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童年,告別昔日的生活,給他的心靈塗上了幾多幽暗色彩。 然而與舊的事物告別的歡樂在契訶夫後來的作品中的表現,比那時的離愁別緒要多得多。 渴望從父親的專制權力下解放出來的理想,從令人生厭的最終破了產的店舖,從完全窒悶的家庭生活中解放出來的理想,已經實現了。 的確如此,意外的自由來到了,雖然混合著痛苦、災難、屈辱和貧困,然而這畢竟是自由啊! 一種全新的成年人的生活困難籠罩着他,這些困難全由他一個人承擔著。 獨立謀生、打工餬口,但他並不氣餒,他決心以自己的智慧、自己的堅毅,去迎接現實對他的挑戰,去贏得勝利。 家庭破產了,一家之主是以出走的方式逃避塔甘羅格居民人人唾罵的債主。 這個破落家庭出身的16歲的青年安托沙保持了自己高尚的人格尊嚴。 他為人沉靜平和,不顯露鋒芒,不招惹是非,而又保持牢固的獨立性。 他跟謝列瓦洛夫說話總帶著點兒譏諷,但謙恭有禮,態度直爽。 沒過多久,謝列瓦洛夫開始像對待平等人那樣對待這位還是中學生的家庭教師,懷着尊敬之情叫他安東·巴甫洛維奇。 4不問政治在塔甘羅格的這幾年間,契訶夫有更多的時間閲讀、思考,加強自身修養。 節假日他一頭鑽進開放的市立圖書館的閲覽室裡,在那裡他什麼都看:比徹爾·斯托夫,叔本華,洪保德,雨果,塞萬提斯,岡察洛夫,屠格涅夫,別林斯基。 由於在塔甘羅格生活艱難,他常常產生出近乎悲觀和自暴自棄的思想,而叔本華的哲學給他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 為了消除萎靡不振的思想,他經常閲讀莫斯科和彼得堡的幽默報刊,如《蟬》《閙鐘》等。 有些尖刻諷刺的文章和故事使得他失聲大笑,引起鄰座讀者的極大不滿。 在大量閲讀的同時,他寫了不少文學作品,那時主要是作為餬口謀生的手段。 他把那些幽默故事、小品文寄到莫斯科他大哥那裡,托他轉給報刊雜誌,但很少成功。 後來又寄去幾個小劇本,如滑稽劇《母鷄為什麼咯咯叫》、諷刺喜劇《強中自有強中手》和悲劇《失去父親的人》。 後者是寫盜馬賊襲擊火車、誘拐女孩的故事。 亞歷山大認為是瞎編出來的,儘管沒有惡意,但是不可原諒,給他撕得粉碎。 對喜劇他認為反映基本還好,「文體優美,構思巧妙,但對生活的觀察缺乏深度,完全沒有經驗。 也許將來他會成為一位優秀的作家,誰知道呢。 」同時,契訶夫還關心教育自己的弟妹,要他們淨化自己的靈魂,成為有教養的人。 他在給米舍爾的信中寫道:「正當我心情十分煩悶、倚門獃望的時候,收到了你的信,因此你可以想象這封信的意義太大了,它來得完全及時……只是有一點我很不喜歡:你為什麼把自己稱作『渺小的微不足道的弟弟呢?』你應該在什麼地方意識到你渺小呢?在上帝面前,在智慧、在美和自然界面前可能是渺小的,但不是在人面前。 在人面前你應該意識到自己的尊嚴。 須知你不是什麼騙子,是一個誠實的人呢。 要尊重自身的誠實品質。 一個誠實的人從來就不是渺小的人。 不要把誠實和渺小混為一談。 」 信中的這些話,既是對弟弟的開導之語,也反映出契訶夫對人的尊嚴的成熟見解。 他自己從農奴制的影響下逐漸解放出來了,也渴望在小弟弟身上養成這種鬥爭精神。 這期間道德和美的問題曾使契訶夫焦慮不安,他自覺地制定了自己做人的道德規範。 契訶夫始終缺乏明顯的直接的政治興趣。 在那個已經失去特殊經濟意義、顯得很蕭條、被小市民包圍着的城市裡,他缺乏跟同齡人的廣泛聯繫,這無助于商店業主家庭出身的青年發展政治的興趣。 1877年曾出現過幾起針對沙皇政府的恐怖暗殺事件,俄國正孕育着一場新的革命風暴,與政府對立的自由派活躍起來。 那年夏天,在亞速海海邊一個涼亭裡,契訶夫見到幾位同班同學,他們對政治有濃厚的興趣,有幾位普讀過赫爾琴的煽動性作品。 年輕人血氣方剛,他們抨擊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政府,幻想推翻現有秩序。 而契訶夫認為學生的任務是學知識,無權討論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問題,因此只是低頭聽著,不參與辯論。 這種不問政治的根源,與他少年和青年時期個性形成的條件和環境有關,主要是小市民階層的影響。 無論在中學時期或在後來的大學時期他都沒有為革命思潮所吸引。 在70年代他「來不及」過問政治,而在80年代,大家知道,別的複雜因素在增長,無助于對直接政治問題積極興趣的產生。 但是,在他的美學規範裡有民主主義的、進步的俄羅斯文學,特別是謝德林和屠格涅夫的影響,有對小市民階層的憎恨,為他將來逐步地、慢慢地、努力地克服不問政治傾向提供了條件。 當契訶夫已經形成無神論和唯物主義世界觀的時候,當他更加成熟了的時候,他自稱不過問政治。 19歲的青年契訶夫這期間的精神面貌有明顯的特點:深沉、剛毅、道德成熟而明晰。 這從他致米舍爾的信中可以看出:「聽說你正在讀書,這很好。 你應該養成讀書的習慣,同時應懂得這種習慣的真正價值。 比徹爾·斯托夫夫人使你傷心落淚了?我曾經讀過她的這本書,半年以後,為了研討的目的,我又讀了一遍。 第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契可夫傳》
第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