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本主義觀念占統治地位的地方,例如在美國的種植園,這全部剩餘價值被看成是利潤;而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還不存在,同它適應的觀念也還沒有從資本主義國家傳入的地方,這全部剩餘價值就表現為地租。 無論如何,這個形式都不會引起什麼困難。 土地所有者的收入(不論把它叫什麼),即他所佔有的可供支配的剩餘產品,在這裡是全部無酬剩餘勞動被直接佔有的正常的和主要的形式,而土地所有權就是這種佔有的基礎。 還有小塊土地所有制。 在這裡,農民同時就是他的土地的自由所有者,土地則是他的主要生產工具,是他的勞動和他的資本的不可缺少的活動場所。 這個形式下,不支付任何租金;因而,地租也不表現為剩餘而的一個單獨的形式,儘管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一般已經發展的國家,同其他生產部門比較,它也會表現為超額 906利潤,不過這種超額利潤,和勞動的全部收益一樣,為農民所得。 土地所有權的這個形式的前提是:正如在上述各種更古老的土地所有權形式下一樣,和城市人口相比,農村人口在數量上還佔有巨大優勢,因此,儘管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一般已取得統治地位,但相對地說還不大發展,從而在其他生產部門內,資本的積聚也是在狹小界限內進行的,資本的分散仍占優勢。 實際上,農產品的絶大部分,在這裡必須作為直接的生活資料,由它的生產者即農民本人消費,並且只有除此以外的餘額,才作為商品進入同城市的貿易。 在這裡,土地產品的平均市場價格不管是怎樣決定的,級差地租,即質量較好的土地或位置較好的土地所享有的商品價格的餘額部分,在這裡顯然和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一樣,必然是存在的。 即使這個形式是出現在一般市場價格根本還沒有發展的社會狀態內,這個級差地租也還是存在;這時,它表現為超額的剩餘產品。 不過它是流入了那些在比較有利的自然條件下實現自己勞動的農民的口袋。 農業稅應當採用(級差)地租的形式。 正是在這種形式下,土地價格也會作為一個要素,加入農民的實際生產費用,因為隨着這個形式的進一步發展,在分配遺產的時候,土地會作為一定的貨幣價值來接受,或者,因為在全部財產或其構成部分的不斷變動中,土地會由耕種者自己購買,所需的錢則大部分用抵押的方法得到;因此,在這裡,土地價格這個無非是資本化的地租就成了一個作為前提的要素,從而地租也就好象同土地的肥力和位置上的任何差別無關而獨立存在着,——但正是在這裡,一般說來,我們要假定絶對地租不存在,就是說最壞土地不支付地租;因為,絶對地租的先決條件或者是產品價值超過它的生產價格以上的已經實現了的餘額,或者是超過產品價值的壟斷價格。 但因為在這裡,農業的經營大部分是為了直 907接生活的目的,土地對大多數人口來說是他們的勞動和資本的不可缺少的活動場所,所以,產品的起調節作用的市場價格,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會達到它的價值;但是,由於活勞動的要素占優勢,這個價值照例高於生產價格,雖然價值超過生產價格的這個餘額,也會因盛行小塊土地所有制的國家中非農業資本的構成很低而受到限制。 對那些擁有小塊土地的農民來說,一方面,雖然他是小資本家,資本的平均利潤卻不會表現為經營的界限;另一方面,雖然他是土地所有者,地租的必要性也不會表現為經營的界限。 對他作為小資本家來說,只有他在扣除實際的成本之後,付給自己的工資才是絶對的界限。 只要產品的價格足以補償他的這個工資,他就會耕種他的土地;並且直到工資下降到身體的最低限度,他往往也這樣做。 至於他作為土地所有者,那末,對他來說,土地所有權的限制已經消除;土地所有權的限制只有和同它分離的資本(包括勞動)相對立,才會表現出來,因為它阻礙資本的投入。 當然,土地價格的利息(通常還要付給一個第三者,即抵押債權人)也是一種限制。 但這個利息可以由資本主義關係下將會形成利潤的那一部分剩餘勞動來支付。 所以,在土地價格中和在為土地價格而支付的利息中提前支付的地租,只能是超過農民生活所必不可少的勞動以上的已經資本化的剩餘勞動的一部分,不過這個剩餘勞動不會實現為商品價值的一個與全部平均利潤相等的部分,更不會實現為超過這個實現為平均利潤的剩餘勞動的一個餘額,即超額利潤。 地租可以是從平均利潤中的扣除額,甚至可以是平均利潤中唯一實現的部分。 要使這種擁有小塊土地的農民能夠耕種他的土地,或購買耕種的土地,不必要象在正常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那樣,使土地產品的市場價格提高到向他提供平均利潤的程度,更 908不必提高到提供一個固定在地租形式上的超過平均利潤的餘額的程度。 所以,沒有必要使市場價格提高到同他的產品的價值或生產價格相等的水平。 這就是小塊土地所有制占統治地位的國家的穀物價格所以低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國家的原因之一。 在最不利的條件下勞動的農民,他們的剩餘勞動的一部分白白地送給了社會,它既不參與生產價格的調節,也不參與一般價值的形成。 因此,這種較低的價格是生產者貧窮的結果,而決不是他們的勞動生產率的結果。 第73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本論》
第73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