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黃鵠山》云:「浩浩流江水,蒼蒼鬱楚山。 人民非昔日,黃鶴不須還。 」《月夜過黃鶴樓廢址》云:“巴水秦川過漢皋,江明沙白靜風濤。 九州多事天難問,萬籟無聲月已高。 地負重山原險隘,客遊三楚易牢騷。 樓台興廢尋常事,極目東南戰伐勞。 」 二一、金夔伯石,亦會稽人。 與顧石公交甚密,有《贈石公》云:「石公居在盞山麓,閉戶著書甘陸沈。 訪君幽徑想濠濮,投我新篇如《谷音》。 詩界漫從禪理證,霜華早向髻邊侵。 槁梧坐據足消日,任爾成虧昭氏琴。 」「沈」、「音」、「琴」三韻,皆極肖石公之為人,「徑」字稍差。 二二、偶與樊山談張野秋尚書百熙、吳子修學使慶坻。 兩人皆使蜀, 喜為詩,詩相似,存詩多寡亦相等。 樊山謂子修較勝。 今各舉兩三首,以訊言詩者。 子修《秦亭山下作》云:「宴坐向林薄,客懷殊悄然。 干山寒作雪,一艇晚沖煙。 稔歲罐村叟,幽棲緬昔賢。 葦花楓葉外,詩思奇誰邊?」《雨中度百牢關》 云:「百牢關上逼青層,七折危坡策蹇登。 雨氣束來接幡塚,江聲西走出嘉陵。 畫分秦蜀知天險,細說山川有客能。 少小曾經今老矣,恨無奇句狀峻峭。 」《野秋衡陽舟次》云:「城郭日初夕,關河秋欲霜。 人隨湘水遠,天帶岳雲涼。 疏柳依荒渡,寒花隔故鄉。 離心與飛雁,一夜過衡陽。 」《謁少陵先生草堂兼展陸放翁遺像》云:「成都舊茅屋,遣構識幽棲。 亭閻地俱古,江山風始淒。 百花一潭近,萬竹四松齊。 (四松,萬竹公詩。 )不見杜陵叟,夕陽空鳥啼。 」「配食劍南老,始間嘉慶朝。 可憐心激壯,猶見發飄蕭。 舊國束歸晚,中原北望遙。 英靈定何在?杯酒一相招。 」《贈程子大》句云:「鞦韆明月張三影,冠劍丁年溫八叉。 」皆有唐調。 二三、北人能詩者少,有之則往往意直詞顯,而筆氣卻不靡弱。 雄縣張玉裁同書大學文科畢業,充陸軍大學教員。 喜為詩,筆勢軒爽,但時作悲慨語,十首以上詞意多相近。 余勸其多讀少作,且讀書不但讀詩,自有左右逢源之候。 如《晚眺》云:「夕陽莫惜近黃昏,一片孤城古薊門。 貪看秋光忘久坐,殘紅莽蒼接中原。 」《夜坐》云:「荒亭一雨淨纖塵,規後看花涕淚新。 日暮更無修竹倚,一鈎涼月上吟身。 一泣月寒蟄抱葉蟬,秋來事事感華年。 小窗畏讀《秋聲賦》, 且檢《南華秋水篇》。 」《上石遺師》云:「不承謦欲又經年,每讀高文意爽然。 三載排除無事擾,八閩山水以詩傳。 放翁索句衰年健,子美攜家久客便。 知有萬人聽說法,一燈炯炯月孤縣。 」句如「江山已老人猶在,又趁斜陽作薄游」、 「四壁蟲聲侵曉急,半花影入燈悲」、「文能貴紙偏憎命,色不傾城恥效顰」。 《詠天壇檜》云:「堅貞不共山河改,遲暮憑教霜雪侵。 」皆可誦者。 二四、都下譙集,多相率為詩鐘,否則劇棋也,否則徒鋪啜而散也。 隨意清談,能流連半日者寡矣。 余最喜清談,然往往相思命駕,而一坐未有深言;無意過從,而娓娓不能遽已。 每誦汪君剛曾武句云:「偶然好夢皆奇遇,隨意清談亦宿緣。 」以為知言。 君又有句云:「總因歡聚少,愈覺別離難。 」皆倉山 《詩話》中佳料也。 ●卷二○ 一今春有人持《張都護詩存》一冊見貽,錢塘張今頗上將錫鑾所作。 開卷有蘇堪一序,略云:「孝胥稱疾解兵,樓居五年。 其出關也,挾崎曆落之氣,悲歌慷愾,而至瀋陽。 姜齋民政語余曰:『子聞遼東有快馬張其人乎?吾都護張公今頗是也。 』明日見之,長身赭面,眉目聳┆。 三十年間,馳騁關外,捕賊卻敵,崛起牧令,以歷監司。 其排難解紛,抑強扶弱,滿、蒙、羌、漢,望若神人。 家人婢媼,舉其名以止兒啼,此又一張遼矣。 余喜就之語,益習,輒告余遼瀋近來失敗之狀,以及邊塞┆聞、軍中軼事,已而撫髀喟曰:『吾年且七十矣,前年喪愛妾,今鬱鬱無以自聊,惟衝風躍馬,以奇平生志業不遂之孤憤耳。 』此公之意態,殆與榆關之連峰、壺島之怒潮,同為余東行懷抱之新得也」云云。 七月今頗入都,忽介醫隱過訪余,縱讀數十年來典兵治民決獄事,時方為束三省將軍,欲邀余出關游千山。 既別,余述爾日彼此所言者,賦五言二十四韻贈之。 今頗喜為詩,多悲壯語,又時有淒艷語。 《甲午中秋前日,左冠廷軍門戰沒平壤,詩以弔之公諱寶貴山東費縣人》云:「屹屹孤城獨守難,祖邦西望各軍單。 大同江上中秋月,長照英雄白骨寒。 」《軍克寬甸口號》云:「邊城久陷倭人手,一戰能收匪所思。 四野歡呼元佐懼,新軍初試大功時。 」今頗為余談寬甸戰事甚詳。 《清明野望》云:「亂後逢佳節,難為塞上春。 幽花開白骨,紅照陌頭人。 一片斜陽裹,千聲野哭新。 聽來腸欲斷,況是客中身。 」以上甲午後之作,「幽花」一聯淒艷極矣。 《中秋無月》云:「牢落天涯望止戈,和戎消息近如何?嫦娥未忍開明鏡,千里沙場戰骨多。 」庚子作也。 《王郎歌有》云:「結交廿年吾畏友, 一城日夜謀攻守。 詛知檄下守中立,局外虎狼教袖手。 」又云:「吁嗟奇局亙古無,客軍血竭吾脂枯。 」又云:「俄兵不退日兵進,主人中立村為墟。 吁嗟奇局亙古無!」此首癸卯冬日俄戰時作也。 亡友黃仲搜嘗云:「中國可謂局中外立矣。 乃自以為局外中立乎?」《九日偕同人登鳳凰山》云:「世路險如此,山空任虎行。 第10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石遺室詩畫》
第10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