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爾用乾脆利落的語言,向馬背上的基奇納將軍報告了敵情,回答了詢問。 這位將軍留着濃密的鬍鬚,目光鋭利,臉膛曬成紫紅色,給丘吉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們此時誰也沒有料到,以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基奇納任陸軍大臣,丘吉爾任海軍大臣,共同挑起英國內閣的軍事重任。 9月 2日,騎兵連長派丘吉爾帶領偵察隊去山峰上偵察敵情。 黎明之前出發,晨光熹微時登上山頂,視野由200米擴大到400米再到800米,突然發現遠方平原上有些閃爍的東西愈來愈明亮,那是蘇丹軍隊的刀鞘。 他寫了紙條,命令下士回去報告。 不久,下士帶回參謀長簽署的命令,要他們留在原地繼續觀察,隨時報告。 接着,英軍向正朝山頂爬來的蘇丹部隊開炮,炮彈越過丘吉爾頭頂在敵軍陣地爆炸。 直到穿黑衣、戴頭巾、拿長矛的蘇丹偵察兵已進入手槍射程以內,大部隊隨後就到,英軍步兵很快就要開始射擊,丘吉爾他們才趕緊回到自己陣地。 蘇丹軍隊越過兩軍之間的山峰衝下來,丘吉爾在騎兵團參加了戰鬥。 這 ① 恩圖曼現譯烏姆杜爾曼,在蘇丹首都喀土穆以北約20公里處,位於青、白尼羅河會合處西岸。 是英國軍事史上騎兵對步兵發動的一次殘忍的進攻,也是丘吉爾從軍以來參加的規模最大、最殘酷的一次戰鬥。 英軍岸上、艦上70門大炮齊發,蘇丹軍隊損失了六七千人。 目睹長矛部隊無法前進,蘇丹手執新舊槍支的部隊沒有瞄準就向英軍發動猛烈射擊,英軍死傷兩百餘名。 丘吉爾所在的騎兵連乘勝追擊途中,突然側翼遭到襲擊,連隊立即向右轉,由縱隊改成橫隊迎戰。 丘吉爾右臂揮刀用力過猛,右肩脫臼疼痛難忍,只好插刀入鞘,拔出在倫敦買的新式自動手槍。 剛打開保險,一個匐伏在近旁的藍衣敵軍就向他開槍。 槍法雖不准,丘吉爾的馬卻滑倒在乾涸的河床上。 等他從地上爬起,再騎上馬,已被十幾個敵人包圍。 一人揮舞戰刀衝殺過來,丘吉爾連忙撥動扳機。 槍響刀落,敵人跌倒在他的馬蹄前。 又一名敵人拔刀相向,由於距離太近,丘吉爾只好用槍身敲擊他的腦袋。 這時又發現左邊10米處,有一名穿著鮮艷服裝和頭戴鋼盔的蘇丹騎兵,丘吉爾毫不猶豫地向他開槍,被他閃過。 接着又有幾個敵人舉着長矛向他殺來,丘吉爾突然感到一陣恐慌,他想到孤身在敵陣中橫衝直撞實在太愚蠢,便緊貼馬鞍,拍打戰馬,突圍而去。 蘇丹托鉢僧部隊在恩圖曼戰役中被擊潰了。 勝利者幾次橫掃戰場,把蘇丹傷兵全部打死。 丘吉爾對英軍的殘忍和基奇納的縱容感到憤慨,他給母親的信中說:「基奇納可以作為一個將軍,但他永遠不是一位紳士。 」 僅在一個月中,丘吉爾從寄給《晨郵報》的戰地通訊中,就獲取了 300多英鎊的收入,而作為一個中尉,他當時的月薪不過12.5英鎊。 丘吉爾更深刻地體驗到,新聞工作可以使他名利雙收,而出名和賺錢則是他從事政治活動不可或缺的階梯和資本。 他給母親的信說:「我對士兵的生活觀察得越多,就越是不喜歡這種生活,而且更加相信這不是我的天職。 」他越來越以為他的天職是當政治家。 一次戰鬥經歷一本書。 丘吉爾這次撰寫新書,比起關於印度之戰的那本書又前進了一步,它不限于將戰地通訊加以彙編、整理和加工,他要把它寫成英國征服埃及和蘇丹的歷史。 他從恩圖曼戰役的參加者蒐集了大量素材,又在開羅請克羅默為他介紹有學識的英埃官員,組織他們座談,回憶發掘史料。 一回到班加羅爾,他就埋頭著述。 1899年 10月,這部名為《尼羅河上的戰爭》的書出版了,它分為兩卷,長達950頁。 年方24歲的作者的這部新書,資料豐富翔實,文字生動有趣,尤其令人讚賞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抒發了一個英國青年應有的正義感,有人認為它是丘吉爾寫得最好的一本書。 書中尖鋭地批評了基奇納將軍侮辱馬赫迪陵墓的暴行,認為這種野蠻、卑劣的行徑也是對敬仰馬赫迪的蘇丹人的莫大侮辱。 丘吉爾諷刺地描寫道:「按照赫伯特·基奇納爵士的命令,陵墓遭到褻瀆並被夷為平地。 馬赫迪的遺體被挖掘出來,把他的腦袋從軀體上砍下來……士兵們用手傳遞到開羅,當作有趣的戰利品……四肢和軀體被扔進尼羅河。 這就是勝利者的俠義行為。 」書中還直言不諱地指責基奇納「對別人漠不關心」,「極度忽視……治療傷病員的醫療部門」,「他對部下的殘暴行徑採取放縱態度,而這種殘暴行徑往往未必是由於敵軍同樣的行為所引起」。 書中還揭露了殖民主義的偽善、可憎面目。 他說很多英國人「對托鉢僧——從馬赫迪到哈里發——百般咒罵,把一切可以臆造出來的罪行都加到他們頭上。 ……但是,當把這些咒罵灌輸給戰場上的軍人,使他們認為敵人是一些玷污大地的寄生蟲的時候,這些軍人就會做出野蠻的事情來。 此外,這種隨意的責難是極端不公正、極端危險和毫無必要的……對人們宣稱英國和埃及軍隊開進恩圖曼是為了把人民從哈里發的枷鎖下解放出來。 可是,解放者從來還沒有這樣不受歡迎……說戰爭是為了懲罰托鉢僧的罪惡行徑,那是偽善。 」 第1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邱吉爾傳》
第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