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提督兼水師一人。 順治二年,置江南提督,駐江寧。 四年,置蘇松提督,駐松江,專轄蘇、松、常、鎮四府。 康熙元年,省江寧一人,以蘇松一人轄全省。 十四年,更名江寧提督,轄下江七府一州。 增置安徽提督,分轄上江七府三州。 十七年,省安徽一人,仍轄全省。 總兵四人。 蘇松鎮兼水師,順治二年置。 狼山鎮,十八年改副將置。 徐州鎮,嘉慶十四年改河標左營協置。 崇明鎮兼水師,道光二十三年置。 副將五人。 督標中軍,順治五年置。 江寧城守協,康熙七年改鎮置。 太湖水師協兼轄浙江太湖遊擊,乾隆十一年改參將置。 裡河淞北水師協,海門水師協,俱同治七年置。 參將七人。 撫標、提標、水師右營,又蘇州城守、鎮江、吳淞、川沙諸營 。 遊擊二十有五人。 水師十人。 都司三十有四人。 水師九人。 守備五十有五人。 水師十有五人。 千總百十有六人。 把總百八十有九人。 衛守備一人。 安徽巡撫兼提督一人。 康熙十四年置提督,十七年省。 嘉慶八年,巡撫始兼銜。 總兵二人。 壽春鎮,乾隆二年改副將置。 皖南鎮,鹹豐五年置。 副將一人。 安慶協,順治四年改鎮置。 參將五人。 撫標及徽州、蕪采、寧國、六安諸營。 遊擊六人。 都司八人。 守備十有七人。 千總二十有五人。 把總五十有六人。 衛守備九人。 江北提督一人。 鹹豐十年,置淮揚鎮總兵。 光緒三十一年改置。 副將一人。 提標中軍左營。 參將三人。 提標右營,淮安城守、海州諸營。 遊擊五人。 都司六人。 守備十有二人。 千總二十有八人。 把總六十有一人。 長江水師提督一人。 同治元年置。 太平、嶽州互駐,江南、湖廣兩總督轄之。 總兵四人。 江南瓜州鎮,江西湖口鎮,湖北漢陽鎮,湖南嶽州鎮,俱同治五年置。 副將五人。 提標中軍,安慶營,江陰營,田鎮營,荊州營,俱同治五年置。 參將六人。 裕溪、金陵、吳城、饒州、猈州、沅州諸營。 遊擊十人。 都司四十有二人。 守備四十有三人。 千總百五十有八人。 把總百九十有五人。 山東巡撫兼提督一人。 康熙元年置提督,駐青州。 四年徙濟南,二十一年省。 乾隆八年,巡撫始兼銜。 總兵三人。 登州鎮,順治十八年改臨清鎮置,轄陸路,康熙六年兼水師,道光三十年改轄水師兼陸路。 兗州鎮,雍正三年改參將置。 曹州鎮,嘉慶二十二年改參將置。 副將三人。 膠州協,順治十年置。 沂州協,康熙二十二年改鎮置。 臨清協,道光二十三年改文登協置。 參將十人。 撫標及萊州、即墨、青州、泰安、台莊、德州、東昌、單縣、濟南城守諸營。 遊擊九人。 水師二人。 都司十有二人。 守備二十有六人。 水師三人。 千總五十有六人。 把總百十有二人。 東河營副將、參將各一人。 都司三人。 守備十有一人。 協辦五人。 千總十有三人。 把總二十人。 衛守備三人。 領運千總二十有四人。 山西巡撫兼提督一人。 順治十八年置提督。 康熙元年徙平陽,四年改徙太原,七年省,十三年復故,二十年又省。 雍正十二年,巡撫始兼銜。 總兵二人。 大同鎮,順治元年置,六年省,十一年復故。 太原鎮,康熙十一年改副將置。 雍正六年升提督,九年復故。 副將三人。 殺虎口協,康熙三十年改寧武協置。 蒲州協,雍正二年改遊擊置。 潞安協,鹹豐十一年改潞澤營參將置。 參將九人。 撫標及太原城守、平陽、汾州、澤州、新平路、助馬路、東路諸營。 遊擊八人。 都司十有七人。 守備二十有九人。 千總五十有一人。 把總百十有二人。 河南巡撫兼提督一人。 順治十八年置提督,駐河南府。 康熙三年徙開封,七年省。 乾隆五年,巡撫始兼銜。 總兵三人。 南陽鎮、河北鎮,俱順治元年置。 歸德鎮,鹹豐八年置,舊有參將隷之。 副將二人。 荊子關協,嘉慶六年置。 信陽協,鹹豐八年改營置。 參將五人。 撫標中軍及河南城守、汝寧、永城、彭德諸營。 遊擊七人。 都司十人。 守備二十有三人。 千總四十有六人。 把總八十有二人。 領運千總四人。 陝西提督一人。 順治二年置西安提督兼烏金超哈。 康熙三年改固原提督。 乾隆二十九年復故。 嘉慶六年徙漢中,七年還駐固原。 總兵三人。 延綏鎮,順治元年置。 漢中鎮,嘉慶三年改漢羌協置。 陝安鎮,五年改興漢鎮置。 副將五人。 西安城守協、洮岷協、靖遠協,俱順治二年置。 其洮岷,六年改參將,十四年復故。 西安協,康熙四十年改參將,道光二十三年復移神木協改置。 定邊協,順治六年移延綏鎮西協改置。 潼關協,鹹豐十年移靖寧協改置。 參將十人。 撫標、提標及西鳳、宜君、靜寧、神木、延安、寧陝、循化、蘭城城守諸營。 遊擊二十有七人。 都司三十有八人。 守備四十有四人。 千總七十有二人。 把總百七十有四人。 甘肅提督一人,舊為總鎮。 康熙二年改置,二十二年省,三十年復故,駐甘州。 二十四年徙涼州。 二十九年徙張掖。 總兵五人。 寧夏鎮,順治元年置,康熙十五年升提督,二十年復故。 西寧鎮,順治十五年置。 涼州鎮,康熙二年改副將置,二十六年省,三十年復置,乾隆二十四年又省,越五年又置。 肅州鎮,康熙三十年置。 河州鎮,乾隆四十七年置。 參將九人。 督標左、右營,提標中營,及靜寧、甘州城守、靈州、花馬池、平羅、靈武諸營。 遊擊三十有六人。 都司三十有七人。 守備五十有六人。 千總百有五人。 把總二百四十有六人。 新疆提督一人。 雍正十三年置哈密提督。 乾隆二十四年省,移安西提督駐巴裡坤,更名巴裡坤提督。 二十三年徙烏魯木齊。 光緒十一年徙喀什噶爾,更名喀什噶爾提督。 總兵三人。 巴裡坤鎮,乾隆二十九年移烏魯木齊鎮改置。 伊犁鎮,四十四年置。 阿克蘇鎮,光緒十年移喀什噶爾換防總兵置。 副將七人。 哈密協,乾隆二十四年置。 瑪納斯協,四十二年置。 烏什協,道光二十六年置。 伊犁軍標塔城協,光緒九年置。 烏魯木齊城守協,十三年置。 回城協、莎車協,俱十四年置。 參將八人。 撫標、提標及濟木薩、精河、英吉沙爾、和闐、喀喇沙爾、霍爾果斯諸營。 遊擊二十人。 都司十有七人。 伊犁軍標四人。 守備六十有一人。 伊犁軍標六人。 千總七十有五人。 伊犁軍標八人。 把總二百二十有八人。 伊犁軍標二十人。 福建提督二人。 轄陸路者,順治四年置,駐泉州。 轄水師者,康熙元年置,駐海澄,七年省。 十六年,以海澄公領之。 十七年復故,駐廈門。 總兵四人。 汀州鎮,順治六年改左路總兵置,七年省,康熙三十六年改興化鎮復置。 福寧鎮,順治十四年改參將置。 漳州鎮,康熙二十七年改漳浦鎮置。 建寧鎮,雍正十一年改副將置。 副將八人。 福州、興化、延平三城守協,俱順治七年置。 督標中軍,十五年置。 閩安水師協,康熙二十七年改鎮置。 順昌協,鹹豐八年置。 金門水師協,同治五年改鎮置。 海壇水師協,光緒十三年移澎湖協改置。 參將九人。 水師、陸路提標及督標左、右,泉州、邵武二城守、水師,閩安烽火門水師諸營。 遊擊三十人。 都司二十有五人。 內、外海水師八人。 守備六十人。 水師十有七人。 千總八十有四人。 把總百七十有九人。 舊置台灣總兵一人,副將三人,參將、遊擊各四人,都司九人,守備十人,千總十有七人,把總十有一人。 光緒二十一年棄省,革。 第51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上》
第5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