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社會,天下在振興,民族在發奮,咱們不企圖做官,以仕途之望作功于國家,但作為凡人百姓,咱們卻只有讀書習文才能有益於社會啊。 你也立志寫作,兄很高興,你就要把書看重,什麼都不要眼紅,眼紅讀書,什麼朋友都可拋棄,但書之友不能一日不交。 貧困倒是當作家的準備條件,書是忌富,人富則思墮。 你目下處境正好逼你靜心地讀書,深知書中的精義。 這道理人往往以為不信,走過來方纔醒悟,小妹可將我的話記住,免得以後「悔之不及。 」 兄在外已經十年,自不敢忘了讀書,所作一、二篇文章,盡屬膚淺習作,愈使讀書不已。 過了二月二十一日,已到了而立之年,方更知立身難,立德難,立文難。 夜讀《西遊記》,悟出「取經唯誠,伏怪以力」,不覺懷多感激,臨風嘆息。 兄在你這般年紀,讀書目過能記,每每是借來之書,讀得也十分注重。 而今桌上、幾上,案上,床上滿是書籍,卻常常讀過十不能記下四五,這全是年齡所致也。 我至今只有以抄寫輔助強記,但你一定要珍惜現在年紀,多多讀書啊! 既有條件,讀書萬萬不能狹窄。 文學書要讀,政治書要讀,哲學、歷史、美學、天文、地理、醫藥、建築、美術、樂理……凡能找到的書,都要讀讀。 若讀書面窄,借鑒就不多,思路就不廣,觸一而不能通三。 但是切切又不要忘了精讀,真正的本事掌握,全在於精讀。 世上好書,浩如煙海,一生不可能讀完,且又有的書雖好,但不能全為之喜愛,如我一生不喜食肉,但肉卻確實是世上好東西。 你若喜歡上一本書了,不妨多讀:第一遍可囫圇吞棗讀,這叫享受;第二遍就靜心坐下來讀,這叫吟味;第三遍便要一句一句想著讀,這叫深究。 三篇讀過,放上幾天,再去讀讀,常又會有再新再悟的地方。 你真真正正愛上這本書了,就在一個時期多找些這位作家的書來讀,讀他的長篇,讀他的中篇,讀他的短篇,或者散文,或者詩歌,或者理論。 再讀外人對他的評論,所寫的傳記。 也可再讀讀和他同期作家的一些作品。 這樣你知道他的文了,更知道他的人了,明白當時是什麼社會,如何的文壇,他的經歷、性格、人品、愛好等等是怎樣促使他的風格的形成。 大凡世上,一個作家都有自己一套寫法,都是有跡而可覓尋,當然有的天分太高了,便不是一時一陣便可理得清的。 兄讀中國的莊子、太白、東坡詩文,讀外國的泰戈爾、川端康成、海明威之文,便至今于起滅轉接之間不可測識。 說來,還是兄讀書太少,覺悟淺薄啊!如此這番讀過,你就不要理他了,將他丟開,重新進攻另一個大家。 文學是在突破中前進,你要時時注意,前人走到了什麼地方,同輩人走到了什麼地方?任何一個大家,你只能繼承,不能重複,你要在讀他的作品時,就將他拉到你的腳下來讀。 這不是狂妄,這正是知其長,曉其短,師精神而棄皮毛啊。 虛無主義可笑,但全然跪倒來讀,他可以使你得益,也可能使你受損,永遠在他的屁股後了。 這你要好好記住。 在家時,逢小妹生日,兄總為你梳那一雙細辮,親手要為你剝娘煮熟的鷄蛋。 一走十年,竟總是忘了你生日的具體時間,這你是該罵我的了。 今年一入夏,我便時時提醒自己,要到時一定祝賀你成人。 鄰居婦人要送你一筆大錢,說我寫書,稿費易如就地俯拾。 我反駁,又說我「肥豬也哼哼」。 咳,鄰人只知是錢!人活着不能沒錢,但只要有一碗飯吃,錢又算個什麼呢?如今稿費低賤,家豈是以稿費發得?!讀書要讀精品,寫書要立之於身,功于天下,哪裡是鄰居婦人之見啊!這麼多年,兄並不敢奢侈,只是簡樸,唯恐忘了往昔困頓,也是不忘了往昔,方將所得數錢盡買了書籍。 所以,小妹生日,兄什麼也不送,僅買一套名著十冊給你寄來,乞妹快活。 讀書與你們自己阿憶博士 讀適合你的書如果你的專業不是文學,你大可不必去讀那些被稱之為名著的書。 對一個普通的愛書者,他不必認為讀某部書是「必要的」。 許多名著對於普通人來說是沉悶而拖泥帶水的,如果你看十八世紀的書,其中會有大段大段的道德說教,而十九世紀的名著裡充斥着毫我意義的景物描寫,你盡可以跳讀,甚至因為這些原因乾脆不去讀整部書。 不要由於看不進去這類書而懷疑自己,大多數時候這都不是你的錯。 有些作品是由於它的作者出了大名,被胡亂選進了文集,如果讀雪萊的《貓》,你是無法從「一隻貓咪真痛苦,確確實實不舒服」這樣的劣句中感受到詩之美的,那不如忘掉它! 總之,你和適合你的作品應該是一見鍾情,這種鍾情不要受社會意見的左右。 許多名人和名著是社會的、歷史的產物,但不必是你個人必須欣賞的。 你個人的原則應該是率性而讀,你的閲讀應該帶給你最大的快樂,讓你看了第一段,如果不看第二段就會當場憋死。 此外,人的年齡與接納性有着極大的關係,這就像河水的發展,在上游它是涓涓細流,而它的中下游會越來越易於囊括更為廣大的東西;也像樹的枝頭,每一時刻它都在尋找高於現在的高度。 所以如果你的年齡剛好適合瓊瑤,那就坦然地讀她。 等你長大了,你自然會得到更為高級的東西。 第5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中國散文大鑒》
第5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