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同松下一樣,出身寒微,10歲就到大阪的化妝品批發店當學徒,艱苦創業,成了這一行的大商家。 但他毫無暴發戶的劣根性,而是極重情義,對沒落的舊東家的兒子,不是落井下石,而是誠心扶助,令松下敬佩不已。 他也同松下一樣,沒有什麼學歷,卻勇于開拓,並有世界眼光,積極向海外拓展市場。 作為晚輩,松下對他的雄心非常佩服。 此人還令松下讚歎不已的是,當他經營失敗,宣告破產之時,勇于負責,把自己的全部財產,包括妻子的珠寶首飾,都交給銀行處理,顯現出人格之偉大。 或許正因為如此,山本才贏得了世人的敬仰和銀行的信任。 當他東山再起之日,各方面都樂於與他打交道,使他獲得了新的成就。 松下認為,儘管山本過于任性,經常與他發生衝突,有時甚至爭吵個沒完,但他還是從此人身上學到了不少東西。 他後來公開承認,松下電器之所以能夠名揚天下,實在是從山本身上得到了不少啟迪。 第三章 求索之路1以退為進1923年9月1日,就在松下派出兩個人在東京設立營業處之後不久,發生了震驚世界的東京大地震。 在這場 劫難中,被震塌的房屋達四十餘萬棟,因地震而引發的火災燒燬了四十餘萬棟,15萬人化為冤鬼,致傷致殘者不計其數。 據松下回憶,這次地震是在午間發生的。 他當時正在事務所,忽然感到地板在搖動,玻璃窗也乒乓直響,頭上的電燈更是晃得厲害,只差沒有落下來。 他馬上意識到這是地震,正想呼叫秘書,卻又馬上平靜下來了。 震中會是在哪兒呢?他是個臨危不亂的人,心想下午的報紙號外就會登出來,也就沒有去過問。 此時,秘書進來,發現他像沒事一樣在埋頭工作,馬上就離去了。 到下午 3點鐘,賣號外的來了。 松下買了一份,只見通欄標題赫然寫着:「東京大地震,災情慘重,電信斷絶!”不久,新的號外又來了,報道得更為詳細:“震中是東京、橫濱等幾個關東地區,鐵橋多處毀滅,火車受阻,人畜傷亡慘重。 」 松下在東京沒有別的親屬,他最擔心的是他派到那裡去的兩個人——他的內弟井植以及另一個辦事員前田。 他們的情況如何呢?是否受傷甚至遭遇了不幸呢?電話、電報都不通了,再着急也沒有用,只有耐着性子等消息了。 然而不斷傳來的新消息卻越來越使他感到不安。 有的報道甚至說,東京已被大火吞沒,几乎沒有倖存者。 難道真是一點希望也沒有了嗎? 他想派人到東京去看一下,可是當局規定,除了救災人員,任何人不得前往東京,以免影響救災工作。 松下着急,他妻子更急,因為井植是她的親兄弟。 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到第四天傍晚,井植和前田突然出現在他面前。 看那精神抖擻的樣子,聽那繪聲繪色的說話,好像這場災難不是發生於他們所在的東京,而是在戲台上。 據他們說,他們一感到不對勁,馬上就跑到屋外。 他們所開的小店雖然沒有被震垮,但卻被蔓延過來的大火燒掉了。 等到鐵路運輸一恢復,就馬上跑回大阪來報信。 謝天謝地,他們總算平安無事地逃過了這場劫難。 可是,松下辛辛苦苦在東京聯繫上的十五六家經銷店,卻多半遭了災。 直到東京重建之後,他才陸陸續續收回一些本錢,較之那些家破人亡者,也算是不幸中之大幸。 好在地震後的兩三年間,由於大興土木,為電器業帶來了極大的市場和效益。 松下當機立斷,迅速恢復了東京的辦事處,不過這一次他沒有派井植去負責,因為這個小伙子應徵入伍,當兵去了。 大老闆掃廁所這一年除夕,工廠為了迎接新年,全體員工從一大早就開始大掃除。 11點多鐘,松下去檢查,發現到處都弄得很乾淨,心裡十分高興。 可是,當他進廁所時,卻發現那裡污穢不堪,好幾天沒有打掃過了。 他注意到,辦公室主任在干自己的事情,似乎沒有把廁所的衛生放在心上;另外一個老職員似乎在同主任鬥氣,明知廁所沒有打掃也不願動手,甚至也不屑于去叫其他員工打掃。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松下認為,無論主任是否安排人打掃廁所,大家都應當把它弄乾淨,因為這是人人都要使用的處所。 臭氣熏天,怎麼迎接新年呢? 松下既沒有去叫他們,也沒有發火吼叫,而是不動聲色地取來掃把,提來水,把兩個廁所沖掃得乾乾淨淨。 這時,一個工人發現了,走來幫他提水。 可是其他人卻愣在那兒,不知如何是好。 本來,松下打算掃完之後即離去,讓這些人自己思考不打掃廁所到底對不對。 可是,他轉念一想,自己身為一廠之主,負有教育職工的責任。 試想,一個管理七十來個員工的老闆,弄到自己親手去打掃廁所的地步,員工們卻袖手旁觀,不能判斷是非;即使那些想去幫助他的人,也因為怕被別人譏笑而不敢向前。 如此下去,豈不會正氣下降,邪氣上升嗎? 於是,打掃完畢之後,他當着其他員工的面,對理應負責打掃廁所的辦公室主任和另一個職員說:「你們都不去打掃廁所,我只好去打掃。 以後你們要經常打掃,注意保持衛生。 」 誰知這兩個人竟互相推卸責任,並不認錯。 這時,松下嚴肅地說:「過去的是非不必再提,從今以後天天打掃乾淨就是了。 望你們各自反省,以此為戒。 」 第2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松下幸之助傳》
第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