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袁暗想道:「為何有這般稱呼?」正要看下,忽見克定趨入道:「徐伯伯來了!」老袁把書信放下,連忙道一「請」字。 克定即至門外傳請,須臾,見徐世昌趨入,老袁忙起身相迎。 徐世昌向前施禮,慌得老袁趕緊攔阻,且隨口說道:「老友何必客氣,快請坐罷!」世昌方纔入座。 老袁也坐了主席。 便道:「你在天津享福,我在這裡受苦,所以命克定前來邀請,煩你老友替我設法才是。 」世昌道:「不瞞總統說,世昌年已老了,既沒有才力,又沒有權勢,只好做個廢民罷了,還有何心問世?今因大公子苦口相邀,世昌不忍拂情,所以來此一行,乘便請安。 若為政局起見,請總統轉詢他人,世昌不敢與聞。 」樂得推諉。 老袁笑答道:「菊人,你我是患難故交,今復惠然肯來,足見盛情,還要說甚麼套話?好歹總替我想個法兒,凡事總可商量的。 」世昌才說道:「他事且不必論,現在財政如何?」開口即說財政,到底是老成人語。 老袁皺着眉道:「不必說了。 現在各省的解款,多半延宕,所訂外國借款,又被亂黨煽惑,停止交付,總之由我做錯,目下只仗老友輓回哩。 」世昌未便急答,卻從案上一望,但見有一疊信紙攤着,大約有十多張,便問老袁道:「這是何人書信?」老袁道:「我倒忘記了。 我只看過一句,叫我做總統老弟,想是有點來歷哩。 」說著,便起身取下,與世昌同閲。 世昌瞧著第一句,也是驚異,入後乃洋洋灑灑,歷揭老袁行事的錯處,且為老袁想了三策,上策是避位高蹈,中策是去號踐盟,下策是將王莽的漸台,董卓的郿塢,作為比例,末後是說從前強學會中,彼此飲酒高談,坐以齒序,我為兄,你為弟,交情具在,因此忠告。 統篇約有一萬字,好似蘇東坡、王荊公的萬言,署名乃是康有為。 原來就是文聖人。 兩人看罷,由徐世昌偷瞧老袁,面上似不勝慍色,便道:「這等書獃子,也不必盡去睬他,但世昌卻有一言相質,究竟總統是仍行帝制呢,還是取消帝制?」老袁半晌才答道:「但能天下太平,我亦無可無不可。 」你亦想學聖人麼?世昌道:「總統如果隨緣,平亂諒亦容易,但須邀段芝泉出來幫忙,他是北洋武人的領袖,或還能鎮壓得定呢。 」老袁搖首道:「我已去請他過了,他不肯來,奈何?」世昌道:「他的意思,無非是反對帝制,若果把帝制取消,我料他非全然無情。 」老袁道:「別人去請,恐是無益,我又不便親邀,若老友能代我一行,那是極好的了。 」世昌想了一會,方起身道:「我且去走一遭罷。 」老袁道:「全仗老友偏勞。 」 世昌自去,老袁在室中待着,見克定復趨入道:「徐老伯如何說法?」老袁道:「他要我取消帝制,現在去邀請段芝泉了。 」克定道:「帝制似不便取消哩。 」老袁道:「楚歌四面,如何對待?」克定道:「不如用武力解決。 」老袁哼了一聲道:「靠你幾個模範軍,有甚麼用處?我自有主見,不必多言。 」克定乃退。 既而徐世昌轉來,說是段芝泉已有允意,惟必須撤銷帝制,方肯出來效力。 老袁沉着臉道:「罷!罷!我就取消帝制罷。 明日要芝泉前來會議,我總依他便是。 」世昌應了一聲,又辭別出去。 翌晨再開會議,徐世昌先至,段祺瑞亦接踵到來,余如國務卿等統已齊集。 只六君子、十三太保,卻有一大半請假。 想是無顏再至。 老袁也不欲再召,只把取消帝制的理由,約略說明,言下很有惋容。 世昌道:「大總統改過不吝,眾所共仰,似無容疑議了。 」大眾統俯首無詞,老袁道:「菊人、芝泉統是我的老友,往事休提,此後仍須藉著大力,共輓時艱。 」段祺瑞道:「大總統尚肯轉圜,祺瑞何敢固執,善後事宜,惟力是視便了。 」老袁乃命秘書長草擬撤銷帝制命令,一面散會,一面邀徐、段兩人,及王式通、阮忠樞留着,俟命令已經擬定,再令四人善為潤色。 段本是個武夫,阮又是個帝制派中的健將,兩人不來多嘴,全憑那斲輪老手徐世昌,及倚馬長才王式通,悉心研究,哪一句尚未妥適,哪一字還須修改,彼此評議了好多時,方纔酌定,隨將草稿呈袁自閲,但見稿中寫着: 民國肇建,變故紛乘,薄德如予,躬膺巨艱。 憂國之士,怵于禍至之無日,多主恢復帝制,以絶爭端而策久安,癸丑以來,言不絶耳,予屢加呵斥,至為嚴峻;自上年時異勢殊,幾不可遏,僉謂:「中國國本,非實行君主立憲,決不足以圖存,倘有葡、墨之爭,必為越、緬之續。 」遂有多數人主張恢復帝制,言之成理,將士吏庶,同此悃忱,文電紛陳,迫切呼籲。 予以原有之地位,應有維持之責,一再宣言,人不之諒。 嗣經代行立法院議定,由國民代表大會,解決國體,各省區國民代表,一致贊成君主立憲,併合詞推戴。 中國主權,本於國民全體,既經國民代表大會,全體表決,予更無討論之餘地,然終以驟躋大位,背棄誓詞,道德信義,無以自解,掏誠辭讓,以表素懷。 乃該院堅謂元首誓詞根於地位,當隨民意為從違,責備彌周,已至無可諉避,始以籌備為詞,藉塞眾望,並未實行。 及滇、黔變作,明令決計從緩,凡勸進之文,均不許呈遞,旋即提前召集立法院,以期早日開會,徵求意見,以示轉圜。 越掏越臭。 予本憂患餘生,無心問世,遁跡洹上,理亂不知;辛亥事起,謬為眾論所推,勉出維持,力持危局,但知救國,不知其他。 中國數千年來,史冊所載帝王子孫之禍,歷歷可征。 第17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民國史演義》
第17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