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把這種信用和銀行家的信用分開來進行考察,那就很清楚,這種信用和產業資本本身的規模一同增大。 在這裡,借貸資本和產業資本是一個東西;貸出的資本就是商品資本,不是用於最後的個人的消費,就是用來補償生產資本的不變要素。 所以,這裡作為貸出的資本出現的,總是那種處在再生產過程的一定階段的資本,它通過買賣,由一個人手裡轉移到另一個人手裡,不過它的代價要到後來才按約定的期間由買者支付。 例如,棉花為換取一張匯票而轉移到紡紗業者手中,棉紗為換取一張匯票而轉移到棉織廠主手中,棉布為換取一張匯票而轉移到商人手中,然後它再為換取一張匯票而從該商人手中轉移到出口商人手中,再為換取一張匯票而從出口商人手中轉移到一個在印度經商的商人手中,該印度商人把它出售,用以購買靛藍等等。 在這樣轉手的時候,棉花已經完成了它轉化為棉布的過程,棉布最後運到印度,並同靛藍交換,靛藍被運到歐洲,在那裡再進入再生產過程。 在這裡,再生產過程的不同階段都以信用為媒介,紡紗業者沒有對棉花支付現金,棉織廠主沒有對棉紗支付現金,商人也沒有對棉布支付現金等等。 在過程的最初幾個行為中,商品棉花通過了不同的生產階段,而這種轉移是以信用為媒介的。 但是,一旦棉花在生產中取得它的最後的商品形式,同一商品資本就只要經過各種商人之手,這些商人把它運到遠方市場,最後一個商人才最終地把它賣給消費者,以便購買進入消費過程或再生產過程的其他商品。 因此,在這裡必須把兩個時期區分開來:在第一個時期,信用在同一物品生產的各實際相繼的階段中起中介作用;在第二個時期,它只是在商人之間的轉手(其中包括運輸)中,即在W—G行為中起中介作用。 但是,在這裡,商品至少總還是處在流通行為中,所以總還是處在再545生產過程的一個階段中。 因此,在這裡貸出的資本,決不是閒置的資本,而是在它的所有者手中必須變更自己形式的資本,是對它的所有者來說只是存在於商品資本形式上的資本,也就是必須完成再轉化,即至少必須先轉化為貨幣的資本。 可見,在這裡,信用是商品形態變化的媒介,即不僅是W—G,而且也是G—W和現實生產過程的媒介。 把銀行家的信用撇開不說,再生產循環內大量的信用,並不意味着有大量閒置資本打算貸出和尋找有利的投資場所,而是表明資本在再生產過程內已被大量動用。 所以,信用的中介作用在這裡表現為:1.就產業資本家來說,使產業資本由一個階段轉移到另一個階段,使彼此有關和彼此銜接的各生產部門聯繫起來;2.就商人來說,使商品由一個人手裡運到和轉入另一個人手裡,直到商品最終出售,變成貨幣,或者交換成其他商品。 在這裡,信用的最大限度,等於產業資本的最充分的動用,也就是等於產業資本的再生產能力不顧消費界限的極度緊張。 這些消費界限也會因再生產過程本身的緊張而擴大:一方面這種緊張會增加工人和資本家對收入的消費,另一方面這種緊張和生產消費的緊張是一回事。 只要再生產過程不斷進行,從而資本迴流確有保證,這種信用就會持續下去和擴大起來,並且它的擴大是以再生產過程本身的擴大為基礎的。 一旦由於迴流延遲,市場商品過剩,價格下降而出現停滯時,產業資本就會出現過剩,不過這種過剩是在產業資本不能執行自己的各種職能的形式上表現出來的。 有大量的商品資本,但找不到銷路。 有大量的固定資本,但由於再生產停滯,大部分閒置不用。 信用將會收縮,1.因為這種資本閒置不用,也就是停546滯在它的再生產的一個階段上,因為它不能完成它的形態變化;2.因為再生產過程不斷進行的信念已經遭到破壞;3.因為對這種商業信用的需求已經減少。 紡紗業者縮減了生產,並且還有大量賣不出去的棉紗堆在庫房裡,他無須通過信用來購買棉花;商人也無須通過信用來購買商品,因為他手中的商品已經過多了。 因此,只要再生產過程的這種擴大受到破壞,或者哪怕是再生產過程的正常緊張狀態受到破壞,信用就會減少。 通過信用來獲得商品就比較困難。 要求現金支付,對賒售小心謹慎,是產業周期中緊接着崩潰之後的那個階段所特有的現象。 在危機中,因為每個人都想賣而賣不出去,但是為了支付,又必須賣出去,所以,正是在這個信用最缺乏(並且就銀行家的信用來說,貼現率也最高)的時刻,不是閒置的尋找出路的資本,而是滯留在自身的再生產過程內的資本的數量也最大。 這時,由於再生產過程的停滯,已經投入的資本實際上大量地閒置不用。 工廠停工,原料堆積,製成的產品充斥商品市場。 因此,如果認為這種情況是由於生產資本的缺乏造成的,那就大錯特錯了。 正好在這個時候,生產資本是過剩了,無論就正常的、但是暫時緊縮的再生產規模來說,還是就已經萎縮的消費來說,都是如此。 假定整個社會只是由產業資本家和僱傭工人構成的。 此外,撇開價格的變動——這種變動使總資本的大部分不能在平均狀況下實行補償,並且由於整個再生產過程的普遍聯繫(特別是通過信用而得到了發展),這種變動必然總是引起暫時的普遍停滯。 同樣,撇開信用制度所助長的買空賣空和投機交易。 這樣,危機好象只能由各個部門生產的不平衡,由資本家自己的消費和他們的積累之間的不平衡來說明。 第61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本論》
第6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