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國警告,業經領會。 此事完全系中國內政,然既承友誼勸告,因亦不能不以友誼關係,將詳細情形答覆。 中國帝制之主張,歷時已久。 我國人民所以主張帝制者,其理由蓋謂中國幅員廣大,五族異俗,而人情浮動,教育淺薄。 按共和國體,元首常易,必為絶大亂端,他國近事,可為殷鑒。 不但本國人生命財產,頗多危險,即各友邦僑民事業,亦難穩固。 我民國成立,已歷四稔,而殷戶巨商,不肯投資,人民營業,官吏行政,皆不能為長久計劃。 人心不定,治理困難,國民主張改革國體之理由,實因于此也。 政府為維持國體起見,無不隨時駁拒,乃近來國民主張之者,日見增加,國中有實力者,亦多數在內。 風潮愈烈,結合愈眾,如專力壓制,不獨違拂民意,誠恐于治安大有妨礙。 政府不敢負此重責,惟有尊重民意,公佈代行立法院通過之法案,組織國民代表大會,公同議決此根本問題而已。 當各省人民,向立法院請願改變國體時,大總統曾于九月六日,向立法院宣示意見,認為不合時宜。 十月十日大總統申令,據蒙、回王公及文武官吏等呈請改定國體,又告以輕率更張,殊非所宜,並誡各選舉監督,遵照法案,慎重將事。 十月十二日,又電令各省選舉監督,務遵法案,切實奉行,勿得急遽潦草各等因。 足見政府本不讚成此舉,更無急激謀變更國體之意也。 本國約法主權,本於國民全體,國體問題,何等重大,政府自不得不聽諸國民之公決。 政府處此困難,多方調停,一為尊重法律,一為順從民意,無非冀保全大局之和平也。 大多數國民意願,現既以共和為不適宜于中國,而問題又既付之國民代表之公決,此時國是,業經動搖,人心各生觀望,政府即受影響,商務已形停滯,奸人又乘隙造謡,尤易驚擾人心。 倘因國是遷延不決,釀成事端,本國人固不免受害,即各友邦僑民,亦難免恐慌。 國體既付議決,一日不定,人心一日不安,即有一日之危險,此顯而易見者也。 當國體討論正烈之際,政府深慮因此引起變做,一再電詢各省文武官吏,能否確保地方秩序,該官吏等一再電復,僉謂國體問題,如從民意解決,則各省均可擔任地方治安,未據有裡面反對熾烈,情形可慮之報告,政府自應據為憑信。 至本國少數好亂之徒,逋逃外國,或其他中國法權不到之處,無論共和君主,無論已往將來,純抱破壞之暴信,無日不謀釀禍之行為。 然只能造謡鼓煽,毫無何等實力。 數年以來,時有小亂髮現,均立時撲滅,于大局上未生影響。 現在各省均加意防範,凡中國法權不到之處,尚望各友邦協力取締,即該亂人等,亦必無發生亂事之餘地矣。 當貴國政府勸告之時,各省決定君主立憲者,已有五省,各省投票之期,亦均不遠。 總之在我國國民,則期望本國長治久安之樂利,在政府則並期望各友邦僑民,均得安心發達其事業,維持東亞之和平,正與各友邦政府之苦心,同此一轍也。 以上各節,即希轉達貴政府為荷。 越數日,日本代理公使,又到外交部,代表日本政府,聲言中政府答覆文,甚不明瞭,請再明白答覆。 當經陸總長面答道:「目下國體投票,已有十多省依法辦理,總之民意所趨,非政府所能左右,敝政府如可儘力,無不照辦,借副友邦雅意」等語。 欺內欺外,全是說謊。 日代使乃去。 嗣復接法、意兩國警告文,大致與三國警告相同,又由外交部答覆,只推到民意上去,且言:「政府必慎重將事,定不致有意外變亂,萬一亂黨乘機起釁,我政府亦有完全對付的能力,請不必代慮」云云。 於是各國公使,乃暫作壁上觀,寂靜了好幾天。 各省投票,亦依次舉行,全是遵照政府所囑,硬迫國民代表,贊成君主立憲。 袁總統方覺得順手,快慰異常。 到了十一月十日晚間,忽來了上海急電,鎮守使鄭汝成被刺殞命,風潮來了。 老袁不禁大驚。 看官閲過前文,應知鄭汝成為袁氏爪牙,老袁正格外倚重,為何忽被刺死呢?小子就事論事,但知刺客為王明山、王曉峰二人。 當民國四年十一月十日,系日本大正皇帝登極期間,鄭汝成為上海長官,例應向駐滬日本領事館,親往慶賀。 是日上午十時,鄭汝成整衣出署,邀了一個副官,同坐汽車,嚮日本領事館進發。 路過外白渡橋,但聽得撲的一聲,黑煙迸裂,直向汝成面旁撲過,幸還沒有擊着,慌忙旁顧副官,那副官也還無恙,仍勉強的坐著,正要開口與語,哪知炸彈又復擲來,巧巧從頭上擦過,汝成忙把頭一縮,僥倖的不曾中彈,那粒炸彈卻飛過汽車,向租界上滾過去了。 兩擊不中,故作反筆。 副官也還大膽,忽向懷中取出手槍,擬裝彈還擊,不防那拋擲炸彈的刺客,竟躍上汽車,一手扳着車欄,一手用槍亂擊,接着數響,那副官已受了重傷,魂靈兒離開身子,向森羅殿上,實行報到;還有一個掌機的人員,也跟着副官,一同到冥府中去;只有鄭汝成已中一彈,還未曾死,要想逃遁,千難萬難,看那路上的行人,紛紛跑開,連中西巡捕,也不知去向,急切無從呼救,正在驚惶萬分的時候,復見一刺客躍入車中,用着最新的手槍,扳機猛擊,所射彈子,好似生着眼睛,顆顆向汝成身上,鑽將進去。 第13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民國史演義》
第13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