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實行,置最卑歲行,以積年乘之。 又置最卑日行,以距冬至次日數乘之。 兩數相併,加最卑應, 上考則減最卑應。 以減平行為引數。 用平三角形,以本輪半徑三分之二為對正角之邊,以引數為一角,求得對角之邊倍之。 又求得對又一角之邊,與本天半徑相加減。 引數三宮至八宮則相加,九宮至二宮則相減。 復用平三角形,以加倍之數為小邊,加減本天半徑之數為大邊,正角在兩邊之中,求得對小邊之角為均數。 置平行以均數加減之, 引數初宮至五宮為加,六宮至十一宮為減。 得實行。 求宿度,以積年乘歲差,得數加甲子法元黃道宿度,為本年宿鈐,以減實行,餘為日躔宿度。 若實行不及減宿鈐,退一宿減之。 求紀日值宿,置距冬至次日數,加冬至,日滿紀法去之。 初日起甲子,加冬至值宿,日滿宿法去之。 初日起角宿,得紀日值宿。 求節氣時刻,日躔初宮 醜,星紀。 初度為冬至,十五度為小寒。 一宮 子,元枵。 初度為大寒,十五度為立春。 二宮 亥,娵訾。 初度為雨水,十五度為驚蟄。 三宮 戌,降婁。 初度為春分,十五度為清明。 四宮 酉,大梁。 初度為穀雨,十五度為立夏。 五宮 申,實沈。 初度為小滿,十五度為芒種。 六宮 未,鶉首。 初度為夏至,十五度為小暑。 七宮 午,鶉火。 初度為大暑,十五度為立秋。 八宮 巳,鶉尾。 初度為處暑,十五度為白露。 九宮 辰,壽星。 初度為秋分,十五度為寒露。 十宮 卯,大火。 初度為霜降,十五度為立冬。 十一宮 寅,析木。 初度為小雪,十五度為大雪。 皆以子正日躔未交節氣宮度者,為交節氣本日;已過節氣宮度者,為交節氣次日。 乃以本日實行與次日實行相減為一率,每日刻下分為二率,本日子正實行與節氣宮度相減為三率,求得四率為距子正後之分數,乃以時刻收之,即得節氣初正時刻。 如實行適與節氣宮度相符而無餘分,即為子正初刻。 求各省節氣時刻,皆以京師為主,視偏度加減之。 每偏一度,加減時之四分。 偏東則加,偏西則減。 推節氣用時法,以交節氣本日均數變時為均數時差,反其加減。 又以半徑為一率,黃赤大距餘弦為二率,本節氣黃道度正切為三率,求得四率為赤道正切。 檢表得度,與黃道相減,餘變時為升度時差。 二分後為加,二至後為減。 皆加減節氣時刻,為節氣用時。 求距緯度,以本天半徑為一率,黃赤大距度之正弦為二率,實行距春秋分前後度之正弦為三率, 實行初宮初度至二宮末度,與三宮相減,餘為春分前;三宮初度至五宮末度,則減去三宮,為春分後。 六宮初度至八宮末度,與九宮相減,餘為秋分前;九宮初度至十一宮末度,則減去九宮,為秋分後。 求得四率為正弦,檢表得距緯度。 實行三宮至八宮,其緯在赤道北;九宮至二宮,其緯在赤道南。 求日出入晝夜時刻,以本天半徑為一率,北極高度之正切為二率,本日距緯度之正切為三率,求得四率為正弦,檢表得日出入在卯酉前後赤道度。 變時, 一度變時之四分,凡言變時皆仿此。 為距卯酉分。 以加減卯酉時,即得日出入時刻。 春分前、秋分後,以加卯正為日出,減酉正為日入。 春分後、秋分前,以減卯正為日出,加酉正為日入。 又倍距卯酉分,以加減半晝分,得晝夜時刻。 春分後以加得晝刻,以減得夜刻,秋分後反是。 月離用數 太陰每日平行四萬七千四百三十五秒,小餘0二一一七七。 太陰每時 四刻。 平行一千九百七十六秒,小餘四五九二一五七。 月孛即最高,每日行四百0一秒,小餘0七七四七七。 正交每日平行一百九十秒,小餘六四。 本輪半徑五十八萬。 均輪半徑二十九萬。 負圈半徑七十九萬七千。 次輪半徑二十一萬七千。 次均輪半徑一十一萬七千五百。 朔、望黃白大距四度五十八分三十秒。 兩弦黃白大距五度一十七分三十秒。 黃白大距中數五度0八分。 黃白大距半較九分三十秒。 太陰平行應一宮0八度四十分五十七秒十六微。 月孛應三宮0四度四十九分五十四秒0九微。 正交應六宮二十七度十三分三十七秒四十八微。 推月離法求天正冬至,同日躔。 求太陰平行,置中積分,加氣應 詳日躔。 小餘, 不用日,下同。 減天正冬至小餘,得積日。 上考則減氣應小餘,加天正冬至小餘。 與太陰每日平行相乘,滿周天秒數去之,餘數收為宮度分。 以加太陰平行應,得太陰年根。 上考則減, 又置太陰每日平行,以距天正冬至次日數乘之,得數為秒。 以宮度分收之,與年根相併, 滿十二宮去之。 為太陰平行。 求月孛行,以積日 見前條,下同。 與月孛每日行相乘,滿周天秒數去之,餘數收為宮度分。 以加月孛應,得月孛年根。 上考則減。 又置月孛每日行以距天正冬至次日數乘之,得數為秒,以宮度分收之,與年根相併, 滿十二宮去之。 為月孛行。 求正交平行,以積日與正交每日平行相乘,滿周天秒數去之,餘數收為宮度分,以減正交應, 正交應不足減者,加十二宮減之。 得正交年根。 上考則加。 又置正交每日平行,以距天正冬至次日數乘之,得數為秒,以宮度分收之,以減年根, 年根不足減者,加十二宮減之。 為正交平行。 求用時太陰平行,以本日太陽均數變時, 詳日躔。 得均數時差。 均數加者,時差為減;均數減者,時差為加。 又以本日太陽黃、赤經度 詳日躔。 相減餘數變時,得升度時差。 二分後為加,二至後為減。 乃以兩時差相加減,為時差總。 兩時差加減同號者,則相加為總,加者仍為加,減者仍為減。 加減異號者,則相減為總,加數大者為加,減數大者為減。 化秒, 與太陰每時平行相乘為實,以一度化秒為法除之,得數為秒,以度分收之,得時差行。 以加減太陰平行, 時差總為加者則減,減者則加。 為用時太陰平行。 求初實行,置用時太陰平行,減去月孛行,得引數。 用平三角形,以本輪半徑之半為對正角之邊,以引數為一角,求得對角之邊三因之。 又求得對又一角之邊,與本天半徑相加減。 引數九宮至二宮相加,三宮至八宮相減。 復用平三角形,以三因數為小邊,加減本天半徑數為大邊,正角在兩邊之中,求得對小邊之角為初均數,★求得對正角之邊。 即次輪最近點距地心之綫。 乃置用時太陰平行,以初均數加減之, 引數初宮至五宮為減,六宮以後為加。 為初實行。 第17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上》
第17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