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象幾天不到熱閙場所,別人就會忘記你,就覺得冷清、寂寞了。 其實,越是怕寂寞的人,將來就會很寂寞。 因為你把時間和精力都花在熱閙場所,沒有時間讀書,沒有時間研究自己的學問,在熱閙場中混到老,什麼成就也沒有,最後社會不承認你,越老越寂寞,以後死得也寂寞。 死後煙消雲散,誰又記得你這個不甘寂寞的人呢! 所以,甘于寂寞的人,將來倒不會寂寞的。 戲劇界的梅蘭芳、蓋叫天、周信芳,還有楊小樓、金少山是不寂寞的,他們平時一直在家裡練功,提高。 許多卓越的書畫家,都是不寂寞的,很多在平時卻是甘于寂寞,謝絶應酬,時間和精力都用在應該用的地方。 你們年輕,精力正旺,正是做學問的好時光。 一定要甘于寂寞。 你集中一段時間閉門學習,不去趕熱閙,社會上暫時不出現,沒啥了不起,等你真正有成就,社會上永遠記得你,你就永遠不會冷清,不會寂寞了。 這是我的經驗之談。 我這些話可能不對,我也不是反對參加必要的社會活動,我只是對那些「不甘寂寞」,好軋「閙猛」的人提點意見:一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要珍惜它。 要事業,也要生活新清華張紅 生活的動力是什麼?是矛盾。 今天我所講的就涉及到這樣一個矛盾:工科女大學生應該選擇事業,還是生活? 有人說,在工科大學裡,一切都按照男性的邏輯高速運轉笑當然,這有些誇張。 但確實我們要和男同學一起,去征服每一條定理、每一道習題,去學會規定掌握的每一種技巧,付出和男同學一樣甚至更多的體力和精力。 高頻率的生活節奏象汽錘鍛打毛坯似的衝擊着我們女性精細的內心世界,事業強烈的排列性像離心力一樣,分離着我們生活的色彩。 議論有位女同學的詩裡這樣寫着:「書/士兵一樣排列/永恆地佔領我的清早、黃昏/主宰我的日月星辰……」我們每天一般要學習十個小時,考試期間就更多了。 有時累極了,真想閉上眼睛,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幹。 可是難啊,真叫你一天不摸書,反倒像犯了罪一樣,心裡特別難受。 還是那位同學的詩裡說得好:「我不想埋怨/書包在我肩上很沉很沉/因為我知道/只有沉重的跋涉/才能帶來收穫的沉重。 」的確,我們耕耘的是一片沉重的土地,但收穫的卻是一串金色的果實。 從學習中,從事業裡,我們感受到一種奇特的快樂,它像青橄欖一樣——先苦而後甜。 我們清華有這樣一首歌唱:「我們大學生活,充滿智慧的歌,那是緊張的歌,也是輕快的歌,緊張輕快一樣火熱……」你們喜歡這首歌嗎?掌聲可以看出,我們的生活是非常緊張忙碌的。 這樣的生活,使我們女生很少有時間和精力過多地顧及那些女孩子特有的樂趣。 有這樣一件事給我印象很深:我們宿舍同學的表姐來北京看望她,儘管她們從來沒有見過面,但表姐從車站熙熙攘攘的人群裡一下就認出了她,後來我隨口問了句:「你們是怎麼認識的?」表姐說:「那還不容易,你看街上女孩哪個像你們這樣打扮?你們呀也真是……笑」我聽完先是笑了,而後想了很久,想了很多。 表姐和社會上許多人一樣並不瞭解、更不理解我們。 我們熱愛事業,又熱愛生活,這就使我們很矛盾。 當事業和生活發生激烈衝突時,生活就被捲入了痛苦的漩渦。 早幾天,我接到了一位女友的來信,念一段給大家聽:“我真不知如何是好了,如果說父母反對我考研究生是意料之中的事兒,那小華她的男朋友,也是大學生的意見則使我震驚。 他來信時說,他不願做第二個傅家傑,更不願意在不均衡的家庭裡生活。 在我最需要支持的時候,他卻退卻了。 考與不考不是一種簡單的選擇,它將決定我的生活道路。 你看,我該怎麼辦?” 我女友的經歷是很有代表性的。 這是一個現實,是幾千年根深蒂固的舊時代留下的陰影!在人們眼裡,好像女性成功的路就必須是一條過激的路,也就是說,必定要失去常人生活的寧靜和樂趣,注定得不到眾人的理解。 一種無形的力量把我們推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我們不得不選擇。 如果我們放棄事業,在安樂窩裡消磨人生,我們就有愧於貧窮的祖國,有愧於人民的培養,我們的良心就要忍受羞愧的折磨。 正是事業,昇華了我們的生活,鑄造了我們的信念,萃取了人生的真諦。 事業的追求和奮鬥,使我們失去了一些個人生活的幸福,也正是從事業中我們找到了更高層次的幸福的源泉。 自古巾幗多英雄。 在人類文明史上,無數傑出的婦女為了改變自己低下的地位,進行了不屈的抗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有多少婦女,為了事業的成功不得不犧牲自己生活的幸福。 這樣的例子還少嗎?這是她們時代的社會制度和文明程度的殘酷的裁決!今天,我們能夠同男子一道分擔社會的責任是來之不易的。 面對歷史和未來,我們絲毫不能退卻,我們必須選擇和獻身於事業。 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這樣一個社會裡,這就使我們的事業同千百萬人的幸福聯繫在一起。 事業,不再是個人奮斗的題目了。 女性在事業上作無謂犧牲的時代正在結束!我們要在事業和生活之間構築堅固的橋樑,我們這一代人的事業就是通向一個嶄新時代的曲折的路。 第27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中國散文大鑒》
第27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