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用發達的國家,我們可以假定,一切借貸貨幣資本,都以存款的形式,存放在銀行和貸款人手裡。 這個假定至少對整個營業來說是適用的。 此外,在營業興旺時期,在真正的投機尚未盛行之前,由於信用容易取得,信任日益增長,所以流通職能的大部分,則由簡單的信用轉移來執行,而無須金屬貨幣或紙幣介入。 在流通手段量較小時,是否就能有巨額存款,僅僅取決於: 1.同一貨幣所完成的購買和支付的次數; 2.同一貨幣作為存款流回銀行的次數。 它反覆執行購買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職能,是通過它重新轉化為存款來完成的。 例如,一個零售商每週把貨幣100鎊存到銀行家那裡去;銀行家用它來支付工廠主存款的一部分;工廠主把它支付給工人;工人把它付給零售商;零售商重新把它存入銀行。 因此,零售商存入的100鎊,第一,是用來支付工廠主的存款,第二,是用來支付給工人,第三,是用來支付給零售商自己,第四,是用來作為這個零售商的貨幣資本的另一個部分存入銀行;所以,經過二十週後,如果他自己沒有動用這筆存款,他就已經用這100鎊在銀行家那裡存入2000鎊了。 這個貨幣資本究竟在多大程度上閒置不用,只有從銀行準備金的流入和流出中才能看出。 因此,1857年任英格蘭銀行總裁的魏格林先生得出結論說,英格蘭銀行的金是「唯一的」準備資本: (第1258號)「照我看來,貼現率事實上決定於國內現有的閒置資本的總額。 閒置資本的總額,則由英格蘭銀行的準備金所代表,這種準備金事實上就是金準備。 因此,當金流出時,就會使國內的閒置資本的總額減少,從而使566餘下的部分的價值提高。 」——(第1364號)[紐馬奇:]「英格蘭銀行的金準備,實際上是國內整個營業藉以進行的中央準備或現金貯藏……經常影響這種貯藏或準備的是外匯率。 」(《銀行法報告》1857年) 進出口的統計材料,可以說明現實資本即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的積累的規模。 這些統計材料不斷表明,對於英國工業的以十年為一周期的發展時期(1815—1870年)來說,前一個繁榮時期在危機以前的最高點,每次都作為下一個繁榮時期的最低點而再現出來,然後又上升到一個高得多的新的最高點。 大不列顛和愛爾蘭在繁榮的1824年,出口產品的實際價值或申報價值是40396300鎊。 1825年發生危機,出口總額降到這個數額以下,每年在3500萬鎊到3900萬鎊之間波動。 1834年再度繁榮,出口總額超過了以前的最高水平,達到41649191鎊,在1836年達到新的最高點53368571鎊。 1837年,出口總額又降到4200萬鎊,以致新的最低點已經高於舊的最高點,然後在5000萬鎊到5300萬鎊之間波動。 1844年恢復繁榮,出口總額增加到5850萬鎊,已遠遠超過1836年的最高點。 1845年出口總額達到60111082鎊;隨後在1846年下降到5700多萬鎊,1847年約為5900萬鎊,1848年約為5300萬鎊,1849年增加到6350萬鎊,1853年約為9900萬鎊,1854年為9700萬鎊,1855年為9450萬鎊,1856年約為11600萬鎊,1857年達到最高點,為12200萬鎊。 1858年出口總額下降到11600萬鎊,但1859年增加到13000萬鎊,1860年約為13600萬鎊,1861年僅為12500萬鎊(在這裡,新的最低點再一次高於以前的最高點),1863年為14650萬鎊。 當然,在標誌市場擴大的進口方面,也可以舉出同樣的情況;567但在這裡我們要說的只是生產的規模。 {不言而喻,以上所述,對英國來說,只適用於它實際上占工業壟斷地位的時期。 但在世界市場還在擴大的時候,蟲上所述,對於擁有現代大工業的所有國家來說也是適用的。 ——弗·恩·} 2.資本或收入轉化為貨幣,這種貨幣再轉化為借貸資本 我們這裡考察的貨幣資本的積累,既不是商業信用活動發生停滯的表現,也不是實際流通手段或再生產當事人的準備資本的節約的表現。 除了這兩種情況以外,貨幣資本的積累,還可以由於金的異乎尋常的流入而發生,例如1852年和1853年,由於澳大利亞和加利福尼亞新金礦的發現,就發生過這種情況。 這種金被存入英格蘭銀行。 存金人由此取去了銀行券,但沒有把這些銀行券直接再存到銀行家那裡去。 因此,流通手段異常地增加了。 (魏格林的證詞,銀行委員會,1857年第1329號)銀行企圖通過把貼現率減低到2%的辦法,來利用這種存金。 積存在銀行的金量,在1853年的六個月內,增加到2200—2300萬鎊。 不言而喻,一切發放貸款的資本家進行的積累,總是直接以貨幣形式進行的積累,但我們已經看到,產業資本家進行的現實積累,通常要由再生產中的資本本身的各種要素的增加來實現。 因此,只是信用事業的發展和貨幣借貸業務在大銀行手中的異常集中,就必然會使借貸資本的積累,作為一個和現實積累不同的形式568加速進行。 借貸資本的這種迅速發展是現實積累的結果,因為它是再生產過程發展的結果,而構成這種貨幣資本家的積累源泉的利潤,只是從事再生產的資本家搾取的剩餘價值的一種扣除(同時也是對別人儲蓄所得的利息的一部分的佔有)。 借貸資本靠同時犧牲產業資本家和商業資本家而進行積累。 第62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本論》
第62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