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宣告獨立,除英美法租界外,只有一製造局,尚奉中央。 孤危之勢,可以想見,乃得鄭汝成以守護之,卒能血戰數日,戰敗敵軍,是知用兵全在得人,得人則轉危為安,不得人,雖兵多勢盛無益也。 猶憶前清拳匪之役,京中如載漪、董福祥等,用全力以攻使館,不能損彼分毫,有識者知其必敗。 陳其美集數處之兵,攻一製造局,三戰三北,甚至用流氓車伕為戰士,欲以兒戲故技,恐嚇北軍,試思此時與袁軍開仗,非清末可比,尚能以虛聲嚇退敵人乎?強弩之末,且不能穿魯縞,況本非強弩,安能不折?是陳其美之弄兵,毋亦一董福祥之流亞歟?彼粗莽如劉福彪輩,徒有匹夫之勇,更不足道矣。 第三十回 占督署何海鳴弄兵 讓炮台鈕永建退走 卻說袁總統聞滬上起釁,屢遣北兵至滬,助守製造局,且令鄭中將汝成,及海軍司令李鼎新,協力固守,如有將士應亂圖變,立殺無赦等語。 鄭汝成本服從中央,立將此令宣佈,又調開原有警衛軍,專用北軍堵禦。 果然內變不生,外患盡卻,當即連章報捷。 袁總統即任鄭為上海鎮守使,並加陸軍上將銜,頒洋十萬元,獎賞守局水陸兵士。 兩個十萬元,壓倒贛、滬軍,其如債台增級何?鄭汝成遵令任職,一面將賞洋分訖。 嗣聞滬上敗軍,都逃至吳淞口,炮台官姜文舟,已經遁去,由要塞總司令居正管轄。 居正與陳其美等,統同一氣,自然收集敗軍,守住炮台。 松軍司令鈕永建,與福字營司令劉福彪,先後奔到吳淞,與居正一同駐守。 鄭汝成、李鼎新等,因吳淞為江海要口,決意調遣水陸軍隊,往攻該處,嗣聞海軍總長劉冠雄,由袁總統特遣,領兵南下,來攻吳淞炮台,於是待他到來,再議進取。 暫作一結。 且說黃興在寧,聞贛徐滬三路人馬,屢戰屢敗,北軍四路雲集,大事已去,暗想此時不走,更待何時,當下號令軍中,只說要親往戰地,自去督戰,但卻未曾明言何處。 七月二十八日夜半,與代理都督事章梓,改服洋裝,邀同日本人作伴,各手持電燈一盞,至車站登車,並撥兵隊一連,護送出城,既到下關,賞給護送兵士洋二百元,兵士排隊舉槍,恭送黃興等舍車登舟。 俟他鼓輪下駛,才行回城。 黃興到了上海,擬與孫文、岑春煊等,商議行止。 哪知上海領事團,已轉飭會審公廨,總巡捕房,訪拿亂黨數人:第一名就是黃興,余如李烈鈞、柏文蔚、陳其美、鈕永建、劉福彪、居正等,統列在內。 還有工部局出示,驅逐孫文、岑春煊、李平書、王一亭等,不准逗留租界,害得黃興無處棲身,轉趨吳淞口,與鈕永建、居正會晤,彼此流涕太息。 當由鈕永建敘及:孫文、岑春煊,俱已南走香港,陳其美亦不能駐滬,即日當遷避至此。 黃興道:「全局失敗,單靠這個吳淞炮台,尚站得住麼?」鈕永建道:「在一日,盡一日的心,到了危險的時節,再作計較。 」黃興又未免嗟嘆。 在鈕營內暫住一宵,輾轉思維,這孤立的炮台,萬不足恃,不如亡命海外,況隨身尚帶有外國鈔票,值數萬金,足敷川資,怕他甚麼。 主見已定,安安穩穩的遊歷睡鄉,至鷄聲報曉,魂夢已醒,他即起身出營,也不及與鈕永建告辭,竟攜着皮包,趨登東洋商船,航海去了。 看官!這討袁總司令黃興,是與袁世凱有仇,並非與領事團有隙,為何上海租界中,也要拿他,他不得不航海出洋呢?原來旅京軍界,恰有通電緝拿黃興,袁總統愈覺有名,遂商準駐京各國公使,轉令上海租界,一體協拿。 小子曾記得軍界通電云: 大總統副總統各省都督各使各軍長旅長鑒:黃興毫無學問,素不知兵,然屢自稱總司令,儼然上級軍官。 凡為軍人者,皆應有效死疆埸之精神,而黃興從前于安南邊境,屢戰屢逃,其後廣州之役,漢陽之役,其同黨多力戰以死,而黃興皆以總司令資格,聞炮先逃,其同黨之恨之者,皆曰逃將軍。 其人怯懦畏死,可想而知。 其以他人性命為兒戲,又極可恨。 此次乘兵謀叛,彼非不知兵力不足以敵中央,不過其胸中有一條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之秘訣,一旦事機不妙,即辦一條跑路,而其同謀作亂者,則任其誅鋤殺戮,不稍顧恤,其不勇不仁,一至于此。 苟非明正典刑,不足懲警凶逆。 我軍各處將領,于併力攻剿之外,並當嚴防黃興逃走,多設偵探,密為防範,無使元兇逃逸,以貽他日生民之患。 旅京各省軍界人同叩。 黃興去寧,南京無主,師長洪承點,亦已遁走,代理民政長蔡寅,亟請第八師長陳之驥,第一師長周應時,要塞司令馬錦春,憲兵司令茅乃葑,警察廳長吳忠信及寧紳仇繼恆等,集議維持秩序,當議決七事:一取消獨立字樣;二通告安民;三電請程都督回寧;四電請程都督電達中央各省,轉飭各戰地一律停戰;五電請由滬籌措軍餉來寧;六軍馬暫不准移動,城內不准移出城外,城外不准移入城內;七軍警民團責成分巡保衛城廂內外。 七事一律宣佈,人心稍定。 當派參謀盛南苕,軍務課長王楚二人,往迎程督。 地方團體,亦舉仇繼恆代表迎程。 那知程督不肯回寧,且因第一師長洪承點,已經出走,特派杜淮川繼任。 其時寧人已公舉旅長周應時,接統第一師,當有電知照程督。 程不但不肯下委,反將周應時的旅長,亦一併取消。 於是軍民不服,復懷變志。 第7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民國史演義》
第7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