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雖然未必真有其事,可是佛家忍性的修養工夫,實在比咱們的道家不知高了許多。 六朝道家佛家的思想最有勢力,恰在這個時期中國的民族最倒霉,北方經過五 胡十六國以及北朝的蹂躪,可憐南方小朝廷,還是偏處一隅,相忍為國,醉生夢死,苟安旦夕。 宋朝雖說好像是儒家思想最占勢力,其實一般道學家戴的是儒家帽子,卻穿了佛家道家的裏衣。 他們好發議論,沒有實際工夫。 「議論未定,兵已渡河」,貽為千古笑柄。 這一時期中國民族也最倒霉,北方始終在異民族手裡,結果南方的小朝廷退讓,退讓,一直退到廣州的海裡崖山,小皇帝投海死了。 明朝道學號為中興。 所謂儒家還是販的佛道兩家的貨色,即消極的哲學,懶惰的哲學,不求長進的哲學。 雖說有個王陽明算為無用的書生吐了一口氣,可是王學的末流,墮落做了狂禪。 明朝亡了,中國民族又倒霉三百年。 我雖然不一定要把兩千年來受異民族侵略倒霉的責任,通通推在道家佛家乃至號為儒家的道學家身上。 但這三派思想浸透中國民族的血液,已經久遠了,三派所最注重的忍性修養工夫做得愈精進,愈深湛,就愈成為牢不可破的民族性。 因此這個在世界上最會忍耐一切的偉大的民族,也就愈成為最適于被侮辱被侵略的民族了。 被作為墨家的一個哲學家說,「見侮不辱,救世之鬥。 」忍受一切,提倡和平,好偉大的和平主義者!記得清儒張培仁的《妙香室叢話》裡有一段說:忍之一字,天下之通寶也。 如與人相辯是非,這其間着個忍字,省了多少口舌。 如與美人同眠,這其間着個忍字,養了多少精神。 ……凡世間種種有為,才起念頭,便惺然着忍,如馬欲逸,應手加鞭,則省事多矣。 但忍中有真丹,又是和之一字。 以和運忍,如刀割水無傷。 和者,眾人見以為狂風驟雨,我見以為春風和氣,眾人見以為怒濤,我見以為平地,乃謂之和耳。 這也像是說的忍耐與和平二者有不可分離的關係。 難怪中國民族是這個世界上最會忍耐一切的偉大的民族。 同時又是這個世界上最愛和平的偉大的民族。 原載《太白》1935年9月2卷12期 正面文章反看法 陳子展 因為一場大病,從死神手裡逃出來,驚魂甫定,神智轉清,靜臥幾天,更多瞑想。 不料思之思之,鬼神通之。 讀書二十年讀不通,忽然靈機一動,豁然貫通了。 啊呀,我才知道正面文章是要反看的。 例如你初到上海,你總會感覺到公共毛坑的缺乏,尤其是在法租界。 倘若你是頭等阿木林,認真相信「禁止小便,如違送捕」的告白,你雖看見那裡尿流滿地,臭氣熏天,你也只有發尿急的。 再如電車頭等車箱裡,每有「禁止吸煙」的華洋文告白,我卻看見許多碧眼高鼻的外國人,口含雪茄,煙氣四散,令人氣悶頭痛。 還有報紙上許多廣告是騙人的,那不再說,便是時事記載,至少也有十 分之七八,須用我的「正面文章反看法」讀它,你才不會上當。 比如說某地肅清,剿匪告一段落,其實所謂某地肅清也者,只是把匪由甲地趕到乙地罷了。 肅清雲乎哉?賀龍不止死一次,還是有一個賀龍。 朱毛敗退老巢不止一次,他們還是不止占一個老巢。 例如大家都喊「航空救國」,其實沒有看見一隻飛機敢還日本一個炸彈的。 炸匪,炸沉自己的兵艦,卻是真的。 「長期抵抗」等於長期不抵抗,「收回失地」等於「不收回失地」,你都要看它反面的意義。 總之我們讀書做事做人,都不可認真一面,正面文章之外,須知有一個反面在。 倘若你太認真一面了,小之則蒙不慧之名,大之則有殺頭之禍。 什麼打倒帝國主義,什麼打倒軍閥,以及打倒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紳之類,許多青年過于相信這類的宣傳標語,自以為革命,他們可寶貴的生命便輕輕送掉了的,倒還戴上反革命的罪名。 有些聰明人僅僅把這些東西做幌子,小之則有事可做,不失溫飽;大之則陞官發財,安富尊榮。 管什麼革命不革命,不過面子上不能不做正面文章。 不懂「正面文章 反看法」的人,讀書不通,做官不靈,發財不能,做人也不聰明。 一法通,百法通,我願把這個獨得之秘貢獻大家,自我發明,並不專利。 川 島 (1901.6.1—1981.5.12) 原名章廷謙、字矛塵。 生於浙江上虞。 是中國現代着名的散文家。 1919年入北京大學哲學系。 1922年畢業,留校任職。 常為北京《晨報》副刊寫稿。 1922年8月17日發表第 一篇雜感《撒但的行徑》。 1924年與孫伏園、魯迅等共同創辦《語絲》周刊,參與出版發行事務、並成為主要的撰稿人。 1926年魯迅被迫離京前往廈門大學任教。 魯迅離廈門後不久,他轉往浙江大學和抗州高級中學任教。 1932年北上,在北京大學、北平女子文理學院任教。 抗日戰爭爆發後南遷,先後在長沙臨時大學、昆明西南聯大任職。 抗戰勝利後,回到北京大學執教.1949年10月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任中央委員。 着作書目: 《月夜》(散文集)1924,北大新潮社 《和魯迅相處的日子》(回憶錄)1958,人文 《川島選集》(散文集)1984,人文 欠缺點綴的中國人 川 島 第8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白話散文集粹》
第8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