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渾身裹着白綢的女人,在一群衣冠楚楚的男女面前緩緩轉動身體,然而鏡頭搖開了。 紳士們臉上的表情,由道貌岸然到興奮、最後衝動。 這種暗示與省略相結合的畫面構圖,向觀眾提示了一場脫衣舞的情節,揭露了半上流社會社交圈的內幕。 卓別林就是這樣對社會環境和人物性格作出深刻分析的。 在此片中,不論好人壞人,都各有真實的性格。 法國導演克萊爾曾評說:「這部電影證明了卓別林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作家。 到處都表現出他的才能,他創造了每一個人物。 ……這是一次革命,……這部影片我看過十幾遍,我一直讚賞各個場面的適當處理、他們之間的緊密聯繫和自然的發展。 他們每次總是使你受到感動,每次的方式又總是不同的。 我們可以預見到每一個細節。 可是它們的人情味是發掘不盡的。 」美國電影藝術家約翰·霍華德·勞遜評說:「這部影片的驚人場面和對攝影機的出色運用,使它有資格被稱為先鋒影片,它預告了將在以後的40年中使用的思想和技術。 」「恐怕任何別的影片都沒有對電影詞彙作出如此多的貢獻。 」卓別林本人這樣說:「電影的目的就是把我們帶到美的王國,這個目的只有在緊緊地沿著真實的道路前進時才能達到。 只有現實主義才能使群眾信服。 」 第十三章 《淘金記》讓影迷死在窗前《尋子遇仙記》和《巴黎一婦人》的成功,並未使卓別林沾沾自喜、坐享其成。 朋友們和影迷們又是那麼熱烈地盼望他主演下一部 片子,而他在息影了一段時間後,也決定為聯美公司拍攝一部笑片。 並且是由自己主演,標準是比《尋子遇仙記》藝術品味更高,更有震撼力。 他集中思想、精力,尋找題材與主題,構思劇情與人物。 心中不斷地催促和激勵自己「下一部影片一定要拍成一首史詩!一首最偉大的史詩!」 可這談何容易,因為就是從1924、1925年開始的3、4年間,美國的電影觀眾人數出現了鋭減現象。 這是因為電影院大量建築後,使電影企業採用承包制形式建立合作的輪映體系,和強制影院購買標準化的影片拷貝。 他們一方面想以這種方式賺錢,需要有創造性的影片;但因投資巨大又不敢相信新的作品,不太信任在創作上敢於創新的劇作家,擔心一旦影片演砸產生連鎖反應,導致大面積虧本。 也就是1925年前後起,電影劇作家在製片業中的地位日漸重要,電影劇本開始有了較為固定的形式。 電影劇作家的收入較高,但它仍受着製片商的苛刻限制,難以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思想。 能在好萊塢走運的藝術家,都是靠放棄自己的特色,屈從標準化與商業要求,否則就被環境拋棄。 相對來說,卓別林在電影這一行中還是占了優勢的。 他既自己編劇自己主演又自己導演,製片廠也是自己的,控制了影片的全部生產過程,享有了創作自由,可以少受別人的箝制。 然而,喜劇影片要拍出史詩性難度頗巨,他每天冥思苦想,一個多月過去了,什麼主題、情節也想不出來。 一個周末,卓別林又應邀去道格拉斯·范朋克家裡休憩。 星期天早晨用過早餐後,卓別林閒來無事,在客廳裡翻看立體風景照片。 那疊照片中有幾張,是美國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克朗代克河流域風景。 這兩處在19世紀下葉都發現了金礦,一時淘金者聞風而至,趨之若鶩。 照片裡有一張拍的正是一長列勘探金礦的人們,攀登一處冰凍的山巒,越過一個雪山口。 照片背面的文字,說的是當年這些人怎樣在冰天雪地環境中克服困難…… 卓別林看到這裡,馬上聯想起他曾看過的愛爾蘭人帕特裡克·布林寫的一本日記。 那是記述1846年,一支往美國西南部拓荒的隊伍,翻越內華達山脈去加利福尼亞時,迷失方向後被大雪覊困在高山雪原中。 160人中多數凍餓病死,生還者僅十分之一。 為了生存,有的人什麼都吃,到最後甚至為活命而吃同伴的屍體。 這些信息,使時刻在動腦子的卓別林的思維,馬上活躍起來。 離奇的想象如泉水般噴湧而出,一些喜劇情節和可笑的動作呼之慾出。 例如在饑餓難耐的情況下,他把自己的皮鞋煮熟來吃。 用叉子挑起鞋帶放到嘴裡,彷彿那是麵條。 至于鞋釘,像剔骨頭一樣剔出來,還吮吸一下上面的汁。 而他的同伴餓昏了頭,竟花了眼把他看作一隻「鷄」…… 藝術規律是那麼奇特,卓別林體會到:悲劇的素材也可以創作出喜劇,雖然它們是一對矛盾,但因某些悲劇的因素往往能激起可笑的心理。 他想,大概因為這種笑是一種反抗的態度,每到無可奈何的時候,人們就必須用嘲笑或別的什麼笑,去反抗自然的力量和其他外力…… 他整整構思了半年之久,設計了主要的人物、情節和大部分鏡頭。 他給這個動作喜劇片取片名《淘金記》,開頭字幕寫道:在阿拉斯加形成瘋狂般的淘金熱潮時期,成千上萬的人從世界各個角落蜂擁而來。 但是,很多人從來沒有想過,在艱苦、嚴寒、缺乏食物和冰天雪地、人跡罕至的這塊地方,不知道要經受多麼大的困難。 但是,等待他們的就是這樣的困難。 故事是這樣的:拉著裝有帳篷的雪橇、背着沉重的旅行用具、尋找金礦的探險者,排着長長的像螞蟻一般的隊伍,蠕動在雪原中。 第3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卓別林》
第3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