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貢體系讓人聯想起了中國古代的那種做法,即皇帝敕「封」中國國內與國外的「藩」屬,並接受他們為報答而呈獻來的作為「貢」品的「方物」,所謂「貢」品乃是一種變相的稅賦。 14在明清時期,封貢關係已被雕琢成一種高度禮儀化的行為,參與的雙方都明確地承擔了權利和義務。 中國被賦予了在東亞和東南亞國家家庭中維持正當秩序的職責。 它通過向藩屬國王派遣使節主持冊封儀式和頒發皇帝的冊封詔書來承認這些國王的合法地位。 在這些藩屬遭受外來人侵時,中國要給予援助;在他們遭遇災難時,中國要派送宣慰使節和安撫詔令。 藩屬國一方則要通過按時進貢、請求冊封及奉行中國之正朔(即根據中國皇帝的年號及日月來記錄他們國家的事件)等方式來尊奉中國為上國。 貢使使團的規模、頻率和路線由中國規定 關係越近的藩屬,使團的規模就越大、頻率就越高。 比如,朝鮮每年進貢四次,在年末一起上貢,琉球每三年兩次,安南海兩年一次,進羅每三年一次,緬甸和寮國每十年一次。 使團附帶大批商人,他們的貨物免納關稅進入中國。 使團在中國境內的一切路費和食宿均由中國政府承擔,使團抵達北京後寄宿于「會同四夷館」,選擇一黃道吉日由貢使向皇帝敬獻貢品和方物,他們在此場合要行三跪九叩的磕頭大樓。 隨後幾天內 一般是三至五天 貢使和商人獲准在下榻的館舍開設市場,銷售貨物。 對於貢使團來說,這種貿易是相當有利可圖的。 此外,皇帝為顯示仁慈寬愛,賞賜很可觀的禮品給進貢的藩王和貢使團成員。 但一般來說,他的禮品價值大大低於他所收到的貢品和禮物。 為維持朝貢關係所花的代價是昂貴的。 向中國派一次貢使是一項辛苦而又花費金錢的事。 比如,朝鮮必須精心準備組織一個200-300人的貢使團,並從漢城跋涉750英里到北京,旅途要花40-60天時間。 1808年時的貢品和方物共值10萬兩銅,15大致是中國皇帝賞賜給朝鮮國王及其家眷的禮物的十倍。 而接待中國冊封使節所花的費用則更昂貴。 按慣例,藩屬國王在即位後就要遣一特使赴北京請求冊封,然後清廷就派出天使(帝廷使節),但只派向朝鮮、琉球和安南這三個重要國家。 那些較小的藩王只是接受由他們自己的使節帶回的冊封詔書。 冊封使團通常由400-500人組成,為接待他們,朝鮮宮廷平均每次要花費23萬兩銅,這相當於其中央政府每年開支的六分之一!16這個負擔對一個像琉球這樣的小國家來說更加沉重,中國的使團通常在琉球要獃上五個月,下榻于豪華的「天使館」。 琉球政府不得不節衣縮食來籌措每次冊封所需的32萬兩銀花銷。 藩屬國王在冊封儀式上至少要磕七次頭 恭接詔書時一次,迎候安放在一部彩車中的御筆字軸時一次,遙拜皇帝時一次,受領御賜賞品時一次,謝主龍恩時一次,等等。 在全部儀式結束前,他還須再向中國使節行一次三跪九叩大禮,該使節要回敬同樣的大禮。 每次冊封需要精心準備和巨額花費,以致琉球國王一般將冊封儀式拖到實際即位兩年以後舉行,有幾位國王甚至拖上十七、十八年! 17 封貢關係使小國一方承擔了巨大的財政和物質壓力,但卻沒有給中國帶來什麼經濟利益。 為供應眾多進貢使團在中國境內的衣食住行,中國所花的費用高出皇帝收到的貢品和禮品之價值。 為何又要有這種體系呢?其原因肯定不是純粹的經濟動機。 在藩屬國王一方,冊封使他的統治合法化,提高他在臣民面前的威信,在遭受外來人侵時中國皇帝給他提供保護,在發生自然災害時給他援助,並使他從皇帝那裡獲得奢侈品,加強本國與中國之間的文化聯繫,允許他與「天朝上國」開展有利可圖的貿易。 在中國皇帝一方,看到他的世界之主的地位被確認,並知道這些周邊國家願意充當「外藩」,以拱衛中國免受蠻夷侵襲,令他無比心滿意足。 總的來說,維持封貢體系主要是為昭示儒家的禮儀觀念,並確認一個等級制的世界秩序,中國在其中享有優越地位,安如磐石且不可侵犯。 18 西方在侵入東亞時所遭遇的就是這樣一個國際關係體系。 清廷堅持封貢體系不僅適用於亞洲的周邊國家,也適用於其它所有想與中國建立關係的國家。 確實,在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盛世,有幾十個亞洲國家包括在這個體系中,而葡萄牙、荷蘭和俄羅斯的使節雖然不情願,卻也向中國皇帝磕了頭。 儘管俄國和西歐國家沒有正式被納入這個體系,中國人卻把它們的使節當作藩屬國使臣來對待。 為解釋這些使團(不按藩屬國的規矩)偶然才來的原因,《大清會典》稱這些西洋貿易國家距離中國太遠,妨礙了它們保持固定的進貢計劃。 頗有意思的是,我們注意到在1655-1795年間,西方的十七個使團中除一個以外都服從了中國的要求,向中國皇帝行了磕頭禮。 19因而,清朝對來自外國的官方使團之政策是非常嚴格的,但它對西洋民間的商人之態度卻靈活得多。 私商們獲准居留澳門並在廣州做生意(1757年後),此乃皇恩浩蕩的一個標誌。 這些商人從他們的生意中迅速獲取了巨額利潤,但他們的活動和貿易方式,也受到一些限制性規章的約束(詳情將在下一章中討論)。 第3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第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