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再假定有資本III,其中完全沒有固定資本,只有流動不變資本6000和可變資本5000。 剩餘價值率100%,每年周轉一次。 因此,一年的全部產品就是: 6000c+5000v+5000m=16000, C=11000,m=5000,p'=5000/11000=455/11%。 因此,在以上三個場合,我們有相同的年剩餘價值量=5000;並且,因為以上三個場合的總資本相同,即=11000,所以也有相同的利潤率455/11%。 但是,如果上述資本I的可變部分不是每年周轉十次,而是每年只周轉五次,情況就不同了。 因此,周轉一次得到的產品就是: 200c(損耗)+500c+500v+500m=1700。 87或年產品是: 1000c(損耗)+2500c+2500v+2500m=8500, C=11000,m=2500,p'=2500/11000=228/11%。 利潤率下降了一半,因為周轉時間延長了一倍。 可變資本從5000v降至2500v,意味着資本家減少了對工人的僱傭。 實際上,如果只是由於低頻率的大筆訂貨取代了以前高頻率的小筆訂貨,使得資本家的周轉由每年10次減為5次,而銷售量並沒有減少一半的話,那麼資本家可以仍用5000v,每次周轉1000v。 這樣一來,只要資本家增加1000C(=500c+500v)的投入,仍可獲得5000m,利潤率p'=5000/(11000+1000)=412/3%。 馬克思在這裡的計算結果針對的是資本無法增加從而導致固定資本空耗,產出同時萎縮的情況。 由於增加不到10%的資本,可以將利潤增加一倍而利潤率的增加也將近一倍,因此,資本家一定會借債,從而體現出金融資本對產業資本的重要性。 因此,一年內佔有的剩餘價值量,等於可變資本一個周轉期間所佔有的剩餘價值量乘以一年內可變資本週轉的次數。 如果我們把一年內佔有的剩餘價值或利潤叫作M,一個周轉期間所佔有剩餘價值叫作m,一年內可變資本週轉的次數叫作n,那末,M=mn,年剩餘價值率M‘=m’n。 這一點已經在第二卷第十六章 說明過了。 不言而喻,利潤率的公式p‘=m’v/C=m‘v/(c+v),只有在分子中的v和分母中的v是同一個東西的時候,才是正確的。 在分母中,v是總資本中平均作為可變資本用於工資的整個部分。 在分子中,v首先只是由下面的事實規定的:它曾經生產並佔有一定量的剩餘價值m;而剩餘價值和v的比率m/v,就是剩餘價值率m’。 只是通過這樣的途徑,p‘=m/(c+v)這個方程式才轉化為另一個方程式p’=m'v/(c+v)。 現在,分子中的v要進一步加以規定:它必須和分母中的v,也就是和資本C中的整個可變部分相等。 換句話說,p‘=m/C這個方程式,只有在m是指可變資本的一個周轉期間內所生產的剩餘價值的時候,才能夠沒有錯誤地轉化為另一個方程式p’=m‘v/(c+v)。 如果m只包括這個剩餘價值的一部分,那末m=m’v固然還是正確的,但這個v在這裡,就比C=c+v中的v小,因為它比投在工資上的全部可變資本小。 但是,如果m比v周轉一次得到的剩餘價值大,這個v的一部分,甚至它的全部,就曾經88兩次發生作用,先是在第一次周轉中,然後又在第二次周轉中,以及後來的周轉中發生作用;所以,生產剩餘價值並代表所付工資總額的v,就比c+v中的v大,因此計算也就不正確了。 要使年利潤率的公式完全正確,我們必須用年剩餘價值率代替簡單的剩餘價值率,即用M‘或m’n代替m‘。 換句話說,我們必須讓剩餘價值率m’——或者讓C中所含的可變資本部分v——乘以這個可變資本在一年內周轉的次數n,由此就得到p‘=m’nv/C。 這就是年利潤率的計算公式。 但是,投在一個企業中的可變資本究竟有多大,在絶大多數場合,連資本家自己也不知道。 我們已經在第二卷第八章 看到,並且以後還會進一步看到,資本家認為他的資本中唯一的重大差別,是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差別。 如果資本家不把那個以貨幣形式留在自己手裡的流動資本部分存入銀行,而是放在自己的錢櫃中,他就會從這個錢櫃取出貨幣來支付工資,也會從這個錢櫃取出貨幣來購買原料和輔助材料,把這兩項記在同一個現金賬戶內。 即使他為所支付的工資開立一個特別的賬戶,這個賬戶到年終時所記下的也是支付的工資總額,是vn,而不是可變資本v本身。 要確定這個v,他必須進行一種特別的計算。 關於這種計算,我們不妨舉一個例子。 我們仍用第一卷曾經說過的那個擁有10000個走錠精紡紗錠的紡紗廠為例,並且假定該廠1871年4月某一周的統計數字適用於全年。 包含在機器中的固定資本是10000鎊。 流動資本沒有舉出;我們假定它是2500鎊。 這是一個相當高的估計,但是這種估計是有理由的,因為在這裡我們總是必須假定沒有信用業務,因而沒有別人的資本可供長期的或暫時的利用。 按價89值來說,每週產品是由機器損耗20鎊,預付的流動不變資本358鎊(租金6鎊,棉花342鎊,煤炭、煤氣、煤油10鎊),在工資上支出的可變資本52鎊和剩餘價值80鎊構成,因此: 20c(損耗)+358c+52v+80m=510。 可見,每週預付的流動資本=358c+52v=410;它的百分比構成=87.3c+12.7v。 按全部流動資本2500鎊計算,就是2182鎊不變資本和318鎊可變資本。 因為一年的工資總支出等於52鎊的52倍,即2704鎊,所以318鎊可變資本在一年內几乎正好周轉81/2次。 剩餘價值率為80/52=15311/13%。 根據這些要素,把m‘=15311/13,n=81/2,v=318,C=12500這幾個數值代入p’=m'nv/C公式,我們就可以算出利潤率如下: p'=15311/13×81/2×318/12500=33.27%。 第45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本論》
第45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