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國務總理一職,因唐已辭去,當然需人接任,袁總統屬意陸征祥,仍援《臨時約法》第三十四條,提出參議院,求議員同意。 陸字子欣,江蘇上海人,曾為廣方言館畢業生,嗣奉調出洋,才氣飆發,為歷任公使所倚重,不數年洊升參贊,繼充荷蘭公使,又繼任海牙平和會專使。 至民國第一次組閣,因他是外交熟手,遂召他回國,令為外交總長。 陸性和平,且無一定的黨派,因此老袁欲令他繼任。 這時候的參議院中,議長林森回籍,副議長王正廷,署理工商次長,兩人統已出院,乃改舉奉天吳景濂為議長,湖北湯化龍為副議長,議員約數十人,卻分作好幾黨。 據政治家研究,以為外洋立憲國,沒一國不有政黨,沒一國不有數政黨,因為國家的政要,容易為一偏所誤,所以政治家各張一幟,號召徒黨,研究時政,彼有一是非,此亦有一是非,從兩方面剖辯起來,顯出一個真正的是非,方可切實履行,故外人有愈競愈進的恆言。 從前滿清預備立憲,我國人已模仿外洋,集會結社,成一政黨的雛形,什麼憲友會,什麼憲政實進會,已是風行一時。 到了民國初造,最彰明較著的黨員,就是革命黨,革命黨的起手,便是同盟會。 同盟會中的重要人物,第一個是孫文,稱作總理,第二個是黃興,稱作協理,其次即為宋教仁、汪兆銘等,統是會中的幹事員。 自革命告成,會中人變為政黨,宣佈黨綱,共有九條:一是完成行政統一,促進地方自治;二是實行種族同化;三是採用國家社會政策;四是普及義務教育;五是主張男女平權;六是勵行徵兵制度;七是整理財政,釐定稅則;八是力謀國際平等;九是注重移民開墾事業。 依這九大黨綱看來,儼然有促進大同的氣象。 其後有浙人章炳麟、蘇人張謇發起的統一黨,還有憲友會化身的國民協進會,以及湖北人主動的民社,共計三部分,或是前清的碩學通儒,或是前清的舊官故吏,起初是各行各志,後來併合為共和黨,也有一種黨義,略分三則:一是保持全國統一,取國家主義;二是以國家權力,扶持國民進步;三是應世界大勢,以平和實利立國。 這三條黨義,隱隱與同盟會反對,時人稱同盟會為民權主義,共和黨為國權主義。 未幾,又有統一共和黨出現,即由滇人蔡鍔、直人王芝祥等組織而成,他有十餘條黨綱:一是畫定行政區域,實謀中央統一;二是釐定稅則,務期負擔公平;三是注重民生,採用社會政策;四是發達國民經濟,採用保護貿易政策;五是畫一幣制,採用金本位制;六是整頓金融機關,採用國家銀行制度;七是振興交通,速設鐵道幹線;八是實行軍國民教育,促進專門學術;九是振刷海陸軍備,採用徵兵制度;十是保護海外移民,勵行實邊開墾;十一是普及文化,融合國內民族;十二是注重外交,保持國家對等權利。 統觀這十二條黨綱,是國權與民權俱重,介在同盟會共和黨的中間,彷彿是折衷主義,但總與兩黨若合若離。 參議院中的議員,就是由這三黨中,選舉出來。 當時參議院內,除西藏議員尚未選派外,共一百二十一席,同盟會共和黨,各得四十餘席,統一共和黨,也得三四十人。 一百二十一席中,分了三個黨派,若四萬萬人,不知要多少黨派。 此次由袁總統提出陸總理,同盟會中極端反對,自在意中,惟共和黨人,已受袁總統籠絡,願表同意,且代為運動,把統一共和黨員,也聯為一致,因此全院投票,只同盟會議員否決,余皆投同意票。 陸總理得多數贊成,當即通過。 隔了一宿,即有大總統命令發出,特任陸征祥為國務總理。 唐內閣變為陸內閣,所有從前的國務員,因與唐氏有連帶關係,提出辭職。 交通總長施肇基,第一個上辭職書,是唐氏戚屬的關係。 袁總統立即批准,教育總長蔡元培、司法總長王寵惠、農林總長宋教仁、未到任的工商總長陳其美,及署長王正廷,依次辭職。 是唐氏同黨的關係。 袁總統概不慰留,一律準請,財政總長熊希齡,見閣員多半辭去,也不好戀棧,照例遞呈辭職,偏亦邀老袁批准,只得卸職退閒。 熊雖與唐氏絶無關係,但亦非袁系人物,故準他辭職。 獨內務及陸海軍三部總長,依然就任,寂無變動。 個中情由,不言而喻。 袁總統乃另索夾袋中人物,提交參議院議決,財政總長,擬任周自齊;司法總長,擬任章宗祥;教育總長,擬任孫毓筠;農林總長,擬任王人文;工商總長,擬任沈秉坤;交通總長,擬任胡維德,先將名單發交陸總理,令至參議院宣佈,徵求同意。 陸總理不置可否,惟命是從,唐組織閣員,半由唐氏自己主張,至陸氏組閣,已全屬老袁授意。 當即乘了馬車,至參議院。 全院議員,共表歡迎,總道他是歷任外交,必多經驗,且才名卓越,應有特別政見,因此大家起敬。 待陸登演說壇時,拍手聲與爆竹相似,劈劈拍拍的有好幾千聲,到了聲浪漸息,大家都凝神注意,側着耳朵兒,恭聆偉論。 形容盡致。 哪知陸總理是善英語,不擅長國語,數典忘祖,中國的西學家,每蹈此弊。 開口時已支支格格,說不出甚麼話兒,至表述閣員的時候,他卻發出大聲道:「有了國務總理,斷不可無國務員,若國務員沒有才望,單靠着一個總理,是斷斷不能成事的。 第3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民國史演義》
第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