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迪勒拉山脈的主要一些河谷的兩側2—4公里的高處,升起了一塊塊由粗糙成層的礫石和沙土組成的階地。 達爾文認為,這裡的地質現象和南美洲東岸的地質現象一樣,而南美洲東岸的地質史,主要歸結為這些海岸在逐漸上升。 上述階地的下端在科迪勒拉山脈山口附近平斜下降,並不知不覺地同他早先從瓦爾帕萊索出發的各次遊覽中所考察的那些與外界隔離的平原連成一片。 他認為,這些階地是在海水浸沒智利的時候沉積下來的,這種浸沒也正像在目前地質時期海水浸沒智利更南的海岸一帶的情形一樣。 因此,達爾文無論是在他的地質論文中,還是在他的結論中,都是賴爾的熱烈擁護者,是那些認為科迪勒拉山脈是一下子形成的災變論者的強烈反對者。 從前山裡的河流在上游衝開河道,使沉積物在水流緩慢的入海口處沉積下來。 這些階地就這樣產生了,並逐漸隨着高於海平面的陸地的上升,越來越向低處沉積,直到這些沉積物的地方一直達到現代海平面為止。 灌溉科迪勒拉山脈裡的現代盆地的河流,都是一些從很陡的山坡上流下來的特別混濁的真正山澗急流。 達爾文在《考察日記》中富有詩意地寫道:“當馬伊普河沿著巨大的圓石塊奔流時所發出來的咆哮聲不亞於海的怒吼聲。 甚至在很遠的地方,也可以清楚地分辨出,在奔騰的河水的喧嚷聲裡面所夾雜的石塊互相撞擊的軋軋聲。 在這條河的所有地方,不論白天或者夜裡,都可以聽到這些軋軋聲。 這種聲音向地質學家雄辯地說明:被吸引到同一方面來的成千上萬塊石頭在彼此互相撞擊着,發出一種低沉的單調的喧囂聲。 這正好像是時間概念一樣:已經消逝的每一分鐘,都是一去不復返的。 這些石塊的情形也就是這樣:海洋對它們來說是永恆的;而它們粗野的樂曲每一個音符都在向我們宣告說,它們又向着自己的最後命運前進了一步。 ” 達爾文繼續寫道:「如果有一種因素這樣經常重複地出現,使我們感到重複的次數多得難以確定……那麼這種因素所引起的任何一種結果,只能夠被我們的頭腦理解為某種緩慢的過程的結果。 每逢我遇見那些沉積到好幾千英呎厚的淤泥、沙子和礫石的地層時候,我就發出感嘆,像現在的河流和現在的海岸這些因素是不能去衝擊和積累出這樣巨大的沖積層來的。 可是,從另一方面看來,當我聽到這些急流的咆哮聲,並且回憶大批動物種類在地面上消失,以及這些石塊在整個這段時間裡日日夜夜沿著自己喧囂的道路不斷向前推移的時候,我就暗問自己:有哪一些山脈,哪一些大陸,能夠抵擋住這種經常不斷的破壞力呢?」3月19日,達爾文在暗紅色的層狀懸崖中攀登對,遇到了好多群牛:牧人正在把它們從科迪勒拉山脈較高的牧場那裡往下游驅趕。 這是冬季將臨的預兆,使達爾文他們不得不加快攀登速度。 借宿的那座房屋,位於聖彼得羅德諾拉斯科山山麓旁邊;在這座山的山頂上曾發現有幾處礦場。 總之,在智利北部的山區可以經常在礦產區發現礦石。 隨着向上攀登高度的增加,植物逐漸減少,出現了一些漂亮的高山花,而禽獸和昆蟲卻几乎見不到了。 達爾文指出他在其他山脈尚未碰見的安第斯山脈所具有的特徵:「第一是河谷兩邊平坦的階地,這些階地有時變為狹長的平原;第二是完全裸露的險峻的斑岩山丘的鮮亮顏色,主要是紅色和紫色;第三是巨大的和接連不斷的像牆壁一樣的岩脈;第四是一些明顯地分離開來的地層;在這些地層成直立狀的地方,就形成美麗如畫、奇特的中央高峰;但是在它們呈較傾斜狀態的地方,就構成一些沿著主脈邊緣的巨大的高山;最後,第五是美麗的、顏色鮮明的岩石片所構成的光滑的圓錐形石堆,它們從高山基部升起,有很大的坡度,有時達到二千多英呎的高度。 」 19紅色水草3月20日夜晚,達爾文好不容易才來到鍋形谷地耶索谷,即「石膏谷地」,這裡的石膏層厚度達到 1000多米。 第二天,他到了山脈的山麓下,這條山脈成為分別流到太平洋和大西洋裡去的河流的分水嶺,從那裡開始道路就變得婉蜒險峻,它是沿著科迪勒拉山脈的兩個平行的主山脈中的一個山脈,即沿著一個位於海拔將近 4000米高的山口的彼烏克涅斯山脈而形成的。 在山脈的中部,有紅沙層、礫岩層和厚石膏層的石灰質的泥頁岩,覆蓋在巨大的斑岩上,大約在中午時候,達爾文考察隊開始登彼烏克涅斯山脈,在這裡立即感到呼吸困難。 有人勸達爾文吃棵蔥來克服呼吸困難。 但在這方面最有效的是貝化石,因為達爾文在蒐集貝化石的時候,就馬上「忘掉了」呼吸困難。 越接近山頂,陣陣冷風越刮越大,考察隊進入常年積雪的地帶。 達爾文用以下的話對自己站在山口之上,迴首瞭望壯麗景色時的感受作了最好不過的表達,他說:「光彩奪目的空氣,蔚藍的天空,條條河谷,有棱有角的奇特山巒,那些在很多世紀裡堆積起來的亂石堆,還有那些與終年積雪色彩柔和的高山作鮮明對比的色彩鮮明的岩石,這一切東西合在一起,就構成了一幅使人難以想象的景色。 除了幾隻在最高的山峰上面盤旋的鷹外,再也沒有什麼植物或者其他的鳥類能夠把我的注意力移離這一毫無生氣的龐然大物。 我對於自己的孤獨感到非常滿意:這種感覺真好像是在觀看一陣大雷雨,或者是在傾聽一場有大樂隊伴奏的彌塞亞曲的大合唱。 」 第2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達爾文傳》
第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