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安福本是個機匠學武,又是改行,今雖用了侍衛,但見了大人先生,總有些不脫俗言語,也就接不上來,見曾必忠獎勵他幾句,也不知如何是好,急了半會,方才說道:「不敢,不敢!」本來被胡惠乾打了兩個嘴掌,已是紅腫不堪,此刻答不出話,又一急,面上一陣飛紅,把這個腫的地方,都發出亮光來了。 曾必忠向他說道:「白兄如此氣概,將來必專閫武營,看你面上如此光彩,可見就是預兆,可賀,可賀。 」白安福見如此誇獎,實在不安之至。 陳景升與李流芳聽了這話,又將白安福看了一眼,彼此實在好笑,胡惠乾打了他兩下,弄到如此地步,還說他好氣概,若再打兩下,連眼睛也腫起來,那時很好看呢。 白安福見眾人皆談閑話,不說正文,自己也就顧不得羞恥了,接著說道:「大帥獎譽晚生,晚生臉上並非是光彩,卻是紅腫。 」曾必忠詫異道:「白兄何以如此?請道其詳。 」陳景升見問,趁著說道:「晚生等今日前來,一則為大帥請安,二則因地方上有一惡霸,此人姓胡名惠乾,乃是少林寺惡僧的徒弟,拳棍十分兇勇,前已打死十餘人命,是以晚生等在京聯名具奏,蒙陳劉兩軍機批準在原籍建醮,並請大帥札節下屬,一體彈壓。 想這公事,大帥處諒早得著了。 」曾必忠聽了連忙答道:「於前日已經接到此件公文,既諸位為超度亡魂起見,即請照辦便了。 」白安福道:「晚生固已奉旨準辦,故已回籍后,就僱工人在會館起造神臺,不料胡惠乾目無法紀,膽敢將神臺拆毀,將晚生毆打。 是以晚生前來面稟,叩求大帥恩裁。 」說著在身邊取出稟帖,遞了上去。 曾必忠展開一看,說道:「這胡惠乾如此不法,地方受害不淺,縣府竟不通報上來嚴拿究辦,實屬玩忽已極。 諸位先請回去,老夫立刻飛節府縣,派捕查拿,一面派差在會館彈壓便了。 」陳景升等謝道:「大帥如能照此辦法,不獨晚生等感激,即廣東全省百姓,也沾德惠了。 」曾必忠謙遜一番,然後眾人告辭不表。 且說曾必忠見眾人去後,當即傳了廣州府陸樹云、南海縣王有量兩人前來,先將軍機處來文與他看過,然後又將陳景升等人所具稟狀,交他帶去,從速施行。 陸樹云來到衙門,復將番禺、順德兩縣令傳來,番禺乃是曹永森,順德就是嚴武成。 三首縣得著這件公事,明知胡惠乾是著名惡霸,雖在境內,卻是不容易拿獲,且西禪寺乃有他一班師兄弟,皆是武藝高強,一經舉動起來,恐怕捕快亦無能為力,只得各回衙門,將所有的馬快,皆傳集一處,分一半在機房會館巡防彈壓,一半在西禪寺偵探,如見胡惠乾,將他拿獲,賞銀五百兩,另有功牌獎譽,務必緝獲到案,不得鬆懈。 各捕快接了這堂諭下來。 雖然是三縣的人,卻是通氣的。 其中有個極好的快頭,其人姓方,單名魁,兩臂有四五百斤勇力,那拳棒功夫在廣東省內公門中也算推他第一,手下各快役不是他的徒弟,就是他的徒孫,眾人因他武藝好,年歲大些,俱尊他為班頭,一切事宜,皆聽他主使。 當時接下這件公事,眾人就去問他如何辦法?方魁道:「這事上院衙門雖然緊急,但須把根腳站妥,方可行事。 我聽胡惠乾從前也非歹人,只因父親被機房中人打死,所以他立志投入少林,習了這一身武藝,此刻機房中人打不過他,故想出這個主意,我們雖可代他出力,但是他們也要謝謝我們的勞,方可行得。 你們在此守著,等我先去一次,看是如何。 」說著別了眾人,立刻來到錦綸堂會館門口,見陳景升等轎子還在那裡,曉得此時還在裡面,進了會館,向門丁說道:「老哥,請你上去,向陳老爺回一聲,說我是南番順三縣差來的快頭,面見老爺們有要話稟明。 」 那看門的老頭子聽說是快頭兩字,知是陳景升等人到督院去過,所以縣裡就差人前來彈壓,趕忙動身到了廳上向眾人稟明。 白安福聽說,忙道:「叫他進來!」那人答應出去,領著方魁到了廳口,向眾人請了一個總安,站立一旁,說道:「小的叫方魁,奉了三位首縣大老爺的命,招呼帶領眾人捉拿胡惠乾的,請諸位老爺示下,是單在他門口巡防守護,還是帶人到西禪寺去?」陳景升道:「本來公事上招呼府縣,一面派人緝獲,一面彈壓,理應依著公事當差,為何反來動問?」方魁見陳景升抱定公事兩字,忙笑臉回道:「諸位老爺的明見,小的等人雖然充當差役,但這件案,非是尋常的兇手可比,胡惠乾的手段這會館裡是知道的,人不多,手段不好,也不能前去,若僅在此彈壓,這些飲食,小的還報效得起,若再分頭尋獲,必得用厚聘,請人同小的同去。 就這一層,望諸位老爺們的恩典,小的只有差遣,沒有這麼厚聘。 」 陳景升還未開口,白安福被胡惠乾作弄了兩次,恨不得立刻就捉得了來消這口氣,忙道:「這事也難怪你,究竟要多少銀子作為聘金?你快快說來,好給你們前去。 」方魁見他已經答應,乃道:「要聘這人,非三千銀子不可,隨後果能捉到,還要三千謝勞,這就是六千,其餘小的手下的人,聽憑老爺們給賞便了。 」白安福道:「這也是件小事。 」說著就在身邊取出一張銀票,交給方魁道:「你此刻前去,隨後總不難為你的。 」方魁接了過來,打了個千兒退出。 第12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乾隆下江南》
第1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