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有張騫,東漢有班超,皆一時人傑,不可多得。 吾謂超之功尤出騫上,騫第以厚賂結外夷,雖足斷匈奴右臂,而浪糜金帛,重耗中華,雖曰有功,過亦甚矣。 超但挈吏士三十六人,探身虎穴,焚殺虜使,已見膽力;厥後執兜題,定疏勒,指揮任意,制敵如神,而于中夏材力,並不妄費,此非有大過人之才智,寧能及此?耿恭以孤軍屯萬裡外,兩卻匈奴,始以藥矢嚇虜,具征謀略,繼以拜井得泉,更見精誠,守邊如恭,何需長城為哉?惜乎陳睦關寵,皆不恭若,車師將定而仍未定,此古人之所以聞鼙思將也。 第2十九回 拔重圍迎還校尉 抑外戚曲誨嗣皇 卻說永平十八年秋月,明帝患病不起,在東宮前殿告崩,享年四十八歲。 遺詔無起寢廟,但在光烈皇后更衣別室,庋藏神主。 光烈皇后,即陰皇后,見二十五回。 前時所築壽陵,槨廣一丈二尺,長一丈五尺,不得逾限,萬年後只許掃地為祭,四時設奠,如有違命,當以擅議廟制加罪。 故宮廷遵照遺言,未敢加飾。 在位十八年,謹守建武制度,不稍踰越。 外戚不得封侯干政,館陶公主系明帝女弟,為了求郎,明帝不許,惟賜錢千萬,並語群臣道:「郎官上應列宿,出宰百里,一或失人,民皆受殃,所以不便妄授呢!」群臣齊稱帝德,百姓亦安居樂業,共慶承平。 不過明帝好尚刑名,察察為治,所有楚王英及淮陽王延獄案,牽累多人,未免冤濫。 至如求書天竺,也覺多事,反啟邪說誣民的流弊,這也是美中不足,隱留遺憾哩!抑揚悉當。 話休敘煩,且說太子炟已將冠,即日嗣位,是為章帝。 奉葬先帝于顯節陵,廟號顯宗,謚曰孝明皇帝,尊馬皇后為皇太后。 遷太尉趙熹為太傅;司空牟融為太尉,並錄尚書事;進蜀郡太守第5倫為司空。 倫履歷已見前文,在蜀郡時,政簡刑清,為各郡最,故章帝擢自疏遠,俾列三公。 忽由西域迭傳警報,乃是焉耆龜茲二國,連結北匈奴,攻沒都護陳睦。 北匈奴亦出兵柳中城,圍攻漢校尉關寵。 朝廷方有大喪,未遑發兵救急。 車師亦為北匈奴所誘,叛漢附虜,與匈奴兵共攻疏勒城。 校尉耿恭,督勵軍士,登陴拒守,好幾月不得解圍,儲粟已空,沒奈何煮鎧及弩,取食筋革。 恭與士卒推誠相與,誓無貳志,所以眾雖饑疲,仍然死守。 北單于知恭已困,必欲生降,因遣使招恭道:「如肯降我,當封為白屋王,妻以愛女!」恭佯為許諾,誘使登城,用手格斃,焚磔城上。 北單于大怒,更益兵圍恭;恭再接再厲,堅守如故,一面遣使求援。 柳中城亦危急萬分,再三乞救。 有詔令公卿會議,司空第5倫謂嗣君初立,國事未定,不宜勞師遠征。 似是而非。 獨司徒鮑昱進議道:「今使人置身危地,急即相棄,外增寇焰,內喪忠臣,豈非大失?若使權時制宜,後來得無邊事,尚可自解;倘匈奴藐視朝廷,入塞為寇,陛下將如何使將?望彼效忠?況兩部兵只有數千,匈奴連兵圍攻,尚歷旬不下,可見他兵力有限,不難擊走。 今誠使酒泉敦煌二太守,各率精騎二千人,多張旗幟,倍道兼行,出赴急難,臣料匈奴疲敝,必不敢當,大約四十日間,便可還軍入塞了!」章帝依議,乃使征西將軍耿秉,出屯酒泉,行太守事;即令酒泉太守段彭,與謁者王蒙皇甫提,調發張掖酒泉敦煌三郡人馬,及鄯善騎士,共得七千餘人,星夜赴援,終因道途遼遠,未能遽至。 時已改歲,下詔以建初紀元。 適值京師及兗豫徐三州,連月不雨,釀成旱災,章帝令發倉賑給,且下咨消災弭患的方法。 校書郎楊終上疏,略謂近時北征匈奴,西開三十六國,百姓頻年服役,轉輸煩費,怨苦所積,鬱為戾氣,請陛下速行罷兵,方足化戾成祥云云。 司空 第5倫,亦贊同終議,獨太尉牟融,與司徒鮑昱,上言征伐匈奴,屯戍西域,乃是先帝遺政,並非創行,古人有言,三年無改,方得為孝,陛下不必因此加疑,但當勤修內政,自可回 天。 昱又專名上書,謂臣前為汝南太守,典治楚獄,即楚王英事。 逮系至千餘人,或死或徙,竊念大獄一起,冤累過半,且被徙諸徒,骨肉分離,孤魂不祀,更為可憫;今宜一切赦歸,蠲除錮禁,能使死生得所,當必上迓休祥!章帝乃詔令楚案連坐,及淮陽事牽累,流戍遠方,盡可回裡,共計得四百餘家,相率稱頌。 會接酒泉太守段彭捷書,報稱進擊車師,攻交河城,斬首三千八百級,獲生口三千餘人,北匈奴駭退,車師復降。 章帝閲畢,當然心慰,不再發兵,但交河城與柳中相近,同在車師前庭。 段彭等所得勝仗,只能救出關寵,未遑顧及耿恭。 適值關寵積勞病歿,謁者王蒙等,欲引兵東歸,獨耿恭軍吏范羌,時在軍中,固請迎恭同還。 諸將不敢前進,惟給范羌兵二千人,從山北繞行。 途次遇著大雪,平地約高丈許,還虧羌不辭艱險,登山過嶺,吃盡辛苦,方得到疏勒城。 城中夜聞兵馬聲,疑是虜騎憑陵,登城俯瞰,互相驚嘩。 范羌忙遙呼道:「我就是范羌,漢廷遣我來迎校尉哩!」城上聞言,始歡呼萬歲,開門出迎,相持涕泣。 越宿恭與俱歸,只挈親吏二十六人,出疏勒城,餘眾任他逃生。 恭行未裡許,後面塵頭大起,虜騎陸續追至,當由恭率范羌等,且戰且走,經過許多危險,才生入玉門關。 親吏已死了一半,只餘一十三人,統是衣履穿決,困頓不堪。 中郎將鄭眾守關,乃為恭等具湯沐浴,並出衣冠相贈,一面上疏奏陳恭功略云: 第8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後漢演義》
第8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