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長嘆一聲說:「大雁啊!大雁!不是我自己願意變老的,實在是這時光無止境地循環,讓我不得不老去的啊!」 我是在前年春天第一次聽到這首歌的。 在台北中廣的錄音室裡,從蒙古來的巴”“達拉老先生應邀演唱幾首蒙古民謡。 每唱一首,他都要先向我解說歌詞的大意,好讓我能向聽眾作簡短的介紹。 幫我們兩人翻譯的杜布與巴雅爾,在翻譯到這首歌最後一段的時候,忽然停頓了下來,哽咽不語。 這位朋友處事一向沉穩,我很少看到他這樣失態過,不禁有點驚訝。 可是,在幾秒鐘之後,等到他終於把最後一段歌詞翻譯出來的時候,就輪到我哽咽失聲了。 「大雁啊!大雁!不是我自己願意變老的,實在是這時光無止盡地循環,讓我不得不老去的啊!」 老先生站在錄音室中間,穿著蒙古長袍,仰首高歌,好像就是那個站在草原上的老人,彷彿空中真有大雁飛來與應答,高亢蒼涼的歌聲,唱出了生命的疼痛與無奈。 我的淚水隨着歌聲紛紛落下,不能遏止。 每一首曾流傳下來的歌,應該都是從我們心裡最痛的地方唱出來的吧? 巴達拉老先生几乎用了一生的時間,在草原上採集與傳授蒙古民謡,他說:「我想,人活着總有些天真的理想。 這麼美麗的歌謡既然是祖先從心裡面唱出來給我們聽的,那麼,就讓我們再把它唱進子孫的心裡面去吧。 」 去年8月,巴達拉老先生因為急病在烏蘭巴托逝世。 我一直想向他表達的謝意,以及台北的朋友們想為他錄製專集的心願,如今都再也沒有實現的機會了。 當大雁再飛回到北方去的時候,草原上有誰能夠再回答它呢? 但求破衣裡面是人農婦隨筆選 和阿波閒聊,他忽然說:「農婦,過去你總是穿得破破舊舊的,現在比較好多」他說得對,我常穿最謙價布料做的衫褲,穿「癩痢頭兒子」嫌窄的舊衣,近幾年,阿芝學會了剪裁,才給我縫了幾件像樣的衣裳。 我認為衣服是用來蔽體保暖的,別無任何意義。 而人究竟是愛美的動物,在服裝有刻意求美,是天性,也能添一些生活情趣。 所以我很贊成別人穿得漂亮。 有些人很考究服裝,有閒、有錢,也有人伺候,大可講究一下衣着的藝術,卻不是代表他們的身份。 前幾天,有個年輕人來信告訴我,他從書店所買的英前首相希思的著作中,見希思儘管穿一身質料和款式奇舊的西裝,卻掩飾不了他那種氣派。 德國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布蘭德衣着十分考究,但是,當人們見到他的時候,誰也不會留意他的服裝,因為他的風采掩蓋了一切。 美國那位百萬年薪的電視新聞女訪問員,據一位《紐約時報》記者說,她的服裝和普通主婦們一樣,多是在公司大減價時購置的,她的「百萬」身價,並不因廉價服裝而減低。 以色列老祖母梅厄夫人,和以色列大學的女學生閒聊時說:「我的縫紉技巧奇劣,但自十幾歲開始,我的衣服多數是自己做的,我相信別人給我評價,與我的服裝無關。 」 農婦任其衣服破舊,窮是一個原因,同時身材像啤酒桶,不敢糟蹋好布料和好手工,但喜歡別人穿得漂亮,見到打扮得好看的年輕人,就有說不出的開心,經常鼓勵他們穿好看的衣服。 不過,好看的服裝並不一定名貴,一塊普普通通的布料也能做一件漂亮衣裳。 有些人動輒講名質料、名剪裁、名縫工,真是可憐,一個人要藉服裝來抬高身價,已充分說明他本身是沒有什麼身價的人。 換言之,人格完整,能夠坦然在人前站立的人,是不必依靠名貴服裝的。 有一位老教授應一群闊佬邀請會談,他老人家穿一身灰布棉袍,衣袖上有兩個補釘,農婦見了很難過,說:「我的老師像老丐頭!」 他瞪着我哼一聲,說道:“我站在那些人中間,十分自傲,衣裳破爛算什麼? 只要破爛衣裳裡面是『人』!” 這幾句話,至今還留在耳邊,在許多名貴的服裝裡面,未必是「人」呢! 當你成了時間富翁以後《科學24小時》1982.3岑濟鳴 中國 時間是一種最稀有的資源。 ”這是美國管理學家杜拉克的一句名言。 當你工作、學習十分忙碌時,往往惜秒如金,集中自己的大部精力而拋棄一些生活瑣事。 然而,有時也會出現另一種狀況:你擁有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成了一位「時間富翁」。 這時候,你可能會出現哪些變化呢? 1.你可能感到從未有過的疲勞和厭倦。 美國曾有一家由小並大的新公司,合併後出現了60名清閒無事的職員。 起初公司讓他們提早回家,結果引起了其他700名職員的不滿。 後來只得重新決定讓多餘的職員也整天留在公司,這些人奉命在每天上午8時報到,下午4時40分回家,天天隨便遊蕩,把時間花在閲讀報紙、雜誌、廉價書和打紙牌、下棋、針織或聊天上。 一位女職員說:“嘿!開始我覺得這倒是很不錯的。 但現在我感到,這些日子比我一生所經歷過的任何時刻更為睏倦。 我到家時便精疲力竭地躺下了. 2.你可能意志消沉,喪失追求成就的慾望。 1958年,英國社會學家帕金森曾寫《帕金森定律》一書,指出:人都需要刺激,對於腦力勞動者的刺激,有賴於他的成就大小。 美國有一家研究核武器的公司。 曾經碰到8000名科學家、工程師的時間過剩問題。 第3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中國散文大鑒》
第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