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陳其美樹幟討袁,就在上海南市,設一總司令部辦事機關,所有舊部人員,次第到來,分任職務。 且四處發出通告,遍貼街衢,大旨以起兵討袁,義不得已,在滬商民,一應保護,並飭各營約束軍隊,嚴查匪類,另頒六言告誡,申定斬首等律,揭示軍民人等,一體知悉。 華界人民,多數搬入外國租界,期避兵鋒。 吳淞炮台官姜文舟,也受陳慫恿,宣佈獨立,劃定戰線,照會外國領事,一切軍艦商舶,不得在戰線內下椗,無論何人,亦不得入戰線以內。 戰禍將開,風聲日緊。 至松軍一到,自龍華藥廠起,至日暉橋止,悉數佈置,遍地皆兵。 陳其美復商同商會董事李平書,令為保安團長,以王一亭為副,管理民政,保衛自安。 上海城內各公署,無兵無餉,怎敢反抗陳其美,只好隨聲附和,獨有鄭汝成駐守製造局,及海軍各艦,不受陳其美運動。 北軍逐日南來,統在局內屯駐,聽鄭汝成節制,局中原有的巡警衛隊,俱被汝成遣出,免得生變。 陳其美聞這消息,料他是個好手,不便輕敵,即與李平書、王一亭熟商,擬出三萬金贐送北軍,教他讓給製造局。 李平書本與鄭汝成相識,便把這副擔子,挑在自己身上,邀同王一亭往製造局,入見鄭汝成,略說:「北軍兵單孤立,南軍四路合圍,眼見這製造局,要被南軍奪去。 平書為息戰安民起見,已與陳其美商洽,願饋北軍三萬金,統為贐儀,勸他北返。 」說至此,猛聽得一聲呵叱道:「我鄭汝成奉大總統命令,來守此局,你奉何人命令,敢來逐我出境?我若不念舊交,先將你的頭顱,梟示局門,為叛黨鑒。 混帳糊塗,快與我滾出去罷!」李、王兩人,碰了這個大釘子,不禁面目發赤,倉皇退出,返報陳其美。 陳乃決意開戰,調集南軍,擬專攻製造局,可巧駐寧福字營司令劉福彪,將部眾編作敢死隊,帶領至滬,與陳其美晤商,願為攻擊製造局的先鋒。 其美大喜,即令為衝鋒隊。 還有鎮江軍、上海軍,及駐防楓涇的浙江軍,一古腦兒湊將攏來,約有三四千人。 鎮、滬兩軍,本無叛志,因黃興藉著程督名義,調撥該軍,不得不奉命來前。 浙江本未獨立,所派楓涇防兵,實是防禦滬黨,不意為陳其美買通,也撥遣一隊,助攻製造局。 再加松江鈕永建軍;福字營的敢死隊,共計得七千五百人,于七月二十二日夜間,由總司令陳其美髮令,一律會齊,三路進攻,一攻東局門,一攻後局門,一攻西柵門。 東局門最關緊要,即用敢死隊猛撲過去。 先放步槍一排,繼即拋擲炸彈,蜂擁前進。 局中早已預備,即開機關槍對敵,敢死隊也用機關槍擊射,相持不退。 局內復續發步槍,繼以巨炮,響震全滬,會西柵門外,又復起火,後局門外,亦起槍聲,鄭汝成分軍堵禦,連擊不懈。 正在兩軍開戰的時候,海籌軍艦的李司令,遵約開炮,向東西兩面轟擊,東轟鎮軍,西轟浙軍,大半命中,鎮、浙兩軍,本無鬥志,立即潰散。 只有松軍滬軍,及敢死隊數百名,尚是死抗,未肯退回。 轉瞬間天已黎明,北軍運機關炮過山炮等,一齊開放,松、滬軍始不能支,逐漸退去。 北軍出局追擊,因敢死隊亂擲炸彈,異常猛烈,才停住不追。 敢死隊卻自死了多人,總計敢死隊六百五十名,戰了一夜,傷亡了一大半。 劉福彪大呼晦氣,悶悶不已。 到了晚間,由吳淞炮台官姜文舟,撥調協守炮台的鎮江軍一營,到了上海,又由陳其美下令,再攻製造局,各軍仍然會集,依了老法兒,三路併進,連放排槍,北軍並不還擊,直待敵軍逼近,方將槍炮盡行發出,打得南軍落花流水,大敗而逃。 劉福彪氣憤填胸,當下收集潰兵,休息數小時,至二十四日午後,運到槍關大炮,猛攻製造局。 北軍亦開炮還擊,福彪冒險直進,不防空中落下一彈,穿入左臂,自覺忍痛不住,只好逃往醫院,向醫求治去了。 部下的敢死隊,只剩了一二百人,無人統轄,統竄至北門外。 北門地近法界,安南巡捕,奉法總巡命令,嚴行防守,偶見敗軍竄入,即猛放排槍一陣,把他擊回,轉入城內,搶劫估衣等店數家,由南碼頭鳧水逃生,慌忙逸去。 敢死隊變作敢生隊。 是日,有海艦一艘入口,滿載華人,彷彿似鐵路工匠模樣,及抵滬登岸,統入製造局,外人才知是北軍假扮,混過吳淞。 局中得此生力軍,氣勢愈盛。 惟松軍司令鈕永建,迭接敗報,即親率部眾二千名,直至滬南。 鄭汝成聞有松軍續到,索性先發制人,立派精鋭五百名,出堵松軍。 兩下相見,無非是槍炮相遺。 奮鬥多時,互有傷亡,惟北軍系久練勁旅,槍無虛發,松軍漸覺不支,向西退去。 北軍方擬追襲,忽由偵卒走報,後面又有叛黨來攻,乃急急回軍,退入西柵。 松軍返身轉來,復向西柵攻擊,北軍嚴行拒守。 既而後面又迭起炮聲,有一千餘人新到,夾攻製造局。 看官道此軍何來?乃是討袁總司令陳其美,由蘇調來的第三師步兵,他由閘北河道,坐駁船到滬,隨帶機關槍炮,卻也不少,所以一到戰地,即槍炮迭施,隆隆不絶。 北軍並不與敵,只有海軍艦上,開炮相擊,亦沒有甚麼猛烈。 蘇軍大膽前進,甫逼局門,不料背後猝聞巨響,回頭一望,彈來如雨,不是擊着面部,就是擊着身上,接連有好幾十人,中傷仆地。 第7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民國史演義》
第7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