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作色道:「卿不覽讖文,莫非不信讖麼?」興慌忙叩謝道:「臣素愚昧,書多未讀,並非不信讖文。 」光武帝方纔無語,但終不留任內用。 後來興被侍御史訐奏,說他出使成都時,私買奴婢,應該加罪,遂謫興為蓮勺令。 興赴任後,正欲繕修城郭,以禮教民,又奉朝命免官,歸老開封原籍。 興素好古學,尤通《左氏周官》,善長曆數,如杜林桓譚諸人,往往向興問業,取承意旨,故世言《左氏春秋》,多半宗興學說。 興歸裡後,但至閿鄉授徒,三公屢加征闢,不肯復起,得以壽終。 識見比桓譚為高。 子眾能承父學,下文自有交代。 未幾已是中元二年,光武帝已六十三歲,還是昧爽視朝,日昃乃罷,暇時輒召入公卿郎將,與談經義,至夜靜方纔就寢。 皇太子莊,常伺間進言道:「陛下明若禹湯,獨不似黃老養性,未免過勞,願從此頤養精神,優遊自適。 」光武帝搖首道:「我樂為此事,並不覺疲勞呢!」話雖如此,究竟年老力衰,不堪煩劇,竟于中元二年二月間,染病日劇,在南宮前殿中,壽畢歸天。 總計光武帝在位,共三十三年,起兵舂陵,迭經艱險,終能光復舊物,削平群雄,可見他智勇深沉,不讓高祖。 至天下已定,務用安靜,退武臣,進文吏,明慎政體,總攬權綱。 並且崇尚氣節,講求經義,耳不聽鄭聲,手不持玩好,與王侯等持盈保泰,坐致太平,比那高祖謾罵儒生,誅夷功臣,縱呂後禍劉,實是相差得多哩!也是確評。 惟妻妾易位,嫡庶亂序,嬖倖梁松,薄待馬援,晚年尚迷信圖讖,侈志東封,這雖是瑕不掩瑜,免不得有傷盛德呢!小子有詩詠道: 鬱蔥佳氣早呈祥,帝業重光我武揚; 三十三年膺大統,功多過少算明王。 蘇伯阿善望氣顧視舂陵鄉,嘗嘆語云:「氣佳哉,鬱鬱蔥蔥然!」 光武帝崩,太子莊當然嗣位,是為孝明皇帝。 欲知明帝即位情形,待至下回再詳。 光武帝懲諸王之濫交,並令就國,乃慎選太子師傅,為儲養計。 陰識本太子母舅,原不宜為太子師,張佚斥群臣之謬論,請擇用天下賢才,議固近是,乃其後居然自任,未聞有至德要道,進勖東宮,豈太子果不必指導歟?《後漢書》不為張佚列傳,想因其無行可述,故略而不詳。 至少傅桓榮,獨詳為記載,有褒美意,但觀其誇示諸生,稱為稽古之力,但亦一借學沽名,駿而不醇。 榮且如此,佚更可知,光武之因言舉人,得毋為佚所欺乎?桓譚以善琴干進,尤不足道;及論圖讖之不經,卻是持正之談。 彼鄭興之學識,較譚為優,而光武帝俱斥而遠之,亦思依讖東封,有何效益。 匝月而張純病死,踰年而車駕賓天,讖語果可信耶?不可信耶?光武邈矣!後之人幸勿過事迷信也。 第2十四回 幸津門哭兄全孝友 圖雲台為後避勛親 卻說明帝繼承大統,即日正位,年已三十,命太尉趙熹主持喪事。 時經王莽亂後,舊典多散佚無存,諸王前來奔喪,尚與新天子雜坐同席,藩國官屬,亦得出入宮省,與朝廷百官無別。 熹獨正色立朝,橫劍殿階,扶下諸王,辨明尊卑;復奏遣謁者,監視藩吏,不得擅入,諸王且並令就邸,只許朝夕入臨;整禮儀,嚴門衛,內外肅然。 不可謂非趙熹才能。 尊皇后陰氏為皇太后,奉葬光武帝于原陵,廟號世祖。 光武帝曾有遺言:一切葬具,俱如孝文帝制度,務從節省,不得妄費。 因此多從樸實,屏去紛華。 志此以見光武之儉。 山陽王荊,為明帝同母弟,性獨陰刻,專喜害人。 當聞喪入臨時,哭亦不哀,且偽作飛書,用函密封,囑使蒼頭冒充郭況家奴,送交東海王強。 強展開一閲,大為驚異。 但見書中寫着: 君王無罪,猥被斥廢,而兄弟至有束縛入牢獄者;指沛王輔事,見前文。 太后失職,別守北宮,及至年老,遠斥居邊,海內深痛,觀者鼻酸。 及太后屍柩在堂,洛陽吏以次捕斬賓客,至有一家三屍伏堂者,痛亦甚矣!今天下有喪,弓弩張設甚備,梁松飭虎賁吏曰:「吏以便宜從事,見有非法,而拘常制封侯,難再得也!」郎官竊惡之,為王寒心屏息。 今天下方欲思刻害王以求功,寧有量耶?若歸併二國之眾,東海與魯。 可聚百萬,君王為之主,鼓行無前,功易於泰山破鷄子,輕於四馬載鴻毛,此湯武兵也。 今年軒轅星有白氣,星家及喜事者,皆云白氣者喪,軒轅女主之位。 又太白前出西方,至午猶現,主兵當起。 又太子星色黑,日輒變赤,黑為病,赤為兵,請王努力從事!高祖起亭長,先帝興白水,何況于王為先帝長子,本故副主哉?上以求天下,事必舉;下以雪沉沒之恥,報死母之仇,精誠所加,金石為開。 當為秋霜,毋為檻羊;雖欲為檻羊,又可得乎?竊見諸相工言王貴天子法也。 人主崩亡,閭閻之伍,尚為盜賊,欲有所望,何況王耶?夫受命之君,天子所立,不可謀也。 今嗣帝乃人之所置,強者為右,願君王為高祖先帝所志,毋為扶蘇秦始皇長子。 將閭,秦始皇庶子。 徒呼天也。 是書卻無署名,不過來人傳言,謂是大鴻臚郭況親筆。 強亦不暇細訊,但將來使執住,解送闕下,並將原書呈入。 明帝命將使人系獄,不令窮治,惟留心訪察。 知系山陽王荊所為,謀害東海王,自思荊為胞弟,未便舉發,不如暫從隱秘。 但遣荊出止河南宮,至喪葬事畢,首先令荊還國。 一面頒發詔令道: 第6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後漢演義》
第6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