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項城之為人誠信,閣下亦必素所深知,此次更不致失信于諸公也。 此三語想由項城自己添入。 並聞朝廷有旨,諒日內即行送到麾下,弟有關桑梓,又素承不棄,用敢不揣冒昧,進言請教,務乞示覆,諸希愛照! 此書去後,仍然不得複音,接連是廣西獨立,安徽獨立,廣東獨立,福建獨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自武昌革命以來,先後不過三十日,中國版圖二十二省,已被民軍占去大半。 當時為清盡命的大員,除山西巡撫陸鍾琦外,見前回。 只有江西巡撫馮汝騤,閩浙總督松壽,余外封疆大吏,不是預先逃匿,就是被民軍拘住,不忍加戮,縱他出走。 還有江蘇巡撫程德全,廣西巡撫沈秉堃,安徽巡撫朱家寶等,居然附和民軍,拋去巡撫印信,竟做民軍都督;甚至慶親王的親家孫寶琦,本任山東巡撫,也為軍民所迫,懸起獨立旗來,東三省總督趙爾巽,籍隷漢軍,竟為國民保安會長,成了獨立的變相;直隷灤州軍統張紹曾,又荷戈西向,威逼清廷速改政體;新授山西巡撫吳祿貞,且擁兵石家莊,隱隱有攫取北京的異圖。 真是四面楚歌。 那時身入漩渦的袁欽差,恰也着急起來,再令劉承恩為代表委員,副以蔡廷干,同往武昌,與黎都督面議和約,自己決擬入都,整裝以待。 過了兩日,方見劉、蔡二人,狼狽回來;急忙問及和議,二人相繼搖首,並呈上覆函,由袁披閲。 其詞云: 慰帥執事:袁字慰庭,故稱慰帥。 邇者蔡、劉兩君來,備述德意,具見執事俯念漢族同胞,不忍自相殘害,令我欽佩。 荷開示四條,果能如約照辦,則是滿清幸福。 特漢族之受專制,已二百六十餘年,自戊戌政變以還,曰改革專制,曰豫備立憲,曰縮短國會期限,何一非國民之鐵血威逼出來?徐錫麟也,安慶兵變也,孚琦炸彈也,廣州督署被轟也,滿清之膽,早經破裂。 以上所敘各事,俱見《清史演義》。 然逐次之偽諭,純係牢籠漢人之詐術,並無改革政體之決心。 故內而各部長官,外而各省督撫,滿漢比較,滿人之掌握政權者幾何人?兵權財權,為立國之命脈,非毫無智識之奴才,即乳臭未乾之親貴;四萬萬漢人之財產生命,皆將斷送於少數滿賊之手,是而可忍,孰不可忍?即如執事,豈非我漢族中之最有聲望、最有能力之人乎?一削兵權于北洋,再奪政柄于樞府,若非稍有忌憚漢族之心,己酉革職之後,險有性命之慮。 他人或有不知,執事豈竟忘之?何曾忘記。 自鄂軍倡義,四方響應,舉朝震恐,無法支持,始出其咸同故技,以漢人殺漢人之政策,執事果為此而出,可謂忍矣。 嗣又奉讀條件,諄諄以立憲為言,時至二十世紀,無論君主國、民主國、君民共主國,莫不有憲法,特其性質稍有差異,然均謂之立憲。 將來各省派員會議,視其程度如何,當采何種政體,其結果自不外立憲二字。 特揆諸輿論,滿清恐難參與其間耳。 即論清政府疊次上諭所云,試問鄂軍起義之力,為彰德高臥之力乎?鄂軍倘允休兵,滿廷反汗,執事究有何力以為後盾?今鄂軍起義只匝月,而響應宣告獨立者,已十餘省,滬上歸併之兵輪及魚雷艇,共有八艘,其所以光復之速而廣者,實非人力之所能為也。 我軍進攻,竊料滿清實無抵抗之能力,其稍能抵拒者,惟有執事,然則執事一身,系漢族及中國之存亡,不綦重哉!設執事真能知有漢族,真能繫念漢人,則何不趁此機會,攬握兵權,反手王齊,匪異人任。 即不然,亦當起中州健兒,直搗幽燕。 渠何嘗不作此想,特不欲顯行耳。 苟執事真熱心滿清功名也,亦當日夜禱祝我軍速指黃河以北,則我軍聲勢日大一日,執事爵位日高一日,倘鄂軍屈服于滿清,恐不數日間,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矣。 早已見到,不煩指教。 執事犯功高震主之嫌,雖再伏隱彰德而不可得也。 隆裕有生一日,戊戌之事,一日不能忘也,執事之於滿清,其感情之為如何?執事當自知之,不必局外人為之代謀。 同志人等,皆能自樹漢族勛業,不願再受滿族覊絆,亦勿勞錦注。 頃由某處得無線電,知北京正危,有愛新氏去國逃走之說,果如是,則法人資格喪失,雖欲贈友邦而無其權矣,執事又何疑焉?竊為執事計,聞清廷有召還之說,分二策以研究之:一清廷之召執事回京也,恐系疑執事心懷不臣,藉此以釋兵權,則宜援「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例以拒之;二清廷果危急而召執事也,庚子之役,各國聯軍入京,召合肥入定大局,合肥留滬不前,沈幾觀變,前事可師。 所惜者,合肥奴性太深,僅得以文忠結局,了此一生歷史,李氏子豈能終無餘憾乎?元洪一介武夫,罔識大義,惟此心除保民外,無第二思想,況執事歷世太深,觀望過甚,不能自決,須知當仁不讓,見義勇為,無待游移。 《孟子》云:「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 」全國同胞,仰望執事者久矣,請勿再以假面具示人,有失本來面目,則元洪等所忠告于執事者也。 余詳蔡、劉二君口述,書不盡言,惟希垂鑒! 第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民國史演義》
第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