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示拜悉:推薦人才,本屬正理。 惟在乎人之才不才為定:其人若才,弟已早知其名,或奏調,或咨取,猶懼不遑,奚用薦為。 其人才,尊處不願位置尸位之人,弟處雖正用人之際,其如莫能用何,務祈止之,勿勞跋涉。 此間回多於漢,非熟悉回中情形者,無能為也。 回之錯處中土,自古而然,徒戎尚難,何況議剿?欲此花門種類而盡之,無論勢有不能,亦理有不可。 入關之始,即奏分別剿撫,蓋不得已也。 竭誠力行,已逾三載,至今歲春夏,乃見微效;安插平涼者,尚只數千。 惟獲訊金積狄河等處之回匪,亦知平涼安撫之局,實出至誠,陜西各回酋,始無詞脅迫諸回;馬化-亦不能挾陜回以為重。 然如馬化-父子,則實無撫理,而又不可深閉固拒,以絕甘回求撫之心,此誠難而又難者也。 沙利奉其人,頗思主掌此間老回教,而其人亦不為回民所深信,弟亦不敢一時許其所請。 公撫內地,三吳風氣柔和,人民知禮,較之此間之剽悍成性,無理可喻,誠有霄壤之別矣。 老懷愁悶,匆是手復。 左宗棠覆信之後,忽見一個戈什哈匆匆的含笑而入,垂手稟知道:「三少爺、四少爺到了。 」 左宗棠一驚道:「怎麼他們兩個都來不成?」 戈什哈又回道:「聽說三四兩位少奶奶也同來的,還在城外打尖。 」 左宗棠道:「這末趕快命他們進來。 」 戈什哈退出未久,左宗棠已見他的三子孝勛、四子孝同,一齊趨入,口稱爹爹,向他磕頭,左宗棠將手微攔道:「且起來,你們母親的毛病怎樣?此次何以未曾予先稟明為父,貿然率眷來此。 」 孝勛、孝同拜完起立,方始肅然答話道:「母親毛病,大有轉機。 」 左宗棠不待二子說完,一聽周夫人已有轉機,心裡一個高興,便吩咐二子道:「這末你們姑且坐下再講。 」左宗棠說了這句,又望了二子一眼道:「聽說你們二人,都帶家眷來的么?」孝勛、孝同二人一齊答道:「母親吩咐,說爹爹年紀已大,又有腹瀉之癥,遠在邊陲,沒人服伺,故命兒子等不必稟知爹爹,就率兩個媳婦來此。 」 左宗棠微笑了一笑道:「這就是你們母親賢淑之處,她倒未顧自己有病,單是惦記老朽在此塞上,其實又何必呢。 」 孝勛又答道:「兒子不知道這衙門裡能不能夠住家眷,不敢一直帶了媳婦進來。 現在請示爹爹,好讓他們來此叩見爹爹。 」 左宗棠很快的答道:「衙門不比軍營,照例可住家眷。 你們二人,快去同了她們妯娌兩個,就進衙門來吧。 」孝勛聽說,便對孝同說道:「四弟,這末我們就去同了她們進來。 」 孝同忽然囁囁嚅嚅的對著左宗棠說道:「四媳已有身孕,算起日子應該落在下月,不知怎麼一來,昨天今天兩天,肚子很覺疼痛,大約閃了胎氣。 」 左宗棠聽說,連跺其腳嘆著氣道:「唉唉!四少奶奶既有身孕,怎好經此長途跋涉。 你們母親,偏只顧我,不顧媳婦,太沒成墨了呢。 」 左宗棠一邊說著,一邊提高喉嚨,叫了一聲來呀!左宗棠的呀字未了,跟著呀字聲中,一聯串的奔入三五個戈什哈進來。 左宗棠吩咐他們道:「你們快去預備轎子,隨著兩個少爺,去接少奶奶去。 再命人去找個接生婆,就來伺候,不可誤事。 」幾個戈什哈答應了一聲喳,即同孝勛、孝同二人,出衙而去。 原來孝勛的妻子姓劉,就是劉松山遠族劉純客之女,小字繡云,人極賢慧。 孝同的妻子,就是「紅羊」時代名將,賜謚壯武王公之女,小字淑花,非止十分賢慧,而且能詩善畫,頗有不櫛進士之目。 此次她們妯娌二人,奉了周夫人之命,隨夫到甘,以便定省公公。 淑花在途閃動胎氣,勢將分娩,正愁旅店生產,頗覺不便的時候,忽見她的丈夫,同了三伯,帶了幾個戈什哈去接她們進衙,當下略略收拾一下,便坐轎子進城。 繡云在上轎子的當口,帶眼看見似有一個彪形大漢,盯著在看她們妯娌兩個,本擬告知她的丈夫,因在匆促之間,她還未曾開口,轎子已經抬了起來。 她又暗忖,一個百姓,隨便偷看婦女,也是常事,只要進了制臺衙門,也就由他去了。 及至衙內,她們二人拜見公公之後,左宗棠那時已將二子的住房收拾出來,見著兩個媳婦,略問幾句家務,即命子媳一同進房休息。 孝勛的房間,做在孝同的對面,中間僅隔一座堂屋,離開左宗棠的臥室,也是隔了一個院子。 左宗棠如此佈置,原備二子二媳,住得就近,可以常常承歡膝下之意。 繡云到她自己房內,方將旅店門口,那個大漢偷看她們之事,告知丈夫。 孝勛聽說,笑著答道:「此間風氣閉塞,陡見制臺的少奶奶遠道來此,爭瞧熱鬧,也是有的。 你怎麼這般注意此事?」 繡云也微笑的答道:「此人一臉橫肉,為妻見了害怕。 」孝勛又笑道:「你已到了此地,還怕誰呀!」 繡云不好再說,便到對房前去照料她的嬸子。 淑花對她道:「三伯母,我此刻一陣陣地腹痛,恐怕就要臨褥,方纔你們四叔來說,公公已經預備接生婆了,怎麼還未見進來。 」 繡云正待答話,忽見孝同已同一個老年的接生婆走入,繡云便命接生婆前去摸摸淑花的肚子,當晚可曾發動。 接生婆摸了一摸道:「四少奶奶,今天晚上,或者未必,但是也在這兩天了。 」繡云便命接生婆去到下房伺候。 第22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大清三傑》
第220頁