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剩的工人人口是積累或資本主義基礎上的財富發展的必然產物,但是這種過剩人口反過來又成為資本主義積累的槓桿,甚至成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存在的一個條件。 過剩的工人人口形成692一支可供支配的產業後備軍,它絶對地隷屬於資本,就好象它是由資本出錢養大的一樣。 人口不足的發達國家用失業救濟金(源自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養着,人口過剩的發展中國家則放任他們餓死。 過剩的工人人口不受人口實際增長的限制,為不斷變化的資本增殖需要創造出隨時可供剝削的人身材料。 隨着積累和伴隨積累而來的勞動生產力的發展,資本的突然擴張力也增長了,這不僅是因為執行職能的資本的伸縮性和絶對財富——資本不過是其中一個可伸縮的部分——增長了,也不僅是因為信用每當遇到特殊刺激會在轉眼之間把這種財富的非常大的部分作為追加資本交給生產支配。 這還因為生產過程本身的技術條件,機器、運輸工具等等,有可能以最大的規模最迅速地把剩餘產品轉化為追加的生產資料。 隨着積累的增進而膨脹起來的並且可以轉化為追加資本的大量社會財富,瘋狂地湧入那些市場突然擴大的舊生產部門,或湧入那些由舊生產部門的發展而引起的新693興生產部門,如鐵路等等。 在所有這些場合,都必須有大批的人可以突然地被投到決定性的地方去,而又不致影響其他部門的生產規模。 這些人就由過剩人口來提供。 現代工業特有的生活過程,由中等活躍、生產高度繁忙、危機和停滯這幾個時期構成的、穿插着較小波動的十年一次的周期形式,就是建立在產業後備軍或過剩人口的不斷形成、或多或少地被吸收、然後再形成這樣的基礎之上的。 而工業周期的階段變換又補充新的過剩人口,並且成為過剩人口再生產的最有力的因素之一。 現代工業這種獨特的生活過程,我們在人類過去的任何時代都是看不到的,即使在資本主義生產的幼年時期也不可能出現。 那時資本構成的變化還極其緩慢。 因此,對勞動的需求的增長,總的說來是同資本的積累相適應的。 不管那時資本積累的增進同現代相比是多麼緩慢,它還是碰到了可供剝削的工人人口的自然限制,這些限制只有通過以後將要談到的暴力手段才能清除。 生產規模突然的跳躍式的膨脹是它突然收縮的前提;而後者又引起前者,但是沒有可供支配的人身材料,沒有不取決於人口絶對增長的工人的增加,前者是不可能的。 從而,不考慮勞動的增加的資本的邊際產出是沒有現實的意義的。 工人的這種增加,是通過使一部分工人不斷地被「游離」出來的簡單過程,通過使就業工人人數比擴大的生產相對減少的方法造成的。 因此,現代工業的整個運動形式來源於一部分工人人口不斷地轉化為失業的或半失業的人手。 政治經濟學的膚淺性也表現在,它把信用的膨脹和收縮,把工業周期各個時期更替這種單純的徵兆,看作是造成這種更替的原因。 正如天體一經投入一定的運動就會不斷地重複這種運動一樣,社會生產一經進入交替發生膨脹和收縮的運動,也會不斷地重複這種運動。 而結果又會成為原因,於是不斷地再生產出自身條件的整個694過程的階段變換就採取周期性的形式。 這種周期性一經固定下來,那末,就連政治經濟學也會把相對的,即超過資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過剩人口的生產,看作是現代工業的生活條件。 曾任牛津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後來又任英國殖民部官員的赫·梅裡威耳說: 「假定在危機時期國家竭力通過向國外移民的辦法來擺脫幾十萬過剩的貧民,那結果會怎樣呢?結果是,當對勞動的需求剛一恢復時,就會感到勞動不足。 人的再生產不管多麼快,要把成年工人補充起來,總需要有一代人的時間。 可是我們的工廠主的利潤主要取決於是否有能力利用暢銷的有利時機,並以此來彌補滯銷時期的損失。 而他們只有擁有對機器和體力勞動的指揮權,才能保證有這種能力。 他們必須找到可供支配的人手;他們必須能夠依據市場情況在必要時加強或收縮他們的營業活動,否則他們就決不能在競爭的角逐中保持優勢,而這種優勢是國家財富的基礎。 」 甚至馬爾薩斯也承認,過剩人口對於現代工業來說是必要的,雖然他按照自己的偏狹之見,把它解釋成工人人口的絶對過剩,而695不是工人人口的相對過剩。 他說: 「在一個主要依靠工商業的國家裡,如果在工人階級中間盛行慎重地對待結婚的習慣,那對國家是有害的…… 按人口的性質來說,即使遇到特殊需求,不經過16年或18年的時間,也不可能向市場供應追加工人。 然而,收入通過節約轉化為資本卻可以快得多;一個國家的勞動基金比人口增長得快的情況,是經常有的。 」 政治經濟學這樣把工人的相對過剩人口的不斷生產宣佈為資本主義積累的必要條件之後,就恰如其分地以一個老處女的姿態,通過自己「最理想的人」資本家的嘴,對那些因自己創造了追加資本而被拋向街頭的「過剩的人」說了如下的話: 「我們工廠主增大你們藉以生存的資本,為你們做了我們所能做的事情;而你們必須去做其餘的事情,去使你們的人數同生存資料相適應」。 對資本主義生產來說,人口自然增長所提供的可供支配的勞動力數量是絶對不夠的。 為了能夠自由地活動,它需要有一支不以這種自然限製為轉移的產業後備軍。 以上我們假定,就業工人人數的增減正好同可變資本的增減相一致。 第19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本論》
第19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