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官軍在永安實施了一場強大的圍困,太平軍無法突破包圍幾達半年之久。 一時間太平軍士氣大落,要不是東王的妙計,這場革命運動很可能就垮掉了;東王聲稱,上帝已向他宣諭,目前的危險將在百日後消失。 1852年4月3日,太平軍突破包圍向北推進,隨後突入湖南,試圖進占該省省會長沙。 是役,他們遭受了兩個重大損失,南王和西王陣亡。 儘管如此,革命軍繼續前進,于1852年12月13日佔領岳州,並在那裡找到了一百五十多年前吳三桂暗藏下來的一個巨大的軍火庫和一些火炮。 此外,他們還徵集到5,000艘船舶;太平軍實力由此大增,並推進至長江邊的武漢三重鎮,11在那裡奪取了l萬條船隻,從省衙庫房和官府糧倉奪取了100萬銀兩及大批糧草彈葯。 太平軍現在號稱有50萬人,並作好了進軍南京的準備。 南京曾是許多個王朝的京城,明朝開國皇帝正是以它為基地,驅逐了蒙古征服者。 太平軍洗劫了武漢,沿長江向東進發,于1853年3月19至21日攻入了南京。 洪秀全像皇帝那樣乘坐36人扛抬的大轎凱旋入城,而東王的乘轎則由16人抬着;南京被更名為天京。 官軍只能設立兩個大營來威脅太平天國京城的安全:一個大營紮在南京的東郊,稱江南大營,另一個紮在揚州城外,稱江北大營。 洪秀全派遣一支由林鳳祥和李開芳率領的軍隊進軍華北,另一支軍隊則由羅大綱率領向西進軍安徽、江西、湖北和湖南。 這幾位將領均是原秘密會社成員,驍勇非凡,但都不是洪秀全的親密同道。 洪秀全可能想把他們支開,以減少秘密會社在太平天國運動中的影響。 12北伐軍進抵距天津城20英里處,但最終因缺乏後援而失敗;兩名領袖于1855年被俘並在北京處決。 西征也遇到了儒將曾國藩的頑強抵抗,這段歷史將在下文談及。 3.太平天國的制度 太平天國事一種神權統治,其中宗教、軍政管理、文化和社會一般來說都相互交織。 首都稱作「天京」、領袖稱作「天王」、宮殿稱作「天朝宮殿」、重要文獻稱作「天條書」、國庫稱作「聖庫」。 吸食鴉片、抽菸喝酒、嫖娼、裹足、買賣奴僕、賭博和一夫多妻等均在禁止之列。 太平天國運動早期有一種明確的清教主義精神,而領袖們想出了許多很有價值的制度和發明。 國家的基本檔案稱作「天朝田畝制度」,它不僅規定了土地制度,也規定了軍事、內政、財政、司法和教育制度,類似於太平天國的憲法。 3.1土地制度太平天國諸多發明中最重要的一項,也許當數廢除土地和財產的私有權。 這項發明背後的精神是,所有上帝的子民都必須享有他的恩惠,免除匱乏,有田耕,有糧吃,有衣服穿,有錢花。 要達到這樣一種理想的狀態,就必須對現存的土地制度進行一場根本性的變革。 因此,太平軍根據產量多寡將田地分成九等。 13所有16歲以上的男女都分得一份田,所有16歲以下的人分得半份田。 這樣,如果一個人得1畝上上田,他15歲以下的孩子就得半畝同樣質量的田。 一戶六口之家分得良劣數量相等的地,即3人得良田,3人得劣田。 14所分的田地不成為得地人的財產;他只是獲得了使用它進行生產的權利而已。 超過個人需要的剩餘產品必須上繳到國庫,積蓄和私人財產是被禁止的。 這種共同使用土地的思想,可見于中國古代典籍《周禮》之中,漢朝的篡位者王莽曾在短命的新朝(公元8-23年)將之付諸實施。 太平軍恢復了這一頗為脫離現實的理想主義理念。 但不幸的是,由於連綿的戰事和農村中的不安定狀況,這種制度沒有得到實現,只是在少數地方試驗了一下。 3.2軍政合一太平天國的軍制源自于《周禮》及由明朝將領戚繼光發明的制度,特徵是軍事和民政管理的合而為一。 士卒也是農民,而官佐則同時擔任軍職和政職。 每13,156戶家庭有一個軍帥,軍帥各轄五個師,每師各轄五個旅。 每個旅帥下轄五個卒長,每個卒長轄四個兩司馬,每個兩司馬各轄五伍長,伍長各轄四名士卒。 這樣,一個軍含1萬名士卒和3,156名官佐,總共為13,156人。 當更多的家庭建立時,便成立新的軍事單位。 軍官也是民政長官,每二十五個家庭組成一基本的社會單位,每個單位設有一個國庫和一座教堂,由兩司馬掌管。 他管理屬下二十五個家庭的民事、教育、宗教、財務和司法事務,並負責官司訴訟和婚喪事務。 所有這些事務的費用俱從國庫中支出,但每件事情的花費都各有定額。 在平時,士卒和伍長執行公共事務。 二十五個家庭的孩童每天去教堂聽兩司馬講授《聖經》及洪秀全撰寫的基督教論着。 在星期天,伍長各率部屬去教堂,男女分開起坐,聽兩司馬做佈道。 太平天國的讚美詩與新教讚美詩不同,而且,儘管其禮拜儀式基本上遵奉新教的傳統,卻也有一些變化,如像佛教和道教那樣使用鑼鼓鞭炮及供奉糕點瓜果等。 太平軍嚴禁祭奠祖宗,當發現偶像和廟宇時,即予搗毀;官佐們通常在隊伍所到之處向新地方的居民佈道傳教。 3.3文化和宗教合一太平天國首要的一項任務,是向民眾灌輸基督教思想。 根據洪秀全對《聖經》的詮解,為兒童編寫了一本有478句1,434個字的新版《三字經》,開篇為「皇上帝,造天地,造山海,萬物備,六日間,盡造成......」。 另外還有《幼學詩》及一些頌揚上帝和耶穌為人類真正救世主的讚美詩。 所有這些詩文都用白話寫作,加有標點,以便容易讀通並廣為流傳。 當今一些進步的作家們認為,這種通俗明了寫作風格,乃是二十世紀初新文化運動的先導。 第6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第6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