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利潤和每100資本所生產的平均剩餘價值相一致;就剩餘價值來說,以上所述是不言而喻的。 就平均利潤來說,不過要把預付資本價值作為利潤率的一個決定因素加進來。 事實上,一個資本家或一定生產部門的資本,在對他直接僱用的工人的剝削上特別關心的只是:或者通過例外的過度勞動,或者通過把工資降低到平均工資以下的辦法,或者通過所使用的勞動的額外生產率,可以獲得一種額外利潤,即超出平均利潤的利潤。 撇開這一點不說,一個在本生產部門內完全不使用可變資本,因而完全不使用工人的資本家(事實上這是一個極端的假定),會象一個只使用可變資本,因而把全部資本都投到工資上面的資本家(又是一個極端的假定)一樣地關心資本對工人階級的剝削,並且會象後者一樣地從無酬的剩餘勞動獲取他的利潤。 完全不使用工人,哪來剩餘勞動?但勞動的剝削程度,在工作日已定時,取決於勞動的平均強度,而在勞動強度已定時,則取決於工作日的長度。 剩餘價值率的高低,因而,在可變資本的總額已定時,剩餘價值量,從而利潤量,取決於勞動的剝削程度。 與總資本不同的一個部門的資本對該部門直接僱用的工人的剝削會表現出特別關心,與整個部門不同的單個資本家對他個人直接僱用的工人的剝削會表現出同樣的特別關心。 另一方面,資本的每一個特殊部門和每一個資本家,都同樣關220心總資本所使用的社會勞動的生產率。 因為有兩件事取決於這種生產率:第一是平均利潤藉以表示的使用價值量;這一點有雙重的重要性,因為這個平均利潤既可以充當新資本的積累基金,又可以充當供享受的收入基金。 第二是全部預付資本(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價值的大小;在整個資本家階級的剩餘價值量或利潤量已定時,利潤率或一定量資本的利潤取決於這個價值的大小。 在一個特殊的生產部門或這個部門的特殊的單個企業內出現的特殊的勞動生產率,只有當它使單個部門同總資本相比,或者使單個資本家同他所屬的部門相比能夠獲得一筆額外利潤的時候,才會使那些直接有關的資本家關心。 因此,我們在這裡得到了一個象數學一樣精確的證明:為什麼資本家在他們的競爭中表現出彼此都是虛偽的兄弟,但面對著整個工人階級卻結成真正的共濟會團體。 如果只看到前者,那是可悲的。 而進一步到處宣揚這種偏見,則是可惡的。 生產價格包含着平均利潤。 我們把它叫作生產價格,——實際上這就是亞·斯密所說的「自然價格」,李嘉圖所說的「生產價格」、「生產費用」,重農學派所說的「必要價格」,不過他們誰也沒有說明生產價格同價值的區別,——因為從長期來看生產價格是供給的條件,是每個特殊生產部門商品再生產的條件。 【馬爾薩斯。 】我們也理解了,為什麼那些反對商品價值由勞動時間,由商品中包含的勞動量來決定的經濟學家,總是把生產價格說成是市場價格圍繞着發生波動的中心。 他們所以會這樣做,因為生產價格是商品價值的一個已經完全表面化的、而且乍看起來是沒有概念的形式,是在競爭中表現的形式,因而是存在於庸俗資本家的意識中,也就是存在221于庸俗經濟學家的意識中的形式。 根據以上所說可以看出,市場價值(關於市場價值所說的一切,加上必要的限定,全都適用於生產價格)包含着每個特殊生產部門中在最好條件下生產的人所獲得的超額利潤。 把危機和生產過剩的情況完全除外,這一點也適用於所有的市場價格,而不管市場價格同市場價值或市場生產價格有多大的偏離。 就是說,市場價格包含這樣的意思:對同種商品支付相同的價格,雖然這些商品可以在極不相同的個別條件下生產出來,因而會有極不相同的成本價格。 (這裡我們不說那種普通意義上的壟斷——人為壟斷或自然壟斷——所產生的超額利潤。 ) 此外,超額利潤還能在下列情況下產生出來:某些生產部門可以不把它們的商品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從而不把它們的利潤化為平均利潤。 在論述地租的那一篇,我們將研究超額利潤這兩種形式的更進一步的變形。 222 第十一章 工資的一般變動對生產價格的影響 假定社會資本的平均構成是80c+20v,利潤是20%。 在這種情況下,剩餘價值率就是100%。 假定其他一切條件相同,工資的一般提高就是剩餘價值率的降低。 對平均資本來說,利潤和剩餘價值是一致的。 假定工資提高25%。 以前花費20來推動的勞動量,現在就要花費25。 因此,一次周轉的價值以前是80c+20v+20p,現在是80c+25v+15p。 可變資本推動的勞動和以前一樣,生產一個40的價值額。 現在v由20增加到25,所以餘額m或p只=15。 利潤15,按l05計算,等於142/7%,這是新的平均利潤率。 因為平均資本生產的商品的生產價格是和它們的價值一致的,所以這種商品的生產價格不變;因此,工資的提高,雖然引起利潤的降低,但不會引起商品價值和價格的變動。 以前,當平均利潤=20%時,一個周轉期間所生產的商品的生產價格,等於它們的成本價格加上按這個成本價格計算的20%的利潤,也就是=k+kp'=k+20%k。 在這裡,k是一個可變數,隨着加入商品的生產資料的價值不同而不同,並且隨着生產商品所使用的固定資產轉移到產品中去的損耗量不同而不同。 現在,生產價格是k+142/7%k。 223 第50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本論》
第50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