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對這位老農夫要進行入學考試,可是他很笨,在考他關於音節、韻律和文法,考他關於「鷄公」、「鷄婆」的陰陽性分類,考他有關自己事務的分類,通通都閙了笑話;於是又讓他動動腦筋想一想如何賴利息和賴借款的方法,但這位老農夫只想出了一些古裡古怪而又沒有用的招兒,蘇格拉底對這位老人失去信心,把這個愚笨以極的人趕出門去。 老農夫對雲神的建議很以為是,於是讓兒子替自己去上學。 這個公子哥兒跟着父親老農夫到蘇格拉底那裡。 蘇氏要他從「正義因」及「非正義因」兩種邏各斯中選其一,並引來了擬人化的「正義因」及「非正義因」,讓兩者之間進行一場對駁,即是粗俗的對罵,並就有關教育問題進行辯論——「正義因」讚賞過去傳統教育成功地向青年傳授美德,要讓他們奉行正義和自製,講廉恥、尚儉樸、敬老、行孝、守紀律、會唱士氣高昂熱愛城邦的戰歌;要進行體育鍛鍊,青少年因此身心健康。 擬人化的「正義因」指責「非正義因」在教育上是使青年人不願上學,淫靡成風,不敬神,在市場裡游手好閒,挑起奸詐的詭辯,青少年的形體受到扭曲,以致發育不全、懶、怠、嬌、沉淪、墮落等。 作為「非正義因」的一方卻自詡所發明的種種奇談怪論能夠「戰勝正直的強者」,並將一切法令駁倒。 擬人化的「非正義因」舉出一些希臘神話故事來批駁「正義因」給青年設置的清規戒律,對美德進行嘲諷,認為這毫無用處,鼓吹青年人要到市場上去進行演講和辯論的實踐。 擬人化的「非正義團」提出應該摒棄節慾說,並宣稱若是不享受感官樂趣生命就沒有意義,因為飲食男女,這些都是人的慾望,青年只有盡情歡愉,才能去矯飾。 雙方辯論的結果是「正義因」輸給了「非正義因」一方。 這樣,老農民斯瑞西阿得斯要求蘇格拉底一定要把「非正義因」這種邏各斯教給他的兒子。 蘇格拉底向老農夫保證,肯定要將他的兒子訓練成為一名極其成功的、辯無不勝的智者。 過了些日子,農夫斯瑞西阿得斯興緻沖沖地將自己的兒子帶了回來。 他已經看出,自己的兒子確已練成了「抵賴和好辯的風度」,他具有能否定思想中「矛盾」的辯論術。 他的兒子的確已掌握論辯術,例如通過這個年輕人對「新舊日」是「還債日」進行駁斥,認為兩者相反,不能並立,猶如少婦不是老太太那樣。 老農夫對兒子的辯駁內容及辯才十分讚賞,欣喜若狂。 這時,正要設宴慶祝兒子學得辯論的絶技時,恰巧這時有兩個討債的來了,他的兒子一顯身手就將討債的攆跑了。 但老夫卻自食其果。 兒子和父親就詩歌與家庭倫理展開辯論。 老農夫有關詩歌的看法還是傳統的,認為西摩尼得斯和埃斯庫羅斯頌揚馬拉松時代的詩歌是「正聲」,而認為歐裡庇得斯的詩是道德墮落。 兒子卻不這樣看,認為所說的三位都不是好詩人。 這時年輕人唱起描述誘姦同父異母妹妹的歌詞。 於是父子倆人互相吵起來了,兒子還動手打了老子,更有甚者,兒子還在喜劇的歌隊前用詭辯術證明,因為「兒子是自由人」,老農夫作為父親卻返老還童了,比兒子還要年輕,所以應該打。 因為法律是「人為」的,也就是說是人制定的,故而再製定「兒子回敬」其父的新法律也是完全可以的。 老農夫作為父親十分生氣,對雲神指責起來,認為是雲神將他的兒子引入歧途的。 而云神卻說,壞事是自己做的,雲神自稱他是要使那些做壞事的人遭到不幸,讓他們對神靈要有所敬畏。 於是老農夫悔恨了,不應該欠債想要賴賬。 老農夫氣得神經錯亂了,兒子不去管他。 這時老人邊走邊罵,說是蘇格拉底的胡說八道害了他。 於是老農夫決意要去將那些空談者的「思想所」燒掉。 蘇格拉底的眾弟子來問老農夫幹什麼。 老農回答道,他是在屋頂上和梁木上對邏各斯進行分析。 蘇格拉底也來問這位老人幹什麼,老人回答說是在空中行走,逼視太陽。 最後在火光與喊打聲中蘇格拉底及諸弟子退場。 上面是對阿里斯托芬喜劇《雲》的內容簡介。 喜劇詩人是借揶揄蘇格拉底揭露當時雅典的精神危機,這也是對智者享樂主義及詭辯術對青年身心的戕害的指責,也是對當時自然哲學家所作的毫無實際意義的研究提出了批評。 近代泰西的著名詩人萊辛與勃朗寧都認為《雲》這部喜劇是借蘇格拉底作靶子,以此來批判智者及他們對青年的毒害。 喜劇詩人阿里斯托芬的意圖是改造社會,追求道德淨化,蘇格拉底所肩負的哲學使命和道德理想與阿里斯托芬本來是一致的,但蘇格拉底的表達方式與傳統並不一樣,又加上他本人願意和別人爭論,於是人們認為蘇格拉底是和智者沆瀣一氣。 這是阿里斯托芬寫《雲》這部喜劇抨擊蘇格拉底的原因。 《雲》是在公元前423年上演的,獲「第三獎」,等於失敗,這是阿里斯托芬始料不及的,因為他撰寫《雲》倍下工夫。 這部喜劇上演時蘇格拉底已經47歲,正是他年富力強的頂峰。 這時,距開瑞豐去得爾菲求神示,說蘇格拉底是最有智慧的人的公元431年已經有七八年了。 在此之後的公元前423年,蘇格拉底當時必定已經十分有名了。 《雲》中的蘇格拉底是被醜化與誇大了的。 第3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蘇格拉底傳》
第3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