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國賊其鑒諸。 余皆同時畢命,砌成一座亂石堆,也不辨為誰氏屍骸,何人血肉了。 譬如做一石槨。 勒又命人劈開越棺,焚骨揚灰,且宣言道:「亂晉天下,實由此人,我今為天下泄恨,故焚骨以告天地。 」王彌弟璋,在勒軍中,更將道旁屍首,一併焚燬,見有肥壯的死人,割肉烹食,咀嚼一飽,方拔營起行。 到了洧倉,剛值何倫李惲等,倉皇奔來,冤冤相湊,投入虎口,李惲忙自殺妻子,逃往廣宗,何倫亦奔向下邳。 晉室四十八王及越世子毗,統被勒眾虜去,死多活少。 惟越妻裴氏,已經年老,無人注目,當時乘亂走脫,嗣被匪人掠賣,售入吳姓民家,作為傭媼。 後來元帝偏安江左,始輾轉渡江,得蒙元帝收養,才得令終。 八王亂事,至是作一結束。 小子恐看官失記,再將八王提出,表明如下: 汝南王亮宣帝懿子,為楚王瑋所殺。 楚王瑋武帝炎子,為賈后所殺。 趙王倫宣帝懿子,奉詔賜死。 齊王冏齊王攸子,為長沙王所殺。 長沙王武帝炎子,為張方所殺。 成都王穎武帝炎子,為範陽長史劉輿所殺。 河間王顒安平王孚孫,為南陽部將梁臣所殺。 東海王越高密王泰子,病歿項城,屍為石勒所焚。 後人又另有一說,去亮與瑋,列入淮南王允及梁王肜。 俱見前文。 惟《晉書》中八王列傳,卻是亮瑋倫冏穎顒越八人,小子依史敘事,當然援照《晉書》。 總之,晉室諸王,好的少,壞的多,八王手執兵權,驕橫更甚,後來是相繼誅戮,沒有一個良好結果。 越雖是善終,終落得屍骨被焚,妻被掠,子被殺,這也是祖宗詒謀,本非忠孝,子孫相沿成習,不知忠孝為何事,此爭彼奪,各不相讓。 骨肉尋仇,肝腦塗地,五胡乘隙闖入,大閙中原,神州致慨陸沈,衣冠悉淪左衽,豈不可恨?豈不可痛?古人說得好:「告往知來」,如晉朝的往事,確是後來的殷鑒。 奈何往者自往,來者自來,兵權到手,便不顧親族,自相殘殺,甘步八王的後塵,情願將華夏土宇,讓與別人臠割呢。 藉端寄慨,遺恨無窮。 小子有詩嘆道: 八王死盡晉隨亡,滾滾胡塵覆洛陽。 為語後人應鑒古,兵戈莫再構蕭牆。 虜焰大張,中原板蕩,西晉要從此傾覆了。 看官續閲下回,自見分曉。 司馬越出兵討勒,以行台自隨,所有王公大臣,多半帶去,僅留何倫李惲,監守京師。 彼已居心叵測,有帝制自為之想。 能勝敵則迫眾推戴,還廢懷帝,不能勝敵,即去而之他,或仍回東海,據守一方;如洛陽之保存與否,懷帝之安全與否,彼固不遑計及也。 無如人已嫉視,天亦惡盈,內見猜于懷帝,外見逼于苟晞,卒至憂死項坡,焚屍石勒,窮其罪惡,殺不勝辜。 然妻離子戮,終至絶後,厥報亦慘然矣。 王衍清談誤國,尚欲乞憐強虜,靦顏勸進,山濤謂:「何物老嫗,生此寧馨兒?」吾謂實一賊子,何寧馨之足雲?襄陽王范,稍存氣節,而臨變無方,徒自取死。 餘子皆不足齒數。 晉用若輩為臣僚,雖欲不亡,奚可得耶?本回錄苟晞二表,所以罪越,述王衍臨死之語,所以罪衍,至結尾一段,更提出八王結局,綴以嘆詞,語重心長,實為當世作一棒喝,固非尋常小說,所得同日語也。 第二十四回 執天子洛中遭巨劫 起義旅關右迓親王 卻說懷帝因越已病死,改任大臣,進太子太傅傅祗為司徒,尚書令荀藩為司空,進幽州都督王浚為大司馬,都督幽冀諸軍事,南陽王模為太尉,涼州刺史張軌為車騎大將軍,琅琊王睿為鎮東大將軍,兼督揚江湘交廣五州諸軍事。 復頒詔四方,促令勤王。 可奈神州鼎沸,世亂益滋,兩河南北,胡騎充斥,各鎮將自顧不遑,怎能入衛?就是荊湘一帶,也閙得一塌糊塗。 征南將軍山簡,駐守襄陽,俄為王如所逼,又俄為石勒所攻,他本是個酒中徒,時在高陽池濱游宴,童兒為簡作歌道:「山公出何許,住自高陽池。 日夕倒載歸,酩酊無所知。 」照此看來,前時遣督護王萬入援,事雖不成,還算他提醒精神,力圖報效。 回應前回。 後來接連遇寇,安坐不穩,復遷屯夏口,勉強支撐。 外如荊州刺史王澄,誤信謡言,折回江陵,亦見前回。 適巴蜀流民,散居荊湘,與土人忿爭,激成亂釁,戕殺縣令,嘯聚樂鄉。 澄遣內史王機,率兵往討,流民已望風乞降,澄佯為許諾,暗令機乘夜掩襲,沈殺八千餘人,所有流民妻子,悉數充賞。 但尚有益梁流民,未曾從亂,免不得兔死狐悲,更兼湘州參軍馮素,亦欲盡誅流民,遂致流民大駭,寓居四五萬家,同時造反,推醴陵令杜弢為主,奉為湘州刺史,南破零陵,東掠武昌。 王機出軍堵禦,失利奔回。 澄亦不加憂懼,且與機日夜縱酒,投壺博戲,消遣光陰。 即如乃兄王衍,慘死寧平,他亦沒甚悲慼,反抱著達觀主義,得過且過罷了。 至若成都為李雄所據,前益州刺史羅尚,始終不能規復,反由李雄出兵東略,屢攻涪城,梓潼太守譙登,固守三年,食盡援窮,終遭陷沒。 登被擒不屈,致為所害。 敘入此事,所以旌忠。 長江上下游,如此擾亂,還有何人勤王?惟琅琊王睿鎮守江東,尚覺安居無事,但他是已脫虎口,棲身樂國,何苦再投險地,來作孤注?所以宅中馭外的洛陽城,反弄到內無糧草,外無救兵。 懷帝終日憂悶,徒喚奈何。 第7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西晉演義》
第7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