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坡性本任俠,慨然照允,便與二人同出。 返顧宮闕,倏忽不見,他也莫名其妙,掉頭徑去。 約數十步,但見前面一帶,統是雲霧迷離,不可測摸,耳中聞得風濤澎湃,駭地震天,料知前途險惡,不易過去,正擬問明前導二人,借定行止,不意兩人又不知去向,空中卻現出一團紅雲,雲端裡面,飛出一條火龍,口噴赤霞,惹得滿天皆赤。 說時遲,那時快,松坡拔劍在手,奮身上躍,得登龍背。 尤猶矯首仰視,被松坡用劍擬喉,正要刺入,突覺豁喇一聲,身似墜下,驚醒轉來,乃是南柯一夢。 松坡細思夢境,不知主何朕兆,至袁氏稱帝,護國軍起,方覺夢有奇驗,龍應袁氏,袞冕即帝服,下階相迎,是袁氏任松坡為軍事顧問官,唐玄奘應唐繼堯,李拐仙應李烈鈞,西行取經,恐被龍奪,是唐、李學取歐化,有志共和,幾為袁氏破壞的隱兆。 經松坡拔劍乘龍,龍乃被制,已見得帝制無成了。 松坡奇夢已驗,料無他虞,哪知身即墜下,亦兆死征。 所以倒袁功成,松坡也即歸天,這可見冥冥中間,未始沒有定數呢。 可作新聞一則。 後來《國葬法》頒行,第一條中,載着中國人民,為國家立有殊勛,身故後,經大總統咨請國會同意,或國會議決,准予舉行國葬典禮。 黃興創造民國,蔡鍔再造民國,均與第一條相符,當由國會議決,應予舉行國葬典禮,乃由黎總統指令內務部,着查照《國葬法》辦理,內務部遵即照辦。 十二月五日,蔡公靈柩回國,道經滬上,各界相率往奠,素車白馬,競集滬濱。 中央亦派員致祭,比那黃上將治喪時,更覺擁擠。 兩人相較,蔡似過黃一籌。 生不虛生,死猶不死。 及返鄉歸葬,依《國葬法》例,設立專墓,高樹穹碑,迭鎸生前功績,垂光身後。 黃上將返葬時,亦照此辦法,不必細表。 且說段祺瑞主持國柄,擁護黃陂,表面上似兩相融洽,無甚嫌隙,哪知內部卻罩着黑幕,惹起暗潮,遂令府院兩方面,無端生出惡感來。 內務總長孫洪伊,籍隷天津,北洋軍官,非親即友,他本為同盟會健將,與孫、黃諸人,一鼻孔兒出氣,所以平時議論,慷慨激昂,對於共和兩字,尤主張積極進行。 民國初造,兩院成立,他因親友推選,入為眾議院議員,嗣復組織進步黨,反對帝制,袁氏慾望正熾,時由他連電駁斥,且有一篇泣告北方同鄉父老書,說得淋漓慘澹,差不多似擊築的高漸離,彈箏的李龜年,一面奔走南北,遊說黎、馮,勸他早自定計,切勿承認帝制。 黎、馮兩人頗加信從。 至共和再造,黎氏繼任,他遂入為閣員,按日裡在總統府,參預庶政,每當總統見客,必侍坐黎側。 黎寬厚待人,就使有言逆耳,也常容忍過去,獨他偏越俎抗談,雌黃黑白,旁若無人,因此大小人員,無不側目。 這是孫氏病根。 有時當國務院會議,他也直遂徑行,與段總理時有齟齬,段未免介意。 可巧國務院秘書長,乃是段氏高足徐樹錚。 樹錚銅山人,嘗在日本士官學校畢業,年少氣盛,自稱為文武才,段亦目為大器,引作高弟。 洪憲以前,他已廁入段門,預議軍事,不過政變無多,不堪表現。 及袁氏稱帝,乃勸段潔身自去,段遂辭職。 滇、黔倡義,猶陰為段劃策,密囑曹錕、張敬堯諸將帥遷延觀變。 曹、張依訓而行,免不得多方延宕。 就是陝西獨立也由他嗾使出來,他與陸建章素有嫌隙,遂乘此借公濟私。 後來擊斃陸建章亦伏于此。 袁既病死,黎、段登台,拔茅連茹,彈冠相慶,徐遂入任為院秘書長。 那時長才得展,視天下事如反掌,今朝陳一議,明朝獻一策,都中段意。 段即倚作臂助,甚至內外政策,均惟徐言是從。 國務院中,嘗稱他為總理第二。 挾權自恣,誤段實多。 偏遇著一個孫洪伊,也是個眼高於頂的朋友,聞徐樹錚勢傾全院,心中很是不平,凡遇院中公牘,送府用印,孫輒吹毛索瘢,見有瑕疵可指,當即駁還,或間加改竄,頒行出去。 看官!你想這矯矯自命的徐秘書,怎肯低首下心,受那孫總長的批評?積嫌越深,銜怨愈甚。 一日,國務院又開會議,孫洪伊入參國政,又來作抵掌高談的蘇季子,正在說得高興,突有一人出阻道:「孫總長!你不要目中無人哩。 須知智士千慮,不無一失,愚夫千慮,也有一得,難道除公以外,便不足與議麼?」 孫瞧將過去,正是這位徐秘書長,便冷笑道:「足下的大材,我很佩服,但此處是閣員會議,俟足下入閣後,再來參議未遲。 」徐樹錚被他一嘲,不由的憤憤道:「樹錚不才,忝任國務院秘書,也總算是國家命吏,並非絶對無言論權;況且國體共和,無論何等人民,均得上書言事,孫總長平日,自命維新,奈何反效專制時代,禁人旁議呢?」棋逢敵手。 孫洪伊哼了一聲道:「足下既有偉大的議論,何妨先向總理陳明,俟總理提出會議,果可利國利民,我等無不讚成。 足下既免埋才,又免越職,怕不是一舉兩得麼?」徐樹錚聽了,即易一說道:「孫總長! 你教我等不可越俎,你如何自行越俎呢?」孫洪伊忙問何事?樹錚道:「你勾通報館,泄漏院中秘密,尚說不是越俎嗎?」孫洪伊勃然道:「你有什麼證據?」樹錚微哂道: 「證據不證據,你不必問我,你自思可有這事麼?」洪伊怒上加怒,便向段總理道:「總理如何用此狂人?若再縱容過去,恐總理也要失望了。 」段總理本信任徐樹錚,聞了此言,面色頓變。 各閣員睹這形態,連忙出為排解。 那孫、徐兩人,還是互相醜詆,喧嚷不休。 第20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民國史演義》
第20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