是望眼欲穿,並因莎車叛附龜茲,疏勒都尉更覺得憂勞顧番辰,亦有異志慮,湊巧幹軍馳至,遂相偕出擊番辰,一鼓破敵,斬首千餘級,番辰遁去。 超更欲進攻龜茲,自思西域諸國,烏孫頗強,正好借他兵力,與約夾攻。 乃奏稱烏孫大國,控弦十萬,故武帝嘗妻以公主,至宣帝時,終得彼力,遠逐匈奴;今正可遣使招慰,與其合兵,用夷攻夷,莫如此舉。 章帝也以為然,方遣使慰諭烏孫。 使節未歸,流光易逝,倏忽間已是建初七年,正月初吉,沛王輔,濟南王康,東平王蒼,中山王焉,聯翩入朝。 章帝先遣謁者出都遠候,分給貂裘食物珍果,又使大鴻臚持節郊迎,再由禦駕親視邸第,預設帷床,錢帛器物,無不具備。 至四王入都詣闕,贊拜不名,且由章帝起座答禮。 禮畢入宮,再用輦迎接四王,至省閣乃下。 帝亦興席改容,歡然敘舊,使皇后出宮親拜,四王皆鞠躬辭謝,不敢當禮。 嗣是款留多日,直至春暮,方許諸王歸國。 但因東平王蒼,老成重望,弁冕天潢,用再手詔輓留。 直至仲秋已屆,大鴻臚竇固,奏請將蒼遣歸,才得允許。 特給蒼手詔云: 骨肉天性,誠不以遠近為親疏,然數見顏色,情重昔時。 念王久勞,思得還休,欲署大鴻臚奏,不忍下筆,顧授小黃門,系受詔頒發之官。 中心戀戀,惻然不能言。 蒼得詔後,入闕謝賜,隨即辭行,章帝親送至都門,流涕敘別,復賜乘輿服禦,珍寶錢帛,以億萬計。 蒼還國遇疾,踰年竟歿,賻贈獨隆,派使護喪,且令四姓小侯,及諸國王主,一體會葬,予謚曰憲,子忠襲爵。 敘筆特詳,無非善善從長之意。 總計光武帝十一子,至蒼歿後,僅留四人,為沛王輔,濟南王康,中山王焉;以外尚有阜陵王延,在明帝時已曾削封,見二十八回。 建初中復被人訐發,說他謀為不軌,又貶爵為侯。 琅琊王京,時已病逝。 後來惟沛王輔最賢,身後留名。 濟南王康,及中山王焉,屢有過失,還幸章帝顧念親親,不忍加罪,才得保全。 就是阜陵侯延,亦仍復王爵,安享餘年。 這也是章帝的厚德。 只是夫婦父子間,凶終隙末,終害得不夫不父,有累賢明。 說來又有特因,應該約略補敘。 章帝已立太子慶,慶母為宋貴人,已見前回。 惟宋貴人父名揚,為文帝時功臣宋昌八世孫,原籍平林,揚以恭孝著名,隱居不仕。 胞姑為馬太后外祖母,馬太后聞揚有二女,才藝俱優,因選入東宮,得侍儲君。 章帝即位,並封二女為貴人,大貴人生慶,立為太子;揚因此入為議郎,賞賜甚厚。 尚有前太仆梁松二侄女,亦入宮為貴人,小貴人生皇子肇,這四貴人位置相同,並承恩寵。 惟宋大貴人素善侍奉,前時供應長樂宮,即馬太后所居之宮。 躬執饋饌,為馬太后所垂憐,子慶得為儲嗣,也是馬太后從中主張。 惟竇皇后暗懷妒忌,視宋貴人母子,彷彿眼中釘一般。 至馬太后崩逝,後得恃寵生奸,嘗與母泚陽公主,圖害宋氏。 外令兄弟竇憲竇篤,伺揚過失,內令女侍閹豎,探刺宋貴人動靜,專謀架陷。 俗語說得好:「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宋貴人偶然得病,欲求生菟為藥餌,菟即藥品中菟絲子。 特致書母家,囑令購求;誰料此書被竇後截住,竟將它作為話柄,誣言宋貴人欲作盅道,借生菟為厭勝術,咒詛宮廷。 當下在章帝前,裝出一副愁眉淚眼的容態,日夜譖毀宋貴人母子,且言宋貴人必欲為後,情願將正宮位置,讓與了她。 曲摹妒婦口吻。 章帝正與竇後非常恩愛,怎能不為所惑?遂將宋貴人母子,漸漸生憎,不令相見。 竇皇后見章帝中計,輾轉圖維,想把那太子慶棽去,方好除絶根株,終免禍患。 只是自己雖得專寵,終無生育,女弟輪流當夕,也總覺閉塞不通,毫無懷妊消息。 這叫做秀而不實。 百計求孕,始終無效,不得已求一替代的方法,把那小梁貴人所生的皇子,移取過來,慇勤撫育,視若己生。 移花接木,終非良策。 一面復陰使掖庭令,誣奏宋貴人通書前情,請加案驗。 章帝為色所迷,已弄得神昏顛倒,就批准掖庭令奏議,使他鈎考。 天下事欲加人罪,何患無辭?不但將宋貴人說成大惡,並連那太子慶亦誣作窮凶,一篇復奏。 便由章帝下詔,廢太子慶為清河王,立子肇為皇太子。 詔書有云: 皇太子有失惑無常之性,爰自孩乳,至今益彰。 恐襲其母凶惡之風,不可以奉宗廟,為天下主。 大義滅親,況降退乎?今廢慶為清河王。 皇子肇保育皇后,承訓襁褓,導達善性,將成其器,蓋庶子慈母,尚有終身之恩,豈若嫡後事正義明哉?今以肇為皇太子,使得謹守宗祧,欽哉惟命。 太子既廢,復出宋貴人姊妹,錮置丙舍,再依小黃門蔡倫考驗。 二姊妹當然不肯誣服,偏蔡倫陰承後旨,曲為鍛鍊,竟說二貴人咒詛屬實,請付典刑。 當即奉到復詔,移徙二貴人至暴室中。 暴室,署名,為宮女疾病時所居。 可憐姊妹花自悲命薄,憤不欲生,彼仰藥,此服毒,同時斃命。 宋揚削職歸裡。 最可恨的是郡縣有司,投井下石,更將揚砌入罪案,捕系獄中,還虧揚友人張峻劉均等,替揚奔走解釋,方得免罪。 揚雖得出獄,悲傷憔悴,當即病亡。 第8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後漢演義》
第8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