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維多利亞以後,新的國王又會接踵而至,但英國人還是隱隱地感到維多利亞時代英國的強大與繁榮將和維多利亞本人一起一去不回。 維多利亞時代,由於殖民政策頻頻得手,國內的各種矛盾都暫時隱而未發。 憑藉著對殖民地的殘酷掠奪,英國獲得了經濟上的繁榮,憑藉著對工人平民的小恩小惠與欺騙政策,國內政治從整體上也基本是一團和氣。 但時代的發展終有一天會將這一切罪惡暴露無遺。 事實上在維多利亞死後的近 100年裡,馬克思主義深入人心,工人運動風起雲湧,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鬥爭不斷地取得勝利,英國人曾引以為自豪的諸多殖民地近如愛爾蘭、蘇丹遠如印度、澳大利亞、南非相繼獨立,曾經作為英國侵略擴張的重要哨站的中國香港也于1997年7月1日回歸她的祖國……而殖民地人民的覺醒與紛紛獨立必然激化英帝國內部的潛藏已久的種種矛盾與鬥爭,正如恩格斯所預言的那樣,英國在喪失殖民地壟斷地位時,資產階級對於無產者的所有欺騙將原形畢露,工人運動將真正蓬勃發展,英國將面臨極為嚴峻的挑戰。 因此,對於經歷了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臣民來說,女王的死帶走的將是一個繁榮穩定的時代,他們無不為女王之死而哀痛。 遵照女王的遺命,她的葬禮用陸軍儀式。 2月1日,星期五,皇家快艇阿爾伯特號穿過在鳴放最後一次禮炮的兩長列軍艦,將女王的遺體自考茨運送到樸次茅斯。 2月2日送葬的行列行經倫敦。 一駕炮車裝載着這小小的棺木。 喪主新的英王愛德華第七騎馬緊隨其後,由康諾特公爵和德皇兩旁扶持,他的那種明顯的哀痛之情使得成千上萬的觀看殯儀的人們都感動不已。 希臘王和葡萄牙王以及歐洲的每一個皇族的成員都參加執紼。 喪儀當日下午在溫莎的聖喬治禮拜堂舉行,2月4日,星期一,女王的遺體安葬在佛洛哥摩爾皇陵阿爾伯特親王之側。 喪鐘在溫莎的聖喬治禮拜堂敲響,雍長而沉悶,響徹整個倫敦乃至整個大英帝國。 這是到來不久的新世紀給這個曾經紅極一時的大英帝國的一份頗有深意的禮物。 它告訴人們,在新的未來世紀裡,維多利亞時代將隨同它的主人維多利亞一同消失,永遠地在歷史上消失。 第5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維多利亞女王》
第5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