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既空虛,不能奉軍糧,內調郡國,不相及屬,此二難也。 計一人三百日食,須用糧十八斛,非牛力不能勝,牛又當自賫食料,加二十斛,重矣,胡地沙鹵,輒乏水草,以往事揆之,軍出未滿百日,牛必盡斃,餘糧尚多,人不能負,此三難也。 胡地秋冬甚寒,春夏多風,多賫釜鍑薪炭,重不可勝,兵士又不服水土,動有疾疫之憂,故前世伐胡,不過百日,非不欲久,勢有不能,此四難也。 輜重自隨,則輕鋭者少,不得疾行,虜徐逃遁,勢不能及,幸而逢虜,又累輜重,如遇險阻,銜尾相隨,虜要遮前後,危且不測,此五難也。 大用民力,功不可必立,臣竊憂之,今既發兵,宜縱先至者,令臣尤等深入霆擊,但期創艾胡虜足矣。 若必窮兵累日,轉餉經年,非臣之所敢聞也。 嚴尤助逆,本不足取,但其言可採,故錄之。 王莽得書,不肯聽從,仍飭照前旨辦理。 看官試想,這三十萬兵士,三百日糧草,豈是容易所能辦到?百姓又最怕當兵,最怕輸糧,地方官刑驅勢迫,東敲西逼,招若干壯丁,備好若干芻粟,還要陸續轉運出去,不是僱船,就是裝車,舟子車伕,又沒有多少工資,統皆畏縮不前,眼見得有年無月,不能成事。 嚴尤所言,還多從塞外立說,其實內地已不堪徵求,民皆疲命,始終總是一死,不如去做盜賊,還可劫掠為生。 國家之亂,大率如此。 莽待了數月,聞得兵糧尚未辦齊,更遣中郎綉衣執法各官,四面督促勒定嚴限,一班似虎似狼的奸吏,樂得依勢作威,壓迫州郡,於是法令愈苛,地方愈亂。 那匈奴卻屢為邊寇,外患日甚一日,莽所遣派各將帥,都因兵餉未集,不敢出擊,一聽胡騎縱橫邊境,飽掠而去。 從前北方一帶,自漢宣帝后,好幾代不見兵革,戶口浸繁,牛馬滿野。 至莽與匈奴構釁,人畜不及遷避,多被掠奪,又害得屍骸盈路,朔漠一空。 莽尚望孝單于咸,肯為效力,牽制匈奴,所以咸子助、登,入都以後,還是好生看待,優賜廩餼。 助不幸病死,莽令登代為順單于,哪知孝單于咸,前次出塞歸廷,自恨為莽將所欺,便去告訴烏珠留單于,涕泣謝罪。 烏珠留單于,貶咸為于粟置支侯,且令他入寇中國,將功補過。 咸乃令子角出沒塞上,會同匈奴部眾,騷擾不休。 莽將陳欽王巡,出屯雲中,分兵防堵,捕得匈奴遊騎,訊知為咸子角部下,忙即報達王莽。 莽當然發怒,立將順單于登拿下,梟首市曹。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西夷鈎町王弟承,起兵攻殺牂牁大尹周欽,擾亂西陲。 鈎町與牂牁相近,漢武帝時,征服西南,建置郡縣,但蠻夷部酋,往往仍使王號。 鈎町王亡波,曾助漢兵平亂,得受冊封,傳至王莽時候,被莽派出五威將帥,傳達朝命,硬要他貶王為侯。 鈎町王邯,系亡波支裔,自思未曾得罪,何故遭貶?免不得與五威將帥,略有違言。 偏莽得了五威將帥報告,遽使牂牁大尹周欽,誘殺鈎町王邯,全是鬼蜮手段。 邯弟承為兄報仇,傾國大舉,攻入牂牁,把欽擊死。 牂牁附近諸州郡,慌忙連合拒守,飛章上聞。 莽正想專力滅胡,不防西夷也這般厲害,只好另簡馮茂為平蠻將軍,往討鈎町。 茂方起行,又得益州警耗,乃是蠻夷部落,響應鈎町,攻殺益州大尹程隆。 莽聞蠻夷迭叛,恐馮茂兵少勢孤,不足平蠻,乃令茂大發巴蜀犍為吏士,就地征餉,分討蠻夷。 這消息傳到西域,各國亦皆有貳心。 車師先叛,降入匈奴。 戊己校尉刁護,戊己校尉,系漢時所置。 遣吏屬陳良終帶,扼守要害,免得匈奴車師串同入寇。 陳良終帶潛懷反側,竟將刁護刺死,脅掠吏士二千餘人,也去投降匈奴。 匈奴收納良帶,使為烏賁都尉。 莽方想掃平匈奴,誰料到變端百出,連西域也是生亂,邊吏膽敢刺死校尉,去做胡奴,那時無名火高起三丈,更派使至高句驪國,征發兵民,要他速渡遼河,夾攻匈奴。 高句驪為漢武所滅,夷作郡縣,雖遺種尚受侯封,卻沒有甚麼兵甲,急切如何成行?偏王莽一再催逼,惱動高句驪遺眾,索性拒絶莽使,也為寇盜。 嗣是東西南北諸邊疆,無一不亂,弄得王莽顧此失彼,跼蹐不安。 未幾焉耆國又叛,西域都護但欽被戕,越使王莽焦急,臨朝時常帶愁容。 群臣見莽有憂色,還要當面獻諛,只說是夷狄為亂,無傷聖德,不久便可蕩平。 莽亦意氣方張,未肯悔過,但務剿襲古制,粉飾太平。 自從小錢頒行,民感不便,莽更作金銀龜貝錢布諸品,號為寶貨,種類錯雜,名目紛繁,民間愈覺煩擾,屏諸不用,但將漢朝遺留的五銖錢,賣買交易。 莽乃將寶貨停辦,另鑄五十大錢,使與一文小錢並行,所有漢朝的五誅錢,概令銷毀,如百姓尚敢私藏,罪當投荒。 官吏藉端搜索,閙得鷄犬不寧,偶被搜出,即將全家充戍,如有私鑄銅錢,責令五家連坐,一併充軍。 最可惡的是犯人夫婦充發出去,不准完聚,竟將婦女另行改配,或罰做軍人奴婢,永不放還,這真是古今罕有的虐政。 莽仿行周官王制,周官即《周禮》,王制即《禮記》。 特置卒正連率,同帥。 及大尹屬令屬長州牧,更分六鄉六尉六隊六服,合為萬國,所有郡縣名稱,輒為變易,一郡易至五名,官吏都不能記憶。 莽且自為得計,以為制度改定,天下自然平定。 第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後漢演義》
第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