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直隷州:繁,疲。 隷清河道。 明屬真定。 領縣四。 雍正二年,升直隷州。 割正定之衡水來隷。 北距省治三百里。 廣百六十里,袤二百五十里。 北極高三十七度三十八分五十秒。 京師偏西初度四十七分三十秒。 領縣五。 滹沱、滏陽,舊自束鹿會縣西,入衡水。 雍正初,滹北徙,與滏離,遂橫潰,後卒合滏順軌焉。 北有枯洚渠。 州驛一。 南宮簡。 州西南六十里。 漳河故道三,中洚瀆,東南古漳,西北新漳。 今復南徙,邑遂無水患。 縣驛一。 棗強繁,疲,難。 州東南三十里。 東:古漳河,一曰黃瀘河,自南宮入。 西:索盧河。 衛支津自州入。 並涸。 新河簡。 州西少南六十里。 西有滏陽河,自寧晉再入。 有胡盧灣,舊與漳合處。 縣驛一。 武邑疲,難。 州東北九十里。 西:滏陽河自衡水入。 又廢龍治河、老漳河。 有水驛。 衡水簡。 州東北九十里。 漳河衡流,古亦曰衡水。 隋以氏縣。 後為新漳河,乾隆中南徙。 其滹沱今北徙。 惟滏陽河自州入。 古鹽河湮。 縣驛一。 趙州直隷州:沖,繁。 隷清河道。 明屬真定。 領縣六。 雍正二年,升直隷州。 改贊皇隷正定。 東北距省治三百九十里。 廣二百里,袤百四十里。 北極高三十七度四十八分三十秒。 京師偏西一度三十三分三十秒。 領縣五。 西北:洨河自欒城入,納豬龍河、冶河、新桃河。 槐河自高邑入,綿蔓既合甘淘、冶河,而洨逕其故道,故即斯洨。 太白渠下流亦被冶河目也。 有滹沱故道,鹹豐初淤。 鄗城驛。 柏鄉沖,繁。 州南六十里。 午河自臨城入。 河及支津並自高邑入。 而納新溝河。 有槐水驛。 隆平簡。 州南九十里。 東有滏陽河。 灃河自任入。 灃有九閘,雍、乾中建。 北有泜河,自唐山入,合新溝水。 河自柏鄉入,合支津及午河,曰槐午河。 有驛。 高邑簡。 州西南五十里。 北有槐河,自元氏入。 南新溝河。 河自讚皇入。 縣驛一。 鐵路。 寧晉簡。 州東南四十里。 滏陽河自隆平入。 有寧晉泊,周百餘裡,匯其灃、泜、午及州之洨、槐諸水,自十字河來會,錯出復入。 邑故澤國,康熙末,漳南徙,雍正初,滹東徙,怡賢親王復濬各水口,築堤設鬥門,閼內外水出入,積潦始消。 光緒中,滹沱復淤塞,半為平陸。 有百尺口廢巡司。 縣驛一。 深州直隷州:簡。 隷清河道。 明屬真定。 領縣一。 雍正二年升,以正定之武強、饒陽、安平來隷。 衡水還屬正定。 北距省治二百八十里。 廣百四十里,袤百六十里。 北極高三十八度三分四十秒。 京師偏西初度四十七分。 領縣三。 州境自古病河、漳二水。 河、漳先後他徙,滏、滋亦不甚橫。 惟滹沱於乾隆十九年自束鹿分支潰入,同治七年復北徙,自安平入,諸故道並淤。 有驛。 武強簡。 府東五十里。 南:武強山,下有淵。 滏陽自武邑入,至小範鎮北,奪滹沱故道。 道光初,滏、滹同溢。 有廢亭子、龍冶二河。 有驛。 驍陽疲,繁,難。 州東北六十里。 乾隆初,知縣侯鎯以滹為患,濬新溝七。 同治中,唐世祿復疏經流三、支渠八,並注獻之古洋河。 踰年複決安平。 知縣吳恩慶築堤,首郭村,訖秦王莊,滹、滋始分。 今滹沱中、南二支自州入,而古唐河自蠡入,半淤。 有驛。 安平簡。 州西北五十里。 滹沱中、南二支並自深澤入。 豬龍河自祁入。 其支津量石河,湮。 有驛。 定州直隷州:沖,繁,疲,難。 隷清河道。 明領二縣。 雍正二年升。 十二年,以保定祁州之深澤來隷。 新樂還屬正定。 東北距省治百五十里。 廣百四十里,袤二百里。 北極高三十八度三十二分三十秒。 京師偏西一度二十一分。 領縣二。 中山,城內,今設鐘鼓樓。 北有唐河自唐入,始為患。 乾隆中,南奪小清河。 嘉慶中,復北奪小清河為今瀆。 南有嘉河自曲陽入。 沙河自新樂入資河。 同治十年南徙,錯出復入會資河,自深澤緣界。 唐、沙各故道及木刀溝並涸。 有永定驛。 鐵路。 曲陽簡。 州西北六十里。 西北:恆山,古北嶽。 順治末,改祀於山西渾源。 恆水出其北穀,合三會河。 唐河納縣北馬泥河,錯入。 西北:沙河自阜平入,合平陽河,左得圓覺泉諸水。 長星溝出西北孔山,側城東南,合曲逆溪、靈河,自是曰孟良河。 縣驛一。 深澤簡。 州東南九十里。 雍正十二年,自祁州來隷。 滹沱、滋並自無極入。 滹歧為三,北為經流。 滋舊納支津木道溝,涸。 乾隆初,決趙八莊,尋塞。 復濬官道溝,導城西瀝水東注安平。 縣驛一。 志三十 地理二 △奉天 奉天:禹貢青、冀二州之域。 舜析其東北為幽、營。 夏仍青、冀。 商改營州。 周,幽州。 明,遼東都指揮使司。 清天命十年三月,定都瀋陽。 天聰八年,尊為盛京。 順治元年,悉裁明諸衛所,設內大臣、副都統,及八旗駐防。 三年,改內大臣為昂邦章京,給鎮守總管印。 康熙元年,改昂邦章京為鎮守遼東等處地方將軍。 四年,改鎮守奉天等處地方將軍。 光緒三十三年三月,罷將軍,置東三省總督、奉天巡撫,改為行省。 北至洮南; 與黑龍江界。 南至旅順口; 海界東南,以鴨綠江與朝鮮界。 西至山海關; 與直隷界。 東至安圖。 與吉林界。 廣一千八百里,袤一千七百五十里。 北極高三十九度四十分至四十四度十五分。 京師偏東四度至十二度。 宣統三年,編戶一百六十五萬五百七十三,口一千六十九萬六千零四。 共領府八,直隷五,三,州六,縣三十三。 案:盛京,天聰五年因明瀋陽衛城增修。 城周九里三百三十二步,高三丈五尺,厚一丈,女牆高七尺五寸,垛口凡六百五十一。 門八:東之左曰撫近,右曰內治,南之左曰德盛,右曰天祐,西之左曰懷遠,右曰外攘,北之左曰地載,右曰福勝。 門各有樓闉,加之角樓。 四城之中為大政殿,太宗聽政之所也。 殿西為大內。 南向曰大清門,門內曰崇政殿,殿前東飛龍閣,西翔鳳閣。 崇政殿直北為鳳凰樓,樓北清寧宮。 宮之東曰衍慶宮、關睢宮,西曰永福宮、麟趾宮。 鳳凰樓之前,東為師善齋,齋南日華樓,西協中齋,齋南霞綺樓。 崇政殿東頦和殿,殿後介祉宮,宮後為敬典閣。 崇政殿西為迪光殿,殿後保極宮,宮後繼思齋,齋後崇謨閣。 大內之西文溯閣,藏書之所也。 東南太廟。 銀庫在大政殿南,織造庫在大內南。 戶部、禮部、工部在銀庫東,刑部、兵部在織造庫西。 禦史公署在城東北隅。 其外關城則康熙十九年建,高七尺五寸,周三十二里四十八步。 門八:東之左曰小東關,右曰大東關,南之左曰大南關,右曰小南關,西之左曰大西關,右曰小西關,北之左曰小北關,右曰大北關。 關城內南為天壇,東為地壇、為堂子,西南隅為社稷壇、為雷雨壇,東南隅為先農祠、為耤田。 耤田西南隅設水門二,導小瀋水自門出焉,下流注於渾河。 其名山為醫巫閭、松嶺。 其巨川為遼河、渾河。 其重險:山海關、鳳凰城、威遠堡。 其船路:自營口西南通天津,南通之罘,東南通朝鮮仁川。 其鐵路:內屬者,營榆;屬日者,俄築東清枝路。 其電線:西通天津,西南旅順,東南鳳凰、安東,東北吉林。 第20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上》
第20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