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諾貝爾在美國,還取得了製造和使用硝化甘油的專利權。 但是,當時美國的企業經營方法,極為鬆散,而且不講信譽。 諾貝爾對美國的經濟和社會環境,又缺乏深刻的瞭解。 加上他在美國的合股人朱利葉斯·班德曼,也就是諾貝爾在漢堡的合股人班德曼律師的一個兄弟,原來竟是一個蹩腳的顧問。 結果,使諾貝爾在美國遭受了不少挫折。 這樣,諾貝爾不得已便將美國的專利權轉讓給了另一家新公司。 這家設在舊金山的新公司,名叫「大火藥公司」,起源於加利福尼亞金礦,工人給這種高效炸葯起的綽號「大火藥」。 此後不久,諾貝爾又在舊金山的西郊,裡士滿,即現在的金門公園,興建了一座工廠。 工廠僱員中,大部分是中國華僑勞工。 6克魯梅爾工廠大爆炸1866年一聲巨響。 諾貝爾建在德國克魯梅爾的硝化甘油炸葯工廠,由於大爆炸而毀于一旦。 正在美國進行考察的諾貝爾,匆匆趕回德國。 他面臨着十分嚴峻的局面。 兩年前,海倫涅堡試驗車間的爆炸,至今仍然記憶猶新。 弟弟身亡,父親中風,債台高築,前途迷茫。 今天的克魯梅爾工廠爆炸,給諾貝爾帶來的,則是命運的抉擇:是承認失敗,收拾攤子;還是改進技術,作出新的發明。 諾貝爾毅然選擇了後者。 一切從零開始,反敗為勝,終將取得事業的成功。 仔細回想起來,克魯梅爾工廠的爆炸,似乎是一件意料之中的事。 開始接觸硝化甘油的時候,人們是小心謹慎的。 可是,接觸多了,便習以為常,警惕性自然放鬆了。 時間一長,見怪不怪了。 有的搬運工人,甚至把滲漏出來的硝化甘油,當成普通的油,注入到車軸裡面,或者當擦皮鞋的油使用。 到了冬天,硝化甘油凍結成固體狀,有的人用鐵棍子去砸它,有的人還把它摻在燈油裡用來取暖。 如果是熟知硝化甘油性能的人,聽到這些一定會感到毛骨悚然。 這樣的做法,必然會釀成爆炸事故。 在德國,有一個礦工去買用於礦山爆破的硝化甘油炸葯,稍有馬虎,就招致本人和店員被炸得粉身碎骨。 奧地利的一個炸葯倉庫,不慎發生爆炸,死傷十餘人。 一艘停泊在巴拿馬港口的船隻,工人往岸上卸貨時,硝化甘油炸葯偶然掉入海裡,船隻被炸燬,船上十多個人被炸死。 還有,在紐約的一家飯店,服務員發現客人存放的行李冒出黃煙,大吃一驚,連忙將行李提到外面。 就在這時炸葯爆炸,馬路中央被炸了一個一米多深的大坑,附近住宅的玻璃被震得粉碎。 美國軍火製造廠的廠長,杜邦將軍,甚至乘機煽動說:「誰使用硝化甘油炸葯,誰就必然要喪命,只不過是早死還是晚死的問題。 」 其實,諾貝爾也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 從1863年開始,他就「充分地意識到液態硝化甘油的缺點」。 在紐約時,他曾經申請過一項有關在硝化甘油中加進甲醇的專利發明。 實際上,這種設計並沒有任何實用價值,因為他的思路仍然沒有跳出液態火藥的框框。 克魯梅爾工廠的爆炸,無疑是一帖清醒劑。 從這次爆炸事故出現後,諾貝爾才決心把思路轉向固態火藥。 第四章 達那炸葯1矽藻土+硝化甘油1866年克魯梅爾工廠大爆炸,留給諾貝爾的是一片廢墟。 就在這片廢墟上,諾貝爾重建了一個簡陋的小型實驗室。 他在實驗室裡,安置了鋪蓋。 接着,便夜以繼日地開始了緊張的實驗工作。 他首先考慮到,為了便于運輸和安全操作,應該把液態的硝化甘油製成固態。 他想:「把硝化甘油同黑色火藥、火棉或火藥紙混合起來。 」 但是,這一思路曾經是他父親走過的失敗之路。 「如果把硝化甘油吸入到多孔的非爆炸性物質的孔穴內,而且這種物質又不影響硝化甘油的化學性能,這樣準行。 」 他用紙、紙漿、木屑、磚屑、炭粉、石膏粉、干粘土等各種東西,做過無數次試驗。 這些東西的效果都不理想,最後,他才想到矽藻土。 矽藻土是一種天然的礦物質。 它是矽藻的細胞壁沉積而成的生物化學沉積岩,呈淺黃色或淺灰色,質軟而輕,多孔,易磨成粉末,具有極強的吸收能力。 諾貝爾經過反覆試驗後,獲得了比較合理的配方:三份硝化甘油加一份經過煅燒和篩選的矽藻土。 按照這種配方,製成了硝化甘油和矽藻土合為一體的固體火藥。 剩下的問題,就等着實驗它的安全性能了。 首先將它從高處拋下來,沒有問題。 接着將它置於鐵板上,用鐵鎚砸,還是沒有問題。 如果是以前的液態硝化甘油,這樣做早就發生強烈的爆炸了。 可是,這種新炸葯的爆破力又如何呢。 矽藻土硝化甘油炸葯的可塑性很好。 諾貝爾把它做成棒狀,直接放入炮眼內,用雷管引爆。 結果爆破成功了。 經測試,它的爆破力要比純硝化甘油低四分之一,但是仍然比普通黑色火藥高四倍。 它最大的優點在於,不會因為震動、撞擊、加溫而自發地引起令人震驚的爆炸。 1867年。 諾貝爾親自到德國的克勞斯塔爾、柯尼舒特和多特蒙德三座礦山,進行了成功的爆破示範實驗。 隨後,他為這種新型爆炸物申請了專利權。 同年5月,又獲美、英兩國的專利。 9月,獲得了瑞典的專利。 諾貝爾給這種炸葯取名為「達那炸葯」。 「達那炸葯」的「達那」一詞,在希臘語中是「強力」的意思。 第1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諾貝爾傳》
第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