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共產黨激烈地抨擊這部憲法是非法的。 國民政府對這些指控泰然處之,他們在l947年11月着手選舉新一屆國民大會和立法院委員。 大會在1948年3月29日召開,並于4月l9日選舉蔣中正為民國總統、李宗仁為副總統。 隨着這次選舉,長達二十年的國民黨訓政期 最初設定只延續六年 正式告終了。 但正是在蔣中正接任總統職位之時,內戰進入了一個對國民政府來說十分關鍵的階段。 1947年年中似乎標志著戰爭形勢的一個轉折點。 取得了充分勝利的政府軍隊出現了問題,部分原因是由於越來越多的部隊擔任起守戍克複地區的職責,實際作戰部隊便相應地減少了。 相反,共產黨軍隊的規模已穩步地擴大,1947年6月達到了195萬,而政府軍隊則為373萬。 28共產黨在1947年下半年發起了全面進攻,在河南和河北取得了一些勝利。 對國民政府最嚴重的打擊發生在東北。 在1947年聖誕節以後的三個月內,林彪的部隊使國府的精鋭部隊遭受了十五萬人的損失。 餘下的部隊被壓迫到瀋陽、長春和錦州一綫的一小塊三角地帶,只占東北總面積的不到l%。 要守住這樣一塊無法堅守的陣地是毫無希望的,但蔣決定血戰到底。 到1948年年中,林彪將敵軍圍困得密不透風,足以令敵方窒息。 在消滅了十萬名政府軍後,林彪于10月14日佔領了錦州,10月l8日攻取了長春,11月2日攻克了瀋陽。 東北的戰役令蔣損失了四十七萬最精鋭的部隊,29並對整個政府軍的士氣給予了致命的打擊。 用巴爾(David Barr)將軍的話來說,它「揭開了國民政府崩潰的開端」。 30 在東北戰役進行的同時,由陳毅率領的另一支中共野戰軍發動攻勢,在1948年9月26日的濟南大戰之後佔領了山東。 一當取得了這樣的戰果,中共五十五萬的大軍便進取位於津浦綫和隴海線交匯處的古戰場徐州。 蔣部署了四十萬配備有坦克、重炮和裝甲車的機械化部隊,來保衛這個通向南京的門戶。 但在敵軍不懈的猛攻之下,蔣手下的許多軍官鬥志全失;再加上暴雨和風雪,令機械無法操作。 1948年10月淮海戰役31剛一打響,國府兩整個師便叛變了。 從11月11日到22日,十萬名政府軍被殲滅了。 徐州于12月15日丟失。 到1949年1月淮海戰役結束時,國民政府已損失了不下二十萬部隊,而兩位著名的將領32更被敵方俘虜了。 洋溢着成功激情的毛澤東信心十足地預言一年內取得勝利。 33他的軍隊現在向國民政府所在地南京進逼。 與此同時,林彪的八十萬大軍從東北的戰事中騰出手來,與中共華北軍團34一起,在1948年12月形成了鉗形合擊態勢對付平津。 國民政府的平津守衛者、曾在綏遠擊敗過共軍的傅作義將軍手頭有五十萬人。 但當他的防禦計劃被司令部裡的一名共產黨間諜35偷走時,所有的抵抗希望全泡湯了。 政府軍隊在戰略上處于劣勢,在數量上也毫無希望地遠遠少於對手,於是,駐天津和北平的守軍分別在1949年1月15日和23日投降了。 傅作義將軍自己率二十萬軍隊投誠。 從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政府損失了一百五十萬人。 36在如此驚人的損失面前,國府兵敗如山倒。 政府的前途如何蔣中正在黨內主和派的壓迫下于1949年1月21日辭職,副總統李宗仁以代總統身分接管了政府。 仍指望保住長江以南半壁河山的李宗仁試圖與共產黨開始談判,但無法實現。 勝利在握的毛澤東覺得沒有理由作出妥協。 4月21日,他的部隊渡過長江,三天後佔領了南京,迫使國民政府逃往廣州避難。 現在中共軍隊向各個方向迅猛推進,根本無法抵擋。 在整個中國尚未征服之前,毛澤東就于1949年10月1日宣佈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在國民政府于10月13日從廣州逃往重慶、又于12月8日逃往台灣之時,共產黨完成了對中國大陸的征服。 經過二十八年(1921-1949年)的奮鬥,毛澤東登上了權力頂峰。 5.美國的作用 美國在中國內戰期間做了些什麼它因所做事情而犯的「罪責」或它因袖手旁觀而犯的「罪責」又到底是什麼首先必須聲明,當杜魯門總統于1945年12月派馬歇爾來華時,他非常明確地表明,大規模的對華援助將以國家統一的實現為條件。 馬歇爾自己也在1946年年中一再警告蔣中正,美國不准備支持一場中國的內戰,而急劇上升的通貨膨脹將導致經濟崩潰。 當蔣不聽這些警告一意孤行地開戰之時,木已成舟矣。 華府的主要錯誤,是未能制定一項積極的對華政策。 它既沒有聲明脫離與國民政府的關係,也沒有使自己從中國完全解脫出來,而是執行一種部分撤離和有限援助國民政府的方針 諸如在1947年10月提供2,770萬美元經濟援助和成立一個為國民政府提供諮詢的小型軍事顧問團等。 這種聽天由命的政策,促使蔣在華府的朋友及「中國遊說團」的活動,阻撓歐洲復興計劃,以便倡議一項富有意義的援華方案。 麥克阿瑟將軍強烈要求向中國提供更大援助,並嘲笑美國要求國民政府在打一場內戰的同時實行改革的壓力:「這兩件事是不可能同步進行的,就如同在一所房子被火焰吞沒時,要求改變這所房子的結構式樣一樣。 」37 1947年年底,國民政府請求美國提供一筆15億美元的四年援助計劃 其中第一年將撥出5億美元的經濟援助和l億美元的軍事援助。 為響應這個請求,杜魯門在1948年2月18日建議在十五個月內撥款5.7億美元,用以制止中國的經濟崩潰。 援華議案在國會通過時削減了13%,援助總額減少到4億美元,但這項撥款一直到1948年下半年國民政府几乎垮台時還未兌現。 這筆援助既是太少也來得太晚。 第18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第18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