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此言,豈獨為一張方?實為社稷遠計,欲令功臣身守富貴。 臣愚以為宜委太宰以關右之任,自州郡以下,選舉受任,一皆仰成,若朝之大事,廢興損益,每輒疇咨,此則二伯述職,周召分陝之義,陛下復行于今時。 遣方還郡,令群後申志,時定王室,所加方官,請悉如舊,則忠臣義士有勸,功臣必全矣。 司徒戎異姓之賢,司空越公族之望,並忠國愛主,小心翼翼,宜干機事,委以朝政。 安北將軍王浚,率身履道,遠近所推,如今日之大舉,實有定社稷之勛,此臣等所以嘆息歸功也。 浚宜特崇重之以副眾望,使撫幽朔,長為北藩。 臣等竭力捍城,屏藩皇家,則陛下垂拱,而四海自正矣。 乞垂三思,察臣所言。 未幾,又再上一疏,略言:「成都王弗克負荷,實為奸邪所誤,不足深責,可降封一邑,保全生命」云云,張方得見二表,不禁忿恚道:「我奉迎車駕,保全都城,明明是自守臣節,乃反譏我未識變通,促我西還。 王戎庸駑,怎得稱賢?東海專擅,怎能愜望?王浚稱兵犯駕還,說他有功社稷,這等妄談,不值一辯。 我亦無意留此,就變通一着,免致小覷,看他如何對付呢?」原來方久留洛陽,部兵逐日剽掠,十室九空,群情擾擾,俱有歸志。 方正思擁帝西去,適為二表所激,乃決意一行,但恐帝及百官,未肯照從,只得借謁廟為名,誘帝出宮,才好劫駕登程。 當下使人白帝,請出主廟祀,偏惠帝不肯親出,答言須遣派諸王。 惠帝未必有是聰明,當是有人教導。 方頓時盛怒道:「他不出謁廟,難道我不能使他西遷麼?」當下傳令部兵,齊集殿門,自率親卒數百人,跨馬入宮,脅迫乘輿。 惠帝聞變,慌忙趨避,馳匿後園的竹林中。 方令士卒搜尋,當即覓着,硬將惠帝擁出。 惠帝面色如土,托稱乘輿未備,須備就乃行。 士卒嘩聲道:「張將軍已駕好坐車,來迎陛下,陛下不必多慮。 」惠帝無奈,垂涕出殿,由士卒扶掖登車。 又要蒙塵,何命苦至此?方在宮門前候着,見惠帝駕車出來,才在馬上叩首道:「今寇賊縱橫,宿衛單少,願陛下親幸臣壘,臣當竭盡死力,備禦不虞。 」何必要你這般費心?惠帝無詞可答,四顧左右,也沒有一個公卿,只中書監盧志在側,恐是張方黨羽,欲言不言。 志啟奏道:「陛下今日,當概從張將軍。 」惠帝乃馳入方營,令方多具車輛,裝載宮人寶物。 方即令部卒入宮載運。 部卒貪饞得很,遇著這個美差,正是意外飛來,當下擁入宮中,見有姿色的宮人,便任情調笑,逼令為妻,所有庫中的寶藏,值錢的都藏入私囊,單剩那破敗雜物,搬置車上,甚至你搶我奪,分配不勻,好好一頂流蘇寶帳,被割至數十百塊,取作馬帴。 經此一番劫掠,把魏晉以來百餘年積蓄,蕩滌無遺。 窮凶極惡的張方,還想將宗廟宮室,一概毀去,免得使人返顧。 盧志亟向方諫阻道:「董卓不道,焚燒洛陽,怨毒至今,尚未有已,將軍奈何效此凶人?」方乃罷議。 過了三日,方遂擁帝及太弟穎豫章王熾等,西往長安。 時適仲冬,天降大雪,途次非常寒冷,行到新安,惠帝忍凍欲僵,手足麻木,突然間墮落車下,傷及右足。 尚書高光,正在帝后,忙下馬攙扶,仍令登輦。 惠帝始知足痛,捫傷垂淚。 光自裂衣襟,代為裹創。 惠帝且泣且語道:「朕實不聰,累卿至此。 」不經此苦,何能自覺?光亦為泣下。 好容易到了霸上,遙見有一簇人馬,站住道旁。 惠帝似驚弓之鳥,又嚇得冷汗淋漓。 張方下馬啟奏道:「太宰來迎車駕了。 」惠帝才稍稍放心。 已而太宰顒趨至駕前,拱手拜謁。 惠帝依着老例,下車止拜,遂由顒導入長安,就借征西府為行宮,休息數日,再議大政。 那時仆射荀藩,司隷劉暾,太常鄭球,河南尹周馥等,尚在洛陽,號為留台,承製行事,復稱年號為永安。 羊皇后為張方所廢,仍居金墉城,未嘗隨駕。 見前回。 留台諸官,仍復迎她入宮,奉為皇后。 於是關洛各設政府,時成,顒已立定主意,決計廢穎立熾。 惠帝有兄弟二十五人,相繼死亡,惟穎熾及吳王晏尚存。 晏材質庸下,熾卻早年好學,故顒推立為皇太弟,且因四方分裂,禍難未已,並請下詔調停,期得少安。 小子有詩嘆道: 擾擾江山已半傾,如何翻欲作干城? 狂瀾一決難重輓,大錯由誰誤鑄成。 欲知詔命如何,且看下回錄敘。 劉淵為亂華之首,故本回敘述,特別加詳。 至插入李雄一段,因五胡十六國中,雄首先僭號,比劉淵尚早旬月。 敘劉淵,不得不夾敘李雄,志禍始也。 賈渾夫婦,忠烈絶倫,渾入《忠義傳》,渾妻宗氏,入《列女傳》,本回敘述無遺,意寓褒揚,為忠臣義婦作一榜樣。 典午之季,綱常墜地,得此二人以激勵之,寧非一髮千鈞之所繫耶?張方之惡,較諸王為尤甚,後可廢,太子可黜,而車駕何不可西遷?獨怪滿朝文武,行尸走肉,毫無生氣,一任惡人之肆行無忌,播弄朝綱。 哀莫大於心死,而身死次之,晉臣固皆心死者也,何怪五胡之乘間亂華乎?而惠帝更不足責焉。 第十八回 作盟主東海起兵 誅惡賊河間失勢 卻說惠帝到了長安,政權為太宰顒所把持,顒議立豫章王熾為太弟,並及一切調停的法度,入白惠帝,當然依議頒詔。 詔云: 第5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西晉演義》
第5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