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味字,是讀書的關鍵。 所謂味,是不可捉摸的,一人有一人胃口,各不相同,所好的味亦異,所以必先知其所好,始能讀出味來。 有人自幼嚼書本,老大不能通一經,便是食古不化勉強讀書所致。 袁中郎所謂讀所好之書,所不好之書可讓他人讀之,這是知味的讀法。 若必強讀,消化不來,必生疳積胃滯諸病。 口之於味,不可強同,不能因我之所嗜好以強人。 先生不能以其所好強學生去讀,父親亦不得以其所好強兒子去讀。 所以書不可強讀,強讀必無效,反而有害,這是讀書之第一義。 有愚人請人開一張必讀書目,硬着頭皮咬着牙根去讀,殊不知讀書須求氣質相合。 人之氣質各有不同,英人俗語所謂「在一人吃來是補品,在他人吃來是毒質」Ones meat is nothers poison。 因為聽說某書是名著,因為要做通人,硬着頭皮去讀,結果必毫無所得。 過後思之,如做一場噩夢。 甚且終身視讀書為畏途,提起書名來便頭痛。 蕭伯納說許多英國人終身不看莎士比亞,就是因為幼年塾師強迫背誦種下的惡果。 許多人離校以後,終身不再看詩,不看歷史,亦是旨趣未到學校迫其必修所致。 所以讀書不可勉強,因為學問思想是慢慢懷胎滋長出來的。 其滋長自有滋長的道理,如草木之榮枯,河流之轉向,各有其自然之勢。 逆勢必無成就。 樹木的南枝遮蔭,自會向北枝發展,否則枯槁以待斃。 河流遇了磯石懸崖,也會轉向,不是硬衝,只要順勢流下,總有流入東海之一日。 世上無人人必讀之書,只有在某時某地某種心境下不得不讀之書。 有你所應讀,我所萬不可讀,有此時可讀,彼時不可讀。 即使有必讀之書,亦決非此時此刻所必讀。 見解未到,必不可讀,思想發育程度未到,亦不可讀。 孔子說五十可以學《易》,便是說四十五歲時尚不可讀《易經》。 劉知幾少讀古文《尚書》,挨打亦讀不來,後聽同學讀《左傳》,甚好之,求授《左傳》,乃易成誦。 《莊子》本是必讀之書,然假使讀《莊子》覺得索然無味,只好放棄,過了幾年再讀,對《莊子》感覺興味,然後讀《莊子》。 對馬克思感覺興味,然後讀馬克思。 且同一本書,同一讀者,一時可讀出一時之味道出來。 其景況適如看一名人相片,或讀名人文章,未見面時,是一種味道,見了面交談之後,再看其相片,或讀其文章,自有另外一層深切的理會。 或是與其人絶交以後,看其照片,讀其文章,亦另有一番味道。 四十學《易》是一種味道,五十而學《易》,又是一種味道,所以凡是好書都值得重讀的。 自己見解愈深,學問愈進,愈讀得出味道來。 譬如我此時重讀Lamb的論文,比幼時所讀全然不同,幼時雖覺其文章有趣,沒有真正魂靈的接觸,未深知其文之佳境所在。 一人背癰,再去讀范增的傳,始覺趣味。 或是叫許欽文在獄中讀清初犯文字獄的文人傳記,才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由是可知讀書有兩方面,一是作者,一是讀者。 程子謂《論語》讀者有此等人與彼等人,有讀了全然無事者;亦有讀了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所以讀書必以氣質相近,而凡人讀書必找一位同調的先賢,一位氣質與你相近的作家,作為老師。 這是所謂讀書必須得力一家。 不可昏頭昏腦,聽人戲弄,莊子亦好,荀子亦好,蘇東坡亦好,程伊川亦好。 一人同時愛莊荀,或同時愛蘇程是不可能的事。 找到思想相近之作家,找到文學上之情人,必胸中感覺萬分痛快,而靈魂上發生猛烈影響,如春雷一鳴,蠶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 George Eliot喬治‧愛略特自敘讀《盧梭自傳》,如觸電一般。 尼采師叔本華,蕭伯納師易卜生,雖皆非及門弟子,而思想相承,影響極大。 當二子讀叔本華、易卜生時,思想上起了大影響,是其思想萌芽學問生根之始。 因為氣質性靈相近,所以樂此不疲,流連忘返;流連忘返,始可深入,深入後,然後如受春風化雨之賜,欣欣向榮,學業大進。 誰是氣質與你相近的先賢,只有你知道,也無需人家指導,更無人能勉強,你找到這樣一位作家,自會一見如故。 蘇東坡初讀《莊子》,如有胸中久積的話,被他說出,袁中郎夜讀徐文長詩,叫喚起來,叫復讀,讀復叫,便是此理。 這與「一見傾心」之性愛love at first sight同一道理。 你遇到這樣作家,自會恨相見太晚。 一人必有一人中意的作家,各人自己去找去。 找到了文學上的愛人,他自會有魔力吸引你,而你也樂自為所吸,甚至聲音相貌,一顰一笑,亦漸與相似。 這樣浸潤其中,自然獲益不少,將來年事漸長,厭此情人,再找別的情人,到了經過兩三個情人,或是四五個情人,大概你自己也已受了熏陶不淺,思想已經成熟,自己也就成了一位作家。 若找不到情人,東覽西閲,所讀的未必能沁入魂靈深處,便是逢場作戲。 逢場作戲,不會有心得,學問不會有成就。 知道情人滋味便知道苦學二字是騙人的話。 學者每為「苦學」或「困學」二字所誤。 讀書成名的人,只有樂,沒有苦。 據說古人讀書有追月法,刺股法,及丫頭監讀法,其實都是很笨。 第5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林語堂散文集》
第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