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一條沒來得及趕回家中團聚的外地貨船,被迫停在上游不遠的竹山灣躲避洪水,而縴夫和船工都步行回家去了,只留了一個才上船不久的年輕後生在看守船隻,不期,貨船的纜索竟斷了……依照氣象規律,冬天是不會暴漲洪水的,但在那一年,竟連續下了整整三天三夜瓢潑大雨,澄碧清澈的資水,也變得渾濁泥黃了,樹木雜柴如同狂獅猛獸,在江峽中亂衝亂撞……伯父自然是最清楚情況有多危急的。 遠遠地,我看見伯父三下兩下扒掉衣服,毫不猶豫也毫不畏懼地縱身跳進了滾滾狂濤。 我不禁心裡一緊,那是怎樣寒冷的天氣呀!待我和伯母追着那如同脫韁野馬似的貨船趕到崩洪灘灘頭時,伯父已經鯉魚打挺般躍在船上了。 哦,伯父,你那瘦削的骨骼,是鐵打的麼?你那瘡痕斑斑的軀體,是銅鑄的麼?只是我也看得非常清楚,當您回過頭來望了一眼拚命地緊追的我和伯母時,一行渾濁的老淚,已把苦澀沖刷成縱橫的溝壑……許是料定這船在闖崩洪灘時十之八九難得有救了罷。 伯父一掌將那位仍在嘶聲呼救的年輕漢子推入了水中,旋即,又飆了塊船板給他做依託,自己則撐着船篷跳到了舵艙……終於,那位外地漢子爬上了江岸……然而就在此刻,「轟隆——!」一聲巨響,如沉雷般從遠處傳來,把我們的心都撞得碎了。 木然地,我們立在崩洪灘灘頭,不敢向遠處張望——伯父啊伯父!我想:您是已經做了種種努力的,為異方的同行保全貨船,也為和我們團聚一塊歡度歲末——伯母為您煨的老白干還沒冷呢,桌上的菜也還在散着熱氣呢,但是,由於洪水實在太猛,慣性使然,您終於沒能躲避開這資水第一險灘——崩洪灘兩岸陰森森左逼右突于江峽中的礁崖的暗算。 天已暗了下來,北風呼呼,黧黑的石山上,有猿在啼嘯;崩洪灘的灘嘯聲,也一陣緊似一陣了……哦哦,那不是在為我伯父的悲壯殉身奏着一支深沉的哀樂麼?我吃驚那噩耗居然傳開得如此神速,就在我伯父遇難後沒幾天,我家門前的江面上,倏忽間便聚集了成百條船,桅杆豎立似森林,而帆蓬,卻耷拉著只掛了一半那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哀悼她的元勛和功臣所舉行的儀式啊。 伯母激動得身子都發起抖來。 「你看,你看,船幫裡都悼念你伯父來了!」說著,忙拉了我跪倒在堂中的神龕下,聲音愈來愈哽咽,喃喃地說著些我聽不甚清楚的言語。 我想:那一定是伯母在告慰伯父的亡靈罷。 偷偷地,我望了眼神龕上伯父的遺像,說也奇怪,我倏忽覺得,伯父就是一位哲人,他那肅穆的表情裡,包涵着許多讓後人一輩子也領悟不盡的道理……有聲音從江面上蓋了過來:「佬大,你安息罷……」佬大是我伯父在水上的稱呼,我回過頭去,立時便驚得獃了:成百條船上,正跪倒着一片黑紅脊背的漢子——那是些面對著颶風狂浪敢於將苦難笑飲狂餐的鐵錚錚的漢子啊!為了表示對我伯父的亡靈深重的哀悼,在如此嚴寒的日子。 他們竟然全都一絲不掛地赤裸着上身……我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會有這等事情發生——那位平素怯懦如女人的船工就是那位曾留下來看守船隻的異鄉漢子,居然在極度痛苦的燒灼中,能夠昇華到完全忘我的境界忘記了幾百上千年資水的傳統道德……,他似乎變成了另一個人,發狂一般,跳上江岸直朝我們母侄衝來,一手將我的伯母摟起,如灘嘯一般一字一頓地宣佈:「我——要——娶——你!」伯母的臉色刷地慘白,陡然從那漢子的懷中掙脫開來,接着一聲撕心裂肺的長嚎:「佬——大——啊!」便猛地朝伯父的遺像撲去,把伯父緊緊地摟進懷裡,許久許久,又出人意料地轉過身來,一雙拳頭如鐵鎚,擂打着那漢子的胸脯;然而那漢子竟任其錘打,一動不動,如一座堅不可摧的石山……不知是我伯母捶打得累了呢,還是終於被那漢子鐵打的意志所感化?不知在什麼時候,她那激憤的拳頭居然變成了溫柔的手掌,在那漢子青腫的胸脯上痛愛地撫摸……人們一怔,旋即,一個個便全都低下了頭去。 我知道:那是船幫對這位敢於以如此一種抉擇作為報答的行為的默許;也是對我伯母那種似乎是離經叛道的行為的首肯。 其時,世界一派靜穆,只有資水湯湯,一如天與地的啜泣……——啊!資水河,我的船幫!我的船幫哪! 自學三要《龍門陣》袁庭棟 偌大一個社會中,人人都在學習,而在學校中學習的,永遠只是少數,大多數總是自學者。 如何對待自學,如何搞好自學,成為大家時常議論的問題,這也就十分自然了。 作為一個自學者,需要堅定的決心和毅力,這方面過去已談得較多,這裡,我想談談另外幾個問題,我認為這對立志自學的同志是極為重要的。 第一,要根據主客觀條件慎重地選擇讀書治學的方向。 最近幾年來,為自學青年提供的社會條件越來越多,有些青年同志求知心切,饑不擇食,什麼都學,漫無邊際;有些則以能進哪個補習班為轉移,揀入籃子就算菜;還有不少人一心要當作家,這兩年又特別熱衷于編電影文學劇本。 「開卷 有益」這話是不錯的,知識面宜廣博以固基礎,但對於自學的同志,特別是業餘自學的同志,時間有限,就應特別講究利用時間的效率。 所以,自學一定要有一個方向。 第32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中國散文大鑒》
第3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