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面時柴可夫斯基向托爾斯泰表示了敬意。 他們的談話並不很投機,柴可夫斯基出於禮貌支應着。 托爾斯泰希望進一步和他交往,要和他談音樂,後來又去看望過柴可夫斯基幾次。 柴可夫斯基並不覺得和托爾斯泰相處有什麼趣味,反而覺得煩惱。 他覺得「只有建立在共同的興趣上的親近才會令人愉快,否則,社會交往在我是難以忍受的……至于說到結交名人,通過經驗我認識到,他們的作品——無論是音樂作品還是文學作品,都要比其本人迷人得多」。 對托爾斯泰的作品柴可夫斯基就很喜歡,而且覺得他的一些作品很適合音樂創作。 固守着自己的孤獨,孜孜不倦地勞作,柴可夫斯基取得了讓自己欣慰的成績。 3月初,他的《奧爾良姑娘》終於脫稿了。 他寫信給莫傑斯特說:「當你寫完最後一個字時,你會感到一種深刻的快樂,好像重擔已經放下了似的。 十個星期以來,每天在規定的時間裡坐在那裡榨出腦中的音樂。 有時很容易,有時卻很難。 這真不是件簡單的事情,但是現在我可以享受我的休息了!」①柴可夫斯基漫步在巴黎街頭,看到關於科洛納 要指揮管絃樂隊演奏自己的《暴風雨》的海報。 知道自己的作品要在法國樂壇上演出,他心裡很激動。 他作為聽眾來到了音樂會上。 樂隊在演奏《暴風雨》之前先演奏了門德爾松的交響曲。 《暴風雨》演奏一開始,柴可夫斯基就發現了這個曲子配器方面的問題,他常會這樣,對自己的作品不滿意。 樂曲演奏完之後,場上掌聲稀落,同時還夾雜着兩三聲噓聲。 過去柴可夫斯基聽自己的作品一直覺得是享受,而這次他感到很難過。 《暴風雨》一演奏完,他就離開了。 他一個人在路上默默地走着。 他在久久地反思。 他知道與那位著名的音樂大師門德爾松相比,他還顯得稚嫩。 他的樂曲還有許多地方經不起推敲。 但是他相信自己會寫出優秀完美的管絃樂曲。 他知道演奏他的《暴風雨》的樂隊是盡了力的,為此他對指揮科洛納充滿了感激。 在給科洛納的感謝信中他說,雖然他的作品失敗了,但樂隊的演奏是成功的。 不久,《葉甫根尼·奧涅金》在莫斯科首演的成功驅散了他心中的陰霾。 3心心相印1879年夏季柴可夫斯基是在卡明卡、布萊洛夫和梅剋夫人的另一處莊園西瑪基度過的。 在梅剋夫人的建議下,5月柴可夫斯基來到她在布萊洛夫的別墅消夏。 梅剋夫人把在佛羅倫薩時公寓裡用過的一切物件都搬來為他佈置。 看到那些同樣的傢具還有鮮花,柴可夫斯基嗅到了在意大利時同樣的味道,他感到親 ① 科洛納1838—1910年:法國音樂家,當時著名的指揮家。 切、溫馨。 這一次他在布萊洛夫休息了三個星期。 離他住處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寺院,柴可夫斯基常去這個寺院參加做彌撒。 有一次在做彌撒時,他聽見「七絃琴盲歌人」的歌唱。 這是在烏克蘭流行的盲人唱的一種歌,反覆歌唱都用同樣的調子伴奏。 柴可夫斯基在他的鋼琴協奏曲中就用過這個主題。 魯賓斯坦在巴黎演奏大獲成功的正是這首樂曲。 他聽見這熟悉的來自民間的歌調感到無比親切。 他覺得只有在大自然裡,只有在民間,只有在普通人當中,他才能汲取他的藝術所需要的營養。 8月下旬,柴可夫斯基再次來到布萊洛夫。 梅剋夫人當時已經在布萊洛夫了。 還像過去一樣,柴可夫斯基住在另一所房子裡。 和梅剋夫人住得這麼近,柴可夫斯基覺得有點不安。 果然,8月30日,在通往樹林的小路上,他與梅剋夫人的馬車又無意中相遇了。 柴可夫斯基感到非常窘迫,雖然面對面僅是一剎那,但他卻心慌意亂。 他舉帽向梅剋夫人致意,而梅剋夫人似乎也有點不知所措,匆匆還禮。 回到家後,柴可夫斯基馬上寫信向梅剋夫人致歉,請梅剋夫人能原諒他沒有把時間安排好,以至遇上了她。 梅剋夫人回信說:「你向我告罪,說你不該碰見我,而我卻為碰見你而高興呢!我難以形容這樣的會面對我來說是多大的安慰。 這使我確信,你真的住在布萊洛夫了。 我雖不想面對面跟你有任何密切聯繫,然而我卻喜歡消極地和你親近。 我喜歡像在佛羅倫薩似的,同在一個戲院裡,也喜歡在路上碰到你。 你是我所愛的,從你那我所得極多。 能碰到你,使我感到這一切都不是神話,而是現實。 這真是我最大的快樂。 對於我,能遇上這樣的情況是異乎尋常的好運氣。 」 在布萊洛夫居住期間,柴可夫斯基繼續寫他的四幕六場歌劇《奧爾良的少女》的管絃樂配器總譜。 和以往一樣,他的工作進展很快。 創作過程常常給他帶來無比的快樂,特別是貞德對他還有另一種誘惑,每一個音符都使他記起上次在國外的旅行,記起佛羅倫薩那些浪漫的日子。 柴可夫斯基回到彼得堡後,心情一下子又變得很糟。 他在給梅剋夫人的信中流露出對布萊洛夫生活的懷念。 梅剋夫人寫信告訴他《第四交響曲》的鋼琴改編譜已出版,並且說她一遍又一遍地彈奏,完全沉浸在這首樂曲裡。 激動之中,梅剋夫人向柴可夫斯基做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表白。 她承認當柴可夫斯基和安東尼娜結婚時,她的「心中簡直好像有些什麼東西破碎了似的」。 第2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柴可夫斯基傳》
第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